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能搞成美食大賽,四川人又贏了
最初,當我聽聞自己要寫一個關于馬拉松的段子題,我的心里是萬分痛苦的。
畢竟在我這種厭惡跑步的人的印象里,馬拉松=無聊與疲憊的痛苦十次方+苦大仇深心靈雞湯人生感悟。
不過很快我就發(fā)現,刻板印象永遠是用來打破的。
每個小學春季運動會在觀眾席上裝作看書的人,都會在馬拉松的鑼鼓喧天里找回那份純真的蠢蠢欲動。

別掩飾了,人的本質就是湊熱鬧。
畢竟,如果你真的去馬拉松賽場上走一走,就會發(fā)現很難有什么比馬拉松更接地氣的城市娛樂項目了。

大佬與你參加比賽的初衷竟然殊途同歸,人家是為了放松,你也是為了放松一下——
畢竟仔細想想,馬拉松不就是一場跑跑停停的郊游嘛,和郊游唯一的區(qū)別是不用自己背著吃的。

馬拉松是一項神奇的“競技”項目,因為永遠有無數人放棄競技精神在你想象不到的地方摸魚。
不能又讓馬兒跑,又讓馬兒不吃草。跑步必須要有動力,這個動力必須是實實在在的。成姆斯特丹人就深諳這個道理,不愧是國際化大都市。

不得不說,成都人在地域項目上耍寶從沒輸過。有多少人跑四十公里就是為了吃一口甜水面和缽缽雞,就有多少人加速跑完四十公里就怕前面的人把缽缽雞吃光了。

此刻,名次和速度不僅僅意味著榮耀,更意味著不吃“別人挑剩下的圓白菜”的主動權。
如果讓四川人民翻譯Marathon,猜猜結果是麻辣松還是馬娜松?

模糊的身影,伸長的手臂,油滴與汗水一同揮灑在空氣里。前方的路還有多遠?到底是吃毛肚還是吃鴨腸?我不能停下奔跑的腳步,但是,有香油嗎?

從四川人開始,馬拉松的路程單位不再是千米,而是“攤兒”。
——“請問還有多遠?。俊?/p>
——“還有三攤兒就跑完了!”

設立川菜攤兒的志愿者,肯定是對手派來的臥底,專門為了拉低吃貨的比賽成績。
身邊的對手風馳電掣一個一個跑過,他們站在攤子只能看見嘴上的動作,一邊吃還一邊招呼別人,“噯噯,先吃點再跑唄”。
故馬拉松圈流傳著這樣一句忠告:想PB(Personal Best),千萬別來四川跑。

嚴肅活潑的上海人,看到成都馬拉松人手一個小塑料盒邊吃邊跑,估計要氣得背過去,跟在后面搞垃圾分類。

如果大學體測800米的時候也能每半圈設置一個燒烤攤兒該有多好。

一家親的重慶人,為了吸引人來報名自己家的馬拉松,也是煞費苦心,襪子和方便面已經是參賽包的標配,居然還有火鍋底料。

不過,川渝此舉必然冒著引來馬拉松界的道德非議的風險,因為它不僅污染了馬拉松參賽成員的體育精神——

而且還與不少馬拉松人的原初精神——“養(yǎng)生”相悖。

有這方面顧慮的朋友,建議在報名比賽的時候繞開成都,多考慮一下汕頭。

汕頭的馬拉松可謂是中華體育速度與禪意結合的典范。
別再抱怨工作忙沒時間享受生活,畢竟人家跑個馬拉松的間隙都能喝幾輪功夫茶。

慢慢喝,慢慢跑,優(yōu)雅是人要一輩子修煉的課程。

比起廣東人的精致,西北地區(qū)馬拉松的補給更凸顯了曠野之上的自然與質樸。

四十公里的奔跑,重在人與自然、與環(huán)境的交流與感知,搞那些那些油汪汪滿嘴八角味的食物,豈不是太刻意了嗎?

必須要這樣原汁原味的土豆,不能削皮,也不能切的太規(guī)則、太整齊,最好是整個的,才有那種荒野中抄起就啃的豪放不羈。
論自然質樸,蘭馬更勝一籌;論排場,西北馬還是輸給了東北馬。
比如哈爾濱馬拉松的補給站,葷素搭配營養(yǎng)齊備,水果啤酒一應俱全,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誤入了哪家的屯間別墅流水席。

東北人對洋氣的追求與馬拉松的精神內核十分相似——堅持不懈,永無止境,紙杯要擺出香檳的氣勢,小面包也得放在肯某基全家桶里。


只不過東北人總是稍微不注意,在闊氣與精致的微妙平衡之間一拳打出冬天屯白菜的力氣,香蕉和曲奇的過量堆積,讓人以為是誤入了年貨市場。


精致不在乎食材,而在乎擺盤,同樣的黃瓜,上海人就能擺出小資的氣質。


東北人最擅長的一吃多用也派上用場,看見這個志愿者加油的牌子,就絲毫不難理解為什么他們?yōu)槭裁纯梢园沿i蹄做成糖葫蘆。

只有吃的熱鬧還不夠,馬拉松的精神是什么,東北大媽說:當研是全民參與了。
盡管我不跑,但是我可以帶著小姨子小姑子一起上場包餃子。
補給站中控指揮嚴肅程度不亞于比賽組委會,你搟皮你拌餡你包,保證可持續(xù)水餃供應。
在她們心中,這一刻這一秒在這個小棚子里,餃子就是馬拉松的內核。


尤其是這個食物一出現,東北人對于馬拉松“熱鬧”的期待盡在不言中。

看見這個黃黃的、圓圓的小果子,嘮嗑與八卦的原始欲望,炕頭與瓜子的田園誘惑就源源不斷的從東北人的靈魂中蒸騰出來。


邊跑邊吃還不夠,跑完還得繼續(xù)吃,吃不了還能兜著走。

參賽者紛紛表示,我主要是來吃點紅腸,順手跑個馬拉松。
看到成都馬拉松火了,東方芝加哥也怒刷存在感,一邊跑一邊嗦熱干面可能有點困難,但是嗦個鴨架還是不在話下的。

貴州本來就處于美食界的實力透明,也要靠著馬拉松掰回一局。

廣西的馬拉松補給升級也已經提上日程,祝早日在補給站全面實現螺螄粉高湯自由,水分鹽分一舉兩得。


此次吃貨馬拉松城市大比拼,各位城市都大放異彩,唯一需要點名批評的卻是長沙。因為當我滿懷期待的搜索長沙馬拉松補給,卻發(fā)現竟然只有榨菜?

雖說在跑馬拉松時吃榨菜代替鹽丸補充能量,估計是從小到大唯一一次干吃榨菜而不被媽打的經歷。

but你們網紅長沙怎么能如此缺少創(chuàng)意,罰你們明年舉辦馬拉松所有補給水站都換成X顏悅色的X桃烏龍。
看了這些,我已然領會了各個城市舉辦馬拉松的精髓,再洋氣的城市,也不能抗拒“紅旗招展,人山人?!钡恼T惑力。馬拉松就是城市的廟會,吃貨的年會。

為了火鍋底料,為了缽缽雞,我掏出手機搜索了一下“中國的下一場馬拉松在哪里”。耳邊突然再次回響起操場的風聲,和50米跑了十一秒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