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詞不當會降低人的判斷能力
前言:
在生活中,少用一些“簡單粗暴”的“萬能”詞語。

本文所說的“萬能詞語”不包括語氣詞,比如“臥槽、我靠”這些詞可以表達許多情緒,可以用在許多場合。
本文所說的詞語,主要指那些帶有“定性能力”的詞。
舉幾個生活中很常見的定性詞:「愛」、「對」、「錯」。
「愛」這個字很有意思,前面加上一個不,就會變成「不愛」,已經(jīng)不愛了。前面加上一個還,就會變成「還愛」,現(xiàn)在還愛。前面加上一個很,就會變成「很愛」,現(xiàn)在很愛。
看起來這是在描述“愛的狀態(tài)”,其實是描述“對愛的判斷”:我判斷你已經(jīng)不愛了/你還愛/你很愛。
所以它是定性詞,它每次出現(xiàn)幾乎都伴隨著某人對某過程的判斷。
這樣的定性詞用的越多,人的邏輯就會變得越混亂,判斷能力就會下降,因為這種用法是錯的。
假如你因對方的一個跡象而判斷TA不愛了,如果對方又在另一方面表現(xiàn)出另一種可以指向“還在愛”的結論呢?
你會陷入“對方到底還愛不愛”的困境,你越是想做出這種判斷、越是搜羅生活中的諸多“證據(jù)”,你就會越混亂。
因為你會找到許多“不愛”和“還愛”的證據(jù),甚至還會找到許多“不知道是愛還是不愛”的證據(jù)。
有很多證據(jù)證明對方不愛了,所以你很想做出果斷的割舍;同時又有許多證據(jù)證明對方還在愛,所以你又無法真正的做出割舍,你怕你割舍錯了——萬一你割舍了,而對方其實很愛你,怎么辦呢?
這種情況下最簡單最有效的解決辦法是:不使用「愛」這個詞。
把「愛」換成別的詞,比如對方的某個行為讓你感到傷心,你應該分析這種情緒,在你確認它確實是“傷心”時,采用“TA的行為使我感到傷心”這樣的描述。
當你使用這種描述后,你就可以進行這樣的思考了:TA的行為使我感到傷心,但世界上存在“永遠不會使我傷心”的人嗎?假如不存在,那么我應該思考我對“使我傷心”的耐受值是多少…
再比如對方的某個行為讓你感到難過,你應該確認這種情緒,并在確認之后采用“TA的行為使我感到難過”的描述。
隨后你要思考的,可以是:TA的行為使我感到難過,不過TA是有意這樣做的嗎?還是無意之下帶來了這樣的效果?
如果你采用「愛」的描述,「愛」就非常脆弱;如果你采用別的描述,它們就會成為「愛」的緩沖地帶。
讓你傷心,沒關系,相處的過程難免會帶來傷心,這未必就是“不愛”;讓你難過,沒關系,人無完人孰能無過?這未必也是“不愛”。
你產(chǎn)生了這種情緒和感受,但它們不會威脅到「愛」。
如果你把使你傷心/使你難過直接與不愛掛上等號,那么一旦你產(chǎn)生這些感受,你就會直接質疑「愛」了: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同理,「對」和「錯」也是類似的萬能詞語,它們總是伴隨著“你做得對/你做得錯”、“他對了/他錯了”的判斷過程。
判斷某人某事某行為是「對」的,會直接抹除「改進空間」。
父母夸贊孩子:你做得對,你真棒!
因為你做得對,所以我無話可說。你的行為完全正確,沒有絲毫可以指出的缺點,在這方面你已經(jīng)無需接受任何指導了,你已經(jīng)不需要在這里進步了。
假如別人指出孩子行為之中的一個不妥之處,父母和孩子都會陷入「我做對了/我的孩子做對了,但為什么還有缺點」的混亂。
混亂之后,由于“你做得對”這句話已經(jīng)甩出去了,父母為了面子通常就會繼續(xù)堅持“我孩子做的很對,哪有缺點,你不要胡說八道”。
在這樣的嘴硬之下,孩子錯過了更進一步的機會,同時也被父母灌輸了“只要對,就是萬全的”的觀念。
人們指責別人:你做錯了!你有問題!
因為你做的錯,所以你該自省反思。你是錯的,所以你的行為完全錯誤,沒有絲毫正確的地方,在這方面你只需要接受批評,無權做出任何“你正確”的主張。
假如別人指出此人行為之中的一個正確之處,其他的“評判者”會陷入「他明明錯了,但為什么還有正確的地方呢?」的混亂。
混亂之后,因為“他錯了”的話已經(jīng)甩出去,如果此時再承認“他有正確之處”就會顯得自己沒眼光、水平不夠、疏忽大意…就只能嘴硬“錯了就錯了,扯什么淡!”
如果沒有別人指出正確之處,那么做出“他錯了”判斷的人,一直都不能意識到「他錯了」不等于「他的行為沒有可取之處」。
也是失去了進步的機會。
對與錯各指向兩種完美,完美的正確和完美的錯誤,輕易的對行為賦予這種判斷,很容易磨損我們的敏銳。
你對,所以我不需要思考你的所有行為,我只需要粗略的把它們?nèi)細w結為對。
你錯,所以我也不思考你的所有行為,馬虎的把它們?nèi)細w結為錯。
時間長了,我就必然會失去對行為細節(jié)的思考與判斷能力。一個復雜性質的事件在我眼里只有“對”和“錯”的兩種顏色,我只能做出這種判斷而無法從中得到任何其他的收獲。
在生活中少用這種詞,濫用它們會影響我們的思維能力。
濫用它們的時候,我們總是用它們做出各種簡陋粗糙的判斷。
這種判斷做的多了,我們就很難再做精確細致的判斷了。

我是若終有一天,今天是每日更新的第960天!
覺得寫的不錯,就點個贊吧——據(jù)說專欄雙擊屏幕是一鍵三連~
看更多內(nèi)容,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