社區(qū)志愿者管理的反思總結
負責志愿者管理工作也有幾個月了,注冊、登記、招募、發(fā)布志愿信息、引導參與志愿服務、志愿服務記錄、志愿者團建、培訓以及與志愿者的交流工作等等。些許感受,總結反思。
一、志愿者管理之招募社區(qū)居民特別是社區(qū)長者對志愿服務具有很高的參與熱情,志愿者的身影出現在社區(qū)的各項工作中,這既有力的促進了社區(qū)建設,同時也為社區(qū)居民服務提供了便利。
參與志愿服務的重要前提是,有意愿參與服務的志愿者能夠有一個操作簡單、普遍能夠接受的報名平臺。
結合黨建工作要求以及志愿者建議,目前使用的報名平臺主要有智慧黨建、騰訊文檔小程序以及微信接龍。
三種報名方式各有利弊,其中微信接龍操作最為簡單,但是只適用于日?;顒拥膱竺?;智慧黨建平臺操作稍微繁瑣,而這一報名方式最為恰當,可以很好的記錄每一場的志愿服務,也有助于后臺統計;騰訊文檔有助于志愿者自主選擇服務時間,以word文檔的形式也便于進行志愿信息登記。
每一種報名方式各有利弊,因此在實際志愿報名時需要根據志愿服務性質進行選擇。實踐表明,參與服務的志愿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比例對智慧黨建和騰訊文檔不熟悉,報名時需要他人幫助,長此以往,不利于提升志愿服務的積極性。
因此,針對招募時出現的問題,社工也需要及時應對,多聽取志愿者建議,開展志愿者培訓活動,幫助社區(qū)志愿者使用智能手機熟練地進行志愿報名。
發(fā)現志愿者招募時存在的問題,便可以契合實際的挖掘志愿者真實需求,針對性提供服務。
二、志愿者管理之信息登記志愿者信息登記管理相對繁瑣一些,每一次志愿服務工作結束后,要將志愿服務及時進行登記,以便記錄義工時長,統計志愿者服務人次、服務時數。為每一位參與服務的志愿者建立個人檔案,記錄其參與的社區(qū)志愿服務。
工作很簡單, 說白了就是數據的錄入,而這些小小的數據絲毫馬虎不得,志愿者對于自己的義工時長是很關注的,因而每次登記之后都要再三進行核對,不能錯漏少漏哪怕半個小時的義工時長。
三、志愿者管理之倫理反思1.群體內部,對智能手機運用的差異使得參與機會不一樣。參與志愿服務的多為社區(qū)長者,實際工作時會發(fā)現長者群體對智能手機使用的熟悉度不一樣,有些長者很熟悉智能手機操作,因而在報名志愿者服務時可以很順暢,而有些長者雖然很愿意參與志愿工作,但是因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或者使用的不熟練,在很多時候會搶不到參與志愿服務的名額,長此以往,也會逐漸失去對志愿工作的興趣。
這一問題,不僅是智能手機操作問題,還涉及到社工使用哪種招募工具的問題,而在這一過程中,也會出現一個小的困境,是為了方便社工工作選擇招募工具,還是為了提升志愿服務的公平性而選擇招募工具。
2.群體間,志愿服務傾向于某一個群體,違背公平但可以滿足不同需求,滿足誰的需求。參與社區(qū)志愿服務的群體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社區(qū)長者、社區(qū)青少年。
兩個群體都有參與服務的需求,但是志愿名額有限的情況下,優(yōu)先滿足誰的需求呢?社工是否有權利選擇服務群體,是否有權利將志愿名額向某一群體傾斜。
長者群體參與志愿服務一是因為空閑時間多,二也是因為經常參與社區(qū)活動,較為活躍;青少年群體參與志愿服務主要因為學校要求在學期間累積一定志愿服務時長。
從這兩個角度來看,青少年參與志愿服務是剛性需求,但是也不能為了滿足青少年志愿需求而忽視了長者群體參與志愿服務的積極性。
3.社工接受服務對象小的福利是否應當。有些志愿者會給社工一些水果、零食,他們認為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經常參與社區(qū)活動,彼此也很熟識,出于熱情也是希望社工能夠接受這些小的“福利”,社工不接受的話,對方也會認為不給其面子。
但是接受了的話,是否會被看做一個人情呢?是否會有這樣一種心理,即社工在志愿招募時給與其照顧?也許是想多了,也許就是很簡單的一個心意的表示,但是多少還是有一些倫理的困惑。
4.以權謀私現象。這個問題好像涉及不到,但是也不是沒有可能發(fā)生。社工掌握著給志愿者錄服務時長的權利,應該注意的是,在某些情況下,相關部門是要求個人義工服務時長的,那是否會存在一些情況,本人不愿意參與義工服務,通過私下的交涉,讓掌握義工時長錄入的人幫助自己獲得義工時長呢?
一般來說,社區(qū)志愿者工作會由社工管理,相應的,社工具備錄入義工時長的權限,可這種權限目前并沒有很明確的管控渠道進行監(jiān)督。
四、志愿者管理之個體影響付出才會有收獲,融入才能有感悟,志愿者工作很微小,但很有意義。人與環(huán)境是互相影響的,在志愿者工作中,自己也會被影響、被感動、被提升、被成就。
疫情防控,群眾接種新冠疫苗的意愿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社區(qū)也需要招募志愿者進行協助工作,在招募志愿者的時候會發(fā)現報名的人很少,這和以往發(fā)布招募很快名額就滿了大相徑庭。
一方面,協助疫苗接種比較辛苦,志愿者參與意愿低,這也說明社區(qū)志愿服務有一些短板,大家習慣了值班、交通勸導等志愿工作,而對于一些特殊性志愿服務沒有積極性。
不過在這過程中,也看到了真正愿意幫助別人,積極參與疫苗協助工作的“年輕”志愿者出現,一位剛注冊為志愿者的企業(yè)員工,看到招募信息馬上報了名,一下班便馬上從工作地點趕往執(zhí)勤地點,自己的晚飯也因此耽擱了。很好奇他為什么大老遠參加這次義工服務,他說只是想參加志愿工作,就這么簡單。
這名志愿者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簡單,想做一件事情就去做,不為名利,不問過往;認真,對志愿服務負責,因為下班時間晚,擔心自己遲到,也一再進行解釋,因而也顯得純粹。
兩個小時的義工服務,來回的車程,或許從報名那一刻起就為之做準備了吧!
深圳義工是城市一道亮麗風景線,在這里社工+義工理念得到了很好的實踐。同時,志愿者工作也是要嚴謹、細致的,既要多聆聽志愿者的建議,關注志愿者發(fā)展情況,也要增強志愿者能力建設。
志愿者工作需要的是仔細認真,避免出現錯誤,既要公平,也要顧及人情,了解志愿者每個個體,才知道他們想要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