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要“拯救”一個家庭,會暗中給出這些提示,渡人渡家

天不渡人,唯有自渡。人若自渡,必有天渡。
如果上天不渡你,那你自己渡自己就好。如果人們懂得自己救自己,那老天也會助人一臂之力。關鍵不是天渡,而是自渡。
這世上有80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幸和困難,老天又能幫誰呢?既然幫不了全部人,那就只能遵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規(guī)律了。
強者懂得自救,適應環(huán)境而發(fā)展,那老天會幫助他們。弱者不懂得自救,也無法適應環(huán)境的發(fā)展,那他們被拋棄,就是大概率的事兒了。
人如此,家庭也如此。那些有福之家,都不會等著天降餡餅,只會自強不息,盡量解決當下的問題,那他們就有可能時來運轉。
上天要拯救一個家庭,會在暗中給出這些提示,渡人又渡家。

一、家庭和諧,家人一條心。
古時候,有一個故事《愚公移山》。愚公家門前,有一座大山,一直堵著他們家的出路。因此,愚公就發(fā)動整個家族的人,去挖掉這座大山。
愚公有一個朋友,名為智叟。智叟跟他說,花費如此之多的人力和物力,去挖掉一座大山,真的有意義嗎?為什么不停下來歇一歇呢?
聽了智叟的話,愚公說:我們這么做,都是為了后代人著想。哪怕我們這代人做不到,但我們還有子子孫孫,絕對有一天可以挖平這座大山。
這種堅韌不拔,團結家人的毅力,感動了天帝。天帝就派出天神,搬走了這座大山。愚公造福后代的心愿,也就得以實現(xiàn)了。
幫愚公實現(xiàn)心愿的,看似是天帝,實際上是他自己,以及他的子女后代。人力有窮盡,但子子孫孫,那是沒有窮盡的。
人心齊,泰山移。家庭的發(fā)展,離不開“一條心”的家人。

二、誕生貴子,一代頂三代。
民間有句老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這番話,其實含貶義,也有諷刺的意思在里頭。可這番話講得特別現(xiàn)實,只要家庭中出現(xiàn)了一個有點本事的人物,那全家人都能受益無窮。
在古時候,家中的孩子登科及第,金榜題名,基本就能成為天子門生,直接做官,前途順風順水了。那他的家人,也能苦盡甘來。
在今時今日,家中的孩子在市場中創(chuàng)業(yè)成功,發(fā)財了,有錢有勢了,那家族的親人們也揚眉吐氣了。一代人強大,足以旺盛三代人。
漢高祖劉邦,三尺青鋒取天下,開創(chuàng)了大漢的基業(yè)。而他的后人,惠帝、文帝、景帝和武帝,都很不錯,基本就是一代人,庇護了后三代人。
這世上最讓人興奮的,莫過于寒門出貴子。一個不錯的孩子,就能直接挽回家庭的頹勢,順利給家庭改命。

三、隱忍待發(fā),謀定而后動。
一個家族需要發(fā)展,不僅需要靠人心,還需要靠貴子,更需要靠“隱忍”。如蛟龍一般潛在深淵當中,待時而動。
這一個“忍”字,其實很有意思,心字頭上一把刀刃。這把刀刃,要么刺傷別人,要么刺傷我們自己。忍讓,有好有壞,就看我們如何做了。
自己實力不夠,就選擇隱忍度日。反之,實力不夠還強出頭,結果不過是被人“槍打出頭鳥”罷了。
東漢末年,楊彪的楊氏家族,因為楊修心向曹植,所以倒戈到曹植的一方。太過于顯眼的楊氏家族,最終被曹操教訓了一番,就連楊修也被曹操斬首示眾了。
最聰明的,莫過于賈詡的賈氏家族,以及司馬懿的司馬家族。前者懂得做人,啥都不參與,世代富貴。后者懂得隱忍,熬死三代君王,最終獨掌大權。
鋒芒畢露,小有成就便沾沾自喜,這其實是取死之道。隱忍待發(fā),謀定而后動,才是發(fā)展的真相。

四、悶聲發(fā)財,躲避眾是非。
談到家族發(fā)展,就不得不提到潮商。潮汕商人有個特點,那就是在商言商,為人低調,悶聲發(fā)財,從不炫耀,雖然他們有錢,但他們守口如瓶。
悶聲發(fā)財?shù)男袨椋畲蟮暮锰帲褪遣粫教帢鋽?。試想,你有錢了,別人不就把你當成仇人,讓你成為眾矢之的了嗎?
不說大的家族,就說鄉(xiāng)下的家族,如果鄉(xiāng)下的某個家族有點錢,還喜歡炫耀,那鄉(xiāng)下的鄰里鄉(xiāng)親都會跟他們家對著干,甚至在暗中搞事情。
對此,有人會說,這人性怎么如此陰暗呢?其實,不是人性陰暗,而是現(xiàn)實本就如此,這是人情社會的常態(tài)。
人,需要懂得做人。家庭,也需要懂得做人。懂得做人的本質,就是不得罪別人,也不顯擺自己,更不要讓是非來到自己的身邊。
能夠活到最后的,都不是炫耀的有錢家族,而是隱藏起來的聰明家庭。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