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或許是蘋果本最佳外接顯示器,LG 27UP850顯示器體驗
? ? ?今年我更徹底從2K屏幕升級到4K屏幕,原因就是來自外接蘋果的需求,以及拍攝4K素材的一些“無腦”升級理由。
? ? ? ?從雙2K升級到雙4K27寸屏幕,我也改變了一些需求,比如之前雙屏組建方式是同型號,橫向放置,但是我發(fā)現(xiàn)橫向放置僅僅比較適合雙25寸顯示器,雙27寸橫向距離太長了,其實一橫一豎才是最適合的組建方式,眼睛和脖子壓力都沒有那么大。
? ? ? 那么同型號其實需求沒那么大,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我用不起兩塊明基SW271,成本太高。
? ? ? 我辦公室用的是Dell的U2720QM,這塊顯示器適配蘋果的ICC文件后,色彩表現(xiàn)基本和蘋果本一致,但是做工和OSD按鍵的設計不敢恭維。
? ? ? ?LG27UP850是新推出來的顯示器,第一批用戶100抵扣600,好評后還能返現(xiàn)200京東卡,于是這臺顯示器和DELL U2720Q差不多的價格被我抱回家。
? ? ? 這次就來速聊下這臺開箱還熱乎的顯示器,至此,我擁有了明基、DELL、LG三塊4K 27寸顯示器,也來聊聊我使用過程中的感受。
外觀&細節(jié)
?
? ? ? 包裝設計就跳過了,作為我體驗的第N臺27寸顯示器, LG27UP850包裝上還是比較傳統(tǒng)的,沒有采用瓦楞紙作為減震材料,運輸過程中倒是不用擔心會有磕碰了。
? ? ? 這款顯示器正面也是并不是極窄邊框設計風格,底部直接來個下巴,倒是和明基半斤八倆,反正習慣了也就還OK。
? ? ?
? ? ? ? 倒是側邊寬度也還可以,同款顯示器組建雙屏或者三屏,會減少視覺割裂感。
? ? ? ?背面是簡潔白色,只是僅僅局限于背面,這點算是一個小遺憾吧。
? ? ? ?設計倒是簡簡單單,沒有什么復雜的元素,接口也均位于背后,方便拔插。
? ? ? ?支持調節(jié)并不多,上下高度、俯仰傾角以及旋轉,但是不支持左右調節(jié),這個支架就挺拉跨。
? ?
? ? ? ?月牙形的支架底座也是塑料的,對比同價位的Dell,雖然Dell也是塑料底座,但整體感受并沒有DELL使用中的順暢,不過對我來說問題不大,因為是要上愛格升的支架,底座也就是開個箱用一用。
? ? ? LG也是外置電源適配器的設置,厚度控制的還不錯,就黑白邊框挺遺憾的,完全可以做成全白的顯示器。
? ? ? ?LG27UP850背部的接口是LG一貫的設計風格,一個96反向供電以及視頻傳輸?shù)腃口,雙HDMI 2.0接口,一個DP 1.4規(guī)格接口,耳機輸出接口,電源供電口以及雙USB3.0接口。
? ? ? ?USB3.0接口僅支持5V 0.9A供電……直接導致無法為我升級后的明基屏幕掛燈提供足量的供電規(guī)格,這就挺讓人費解的。
? ? OSD按鍵和開關全部由一顆五維搖桿操控,比DELL用起來方便一些,但我還是喜歡明基的碩大OSD按鍵。
? ? 電源外置,很多消費者不能接受的一點,對我來說還算好,畢竟我都是走桌面下,桌面倒是挺美觀的。
體驗以及外接蘋果設備顯示器的設置和對比
? ? ? ?五維導航按鍵下的OSD菜單,很簡潔。
? ? ?自帶圖像模式有12種,其中自定義模式下是包含P3廣色域的,如果選擇sRGB,那真就是sRGB色域了。
? ? ? 關于色域的選擇我后面會分享我的經驗,外接蘋果顯示器這塊設置還是要費點力氣。
? ? 不同模式下的色彩差距對比。
? ? ?LG的C口可以實現(xiàn)96W供電和視頻輸出,然后我看了下,它本身應該也是個拓展接口,USB HUB功能是依托A2C接口實現(xiàn)的,沒有Type-B口,C口只能基于視頻+供電模式或者拓展接口模式二選一。
? ? ?這一點和DELL,以及我測評過的一款飛利浦顯示器一樣,關鍵是后面C口供電也不足,這兩個A口就很雞肋了,畢竟買這個顯示器的用戶,很多是看中了96W反向供電,那么只能舍棄HUB這個功能了。
? ? ? 回到96W供電上,蘋果筆電最佳伴侶,畢竟16寸的供電規(guī)格就是96W,LG這波操作思路很清晰,那就是沖著16寸Macbook Pro來的。
屏幕色彩表現(xiàn)
? ? ?我用手頭的紅蜘蛛5測試了LG這塊屏幕的素質,全程在自定義圖像模式下,結果挺不錯的。
? ? ?100%sRGB,91%Adobe RGB,以及98%的P3色域,宣傳中我記得是96%的P3色域,屏幕上表現(xiàn)很滿意。
? ? ? 色彩精準度測試了24種顏色,平均數(shù)值1.02,最大數(shù)值2.41有些超標,其他均為2以內,屬于人眼辨別不出來的差異范圍,可以說優(yōu)秀,但是整體精確度數(shù)值沒有明基的SW系列控制的好。
? ? ? ?外接則是問題不大,可以化為準專業(yè)顯示器。
? ? ? 色調響應光度2.1,和2.2差距非常小。
? ? ? 輸入100%RGB,色溫7360K。
? ? ? ?不同亮度下的白點數(shù)值也驗證了我的想法,均為7100-7500K左右色溫。
? ? ? 我按照個人使用習慣,也就是50%亮度提供了這張色度均勻測試結果圖,6號區(qū)域最接近6500K色溫,最大差異2.0ΔE。
? ? ? 亮度均勻性方面,50%亮度下,5號區(qū)域亮度最高,9號區(qū)域最低,差值13%。
? ? ? 這幾項測試結果都表明了這塊LG原廠屏幕表現(xiàn)還是很優(yōu)秀的,就是色溫需要微調一下。
外接設置
? ? ? 很多用戶外接顯示器后后覺得顏色非常怪異,其實是蘋果系統(tǒng)自動勾選了高動態(tài)范圍這個選擇項,記得把這個選項勾選掉。
? ? ? 然后關鍵是這里,圖像模式設置為自定義(支持P3色域),同時在蘋果系統(tǒng)的顯示器設置里找到配置文件,為LG這款顯示器勾選DCI-P3配置,這是告訴蘋果系統(tǒng)這塊顯示器為P3色域,蘋果會自動調整。
? ? ? 我在DELL U2720QM外接Macbook Pro用的是色溫模式,因為2720QM下色溫模式也支持P3色域,而且最關鍵是可以設置到6500K色溫。
? ? ? LG UP850在DCI-P3模式下同Macbook Pro顏色差距就挺大,暫時也沒找到原因,只有在自定義這個支持P3色域的模式下,才能達到我外接Dell同Macbook Pro接近的顏色場景。
? ? ? 知道原因的小伙伴可以幫我解惑下。
? ? ? 另外Macbook Pro外接顯示器本身顏色也會出現(xiàn)一定變化,所以我在相同拍攝場景下(相機自定義所有一致的拍攝參數(shù)),分別拍攝了顯示器和Macbook Pro的相同畫面,后期也沒做任何調整和調色,大家可以對比下。
? ? ? ? ? ?
? ? 這樣設置后,可以看到除了黃色和橘色還有一點偏差,其他顏色幾乎和Macbook Pro接近。
? ? 如果感覺還有差異的話,可以在校色過后在自定義模式下調整參數(shù),力求達到最接近Macbook Pro的色彩一致性。
? ? ? 我這里有一些懶散,沒有進行校色就直接調整顯示器參數(shù),各位可以根據(jù)自己觀察的場景酌情調整。
? ? ? LG UP850也支持HDR400規(guī)格,同時4k分辨率也終于點對點匹配上了我的高清4K片源,平時看電影也是挺不錯的選擇。
? ? ?不知道這篇原創(chuàng)對各位有沒有用處,我也是找尋了不少資料,原先怎么設置顏色都和蘋果本差異挺大,不是色溫嚴重偏冷就是色彩差異偏大,這幾次對比總算是整出了一套還能用的設置。
? ? ?至于win,我已經放棄了,win系統(tǒng)的色彩管理差異太大,未來應該只會增加Mac mini或者新款iMac,win就當做打游戲的主力好了,不然也真是浪費那塊費力收來的6800XT了,畢竟A卡也是不適合當生產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