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鳳唱腔賞析:《二堂放子》

張(桂鳳)派唱腔
張桂風(fēng),1922年11月出生于浙江省蕭山縣。1936年入嵊縣招龍橋科班學(xué)戲。工老生,兼習(xí)小生、花臉多種行當(dāng),并向徽班師傅學(xué)習(xí)武戲,打下厚實的基本功。張桂鳳以演老生為主,也能演關(guān)公紅生戲和包公花臉戲,戲路很寬。1941年到上海演出,又拜紹劇名老生筱芳錦為師,學(xué)了紹劇《斬經(jīng)堂》《二堂放子》等劇目,對紹劇唱腔頗有心得,唱得韻味十足。1945年參加雪聲劇團(tuán),繼而加人范瑞娟、傅全香為首的東山越藝社。
張桂鳳演戲認(rèn)真,對各種人物能細(xì)心揣摩,在舞臺上塑造了許多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雖然她以老生行當(dāng)為主,但對其他行當(dāng)?shù)慕巧?,也能演得出神入化。?946年演出的《祥林嫂》中,她演的近似丑角的衛(wèi)癲子,人木三分地刻畫了這個獨(dú)特性格,唱腔自由自在,游蕩不定,有時則近似說話,非常生動;在《三看御妹》中飾演的劉天化,接近大花臉行當(dāng),唱腔平直昂揚(yáng),頗有花臉氣概;在《西廂記》中飾演的崔夫人,屬老旦行當(dāng),唱腔穩(wěn)重老沉,與其身份相吻合。張桂鳳的老生腔是其本行,既有委腕深沉,又有剛健挺拔,隨著人物感情的變化,她以醇厚的音色,聲情并茂地塑造了各種人物的音樂形象。《二堂放子》中[尺調(diào)腔·慢板]“何日骨肉能聚首”是較有代表性的張(桂鳳)派唱腔。
張桂鳳的代表作有《梁山伯與祝英臺》中的祝公遠(yuǎn)、《打金枝》中的唐皇、《九斤姑娘》中的石二佬、《金山戰(zhàn)》中的韓世忠、《李娃傳》中的鄭北海、《江姐》中的雙槍老太婆、《小二黑結(jié)婚》中的二孔明等,人物形象各不相同,性格各有特點(diǎn),故有“性格演員”之稱。
?
唱段賞析:何日骨肉能聚首(選自《二堂放子》)


——摘自連波編著(2013)《越劇唱腔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