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失誤換目標,取舍不斷終上岸——北師大333學科思政考研經(jīng)驗
文|Z同學/凱程集訓營學員
北京師范大學學科思政專業(yè)

基本情況
本科211師范大學教育學專業(yè)。畢業(yè)后工作一年,辭職考研。
初試總分379,上岸北師大學科思政。這一分數(shù)并不起眼,但結合我的備考經(jīng)歷和結果,我心滿意足。

備考失誤,換考目標
我的考研初心是提高自己的學歷和專業(yè)能力,畢業(yè)到更喜歡的城市工作。原定目標是華東師大的課程與教學論,但因為我8月才開始備考,并一直用著不合時宜的學習方法——看教材并費時費力地做著精細的筆記。
直到9月中下旬才按照計劃把教材和凱程的強化班視頻看完。這樣的進度讓我意識到自己最好改變備考的學?;蛘邔I(yè)。
隨后我聯(lián)系了考研上岸的同學,她建議我改選華東師大的學科思政專碩,并詳細地說明了學碩和專碩的就業(yè)情況。那兩天我找了幾位在讀或者已畢業(yè)的學姐學長進一步了解北師大和華東師大的學碩和專碩(思政)的備考難度和就業(yè)情況。
因為當時我已經(jīng)在凱程的集訓營,所以也向凱程的老師求助以獲取更多有用信息。兩天后,我決定了自己的目標——北京師范大學的學科思政。
因為這一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多,就業(yè)情況好,而且專業(yè)課二是教育實踐類而非學科類,因而我不需要臨時準備思政的內(nèi)容。決定后,時間已經(jīng)接近10月。
關于擇校,我其實是優(yōu)先選擇學校層次再選擇專業(yè)。但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也有人擇校以學碩專業(yè)為先,學校層次為后。我建議在獲取多源頭的信息后再做決定,不要只聽自己想聽到的聲音,以及如果不能承擔失敗的可能就需要做出妥協(xié)。

不斷取舍,最終上岸
改變了目標后,我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是時間,所以10月-11月的備考,我一直在進行艱難的取舍。因此我的備考經(jīng)歷不一定適合大家,相信更多人還是有更多的時間做更充足的準備。我的備考建議應該會更適用。
?
333教育綜合(119/150)
備考經(jīng)歷
接近10月我才看完強化班,后面就是不停地背書和聽部分真題班、沖刺班。期間因為對北師大真題變得更熟悉,了解到北師大的333和901對教育原理考的內(nèi)容最多,加上不同科目的背誦難度不同,調(diào)整了自己的背書計劃。
教原
看完強化班后,用強化班配套講義背了兩遍,強化基礎知識的識記和理解;結合老師的沖刺班背了一遍,快速梳理重難點;最后用沖刺必背題背了一遍,強化重點內(nèi)容的分析綜合能力,總共背了四遍。
外教
內(nèi)容非常多,記憶負擔很大,但考試重點集中,有許多內(nèi)容北師大很少考。我用強化班配套講義選擇性地背了一遍,然后跟著徐影老師的沖刺班背了一遍,最后用沖刺必背題背了一遍。
教原和外教都是由凱程的徐影老師上,老師擴充的內(nèi)容比較多,能帶動學生熟悉所學內(nèi)容并進行分析綜合,而這也是這兩門課程考試需要的思維能力。
雖然強化班的內(nèi)容已經(jīng)很多了,但我感覺依然不夠。所以這兩門專業(yè)我都是盡量跟線上課,通過真題班拓展做題的思路,通過沖刺班迅速回顧知識重難點,適當對于一些內(nèi)容進行選擇性地重復或者跳過。
教心
是最容易“馬冬梅”的一門課,知識內(nèi)容離我們的生活其實很近,但是概念名詞大多是外語音譯,專業(yè)性也很強,考試難度感覺僅低于教原。我教心只背了兩遍,一些專業(yè)知識不夠熟悉,導致這門課的內(nèi)容嚴重失分。
中教
因為答題時能擴充的空間有限,專業(yè)名詞的理解難度和考試難度也不大,我認為是背誦負擔最低的一門課。
我在上強化班的時候已經(jīng)把知識點的口訣和做題的框架記錄在強化班配套講義上,后續(xù)直接重點背誦的講義,在沖刺必背題出來后,結合真題班講義對重點進行強化記憶。這門課雖然我也只背了兩遍,但答題時卻很有把握。
教心和中教都是由凱程的高歌老師上,老師在強化班上的內(nèi)容質(zhì)量比較高,感覺把強化班認真上好,做好筆記后就可以進行背誦。
后續(xù)的課程需要關注一下真題班和沖刺班的內(nèi)容,了解北師大教心和中教出題規(guī)律,并爭取更多的背書時間。
背書

資料
背書主要用凱程提供的強化班配套講義PPT、真題班講義和沖刺必背題。凱程《應試解析》相當于肖秀榮的《精講精練》,適合聽課理解的時候用,不適合用于背書。
課程
凱程的課程量比較大,如果強化班已經(jīng)出了,沒學完的基礎班的話,直接跟強化班就可以。
背書和做題
背書不能停,能多背幾輪就多背幾輪,一直背到考試前半個小時,因為考試的基礎就是對知識點的熟悉和積累。
真題班出來后要及時聽,不要因為自己還沒有背完書就一直拖延。有時候邊聽真題課邊背書的效率反而更高,因為你會被老師引導著對知識進行更復雜的分析綜合。
901專業(yè)課二(114/150)
備考經(jīng)歷
這門課我開始準備的時候,好像其他同學已經(jīng)開始第三輪復習。很感謝和我一起備考的朋友,她幫我過了一遍901之前的內(nèi)容。然后我發(fā)現(xiàn),901的內(nèi)容不算多,但是課程量非常大。
山海老師也給我建議,讓我只聽部分課程。但我因為害怕自己聽的比別人少,很多內(nèi)容不知道,就從英語和政治這邊擠壓時間出來試圖全部聽。
結果證明,在這種不結合自身實際的恐懼下做出的決策很失敗,我的901課程沒有聽完,整個人陷入學不完的焦慮,最后直接放棄了901的全部課程。
我知道901的考題有很大內(nèi)容屬于教育原理+教育研究,所以繼續(xù)重點復習教育原理,并根據(jù)311教研和901的資料整理研究設計大題的答題模板。
最后,在考試前把凱程提供的901模擬題和自己整理的教育研究答題模板重點背了一遍。
建議
在了解901題型后,把教育原理和教育研究的實踐相關內(nèi)容學好,這是901考試的基礎。如果有時間,再識記一些教育熱點,答題時可以顯示自己的積累。
對待課程,要么及時學習,要么及時取舍,不要做完美主義者,更不要因為恐懼學的比別人少就無視自己的時間不加選擇地學習。
英語二(75+/100)
備考經(jīng)歷

我的做題順序是:翻譯—作文—閱讀—新題型—完形。
翻譯
屬于我一直做的很順的題目,沒有聽課,考試的時候正好難度也不大。
作文
按部就班地聽課做題,10月下旬-11月保持每個星期練習一篇大作文一篇小作文,并一對一批改講解。
閱讀
看完了長難句后,看了一些唐遲老師的閱讀課。做題時準備了小卡片,每1-2天完成1篇英語閱讀的精讀,用卡片記錄單詞和長難句。
換成了英語二也是一樣的節(jié)奏。但因為前期去對閱讀進行逐句翻譯,占據(jù)大量英語備考時間,單詞積累和刷題量不夠,后面又因為專業(yè)課擠壓了英語學習時間,臨近考試的一個月還生病基本沒刷題,感覺考試時做得不太熟練。
考試錯了1-2個,題目其實不難,但文章有一些單詞我不太熟悉,反應速度慢,導致后面做其他題的時間被壓縮,直接拉跨。
新題型
新題型一直做得很順,所以沒有按部就班地聽課刷題。考試前,凱程的班主任還提醒我要再看看新題型,我沒放在心上。結果考試時因為不熟練和時間緊張,在這道題上錯了3個。
完形
一開始是根據(jù)網(wǎng)友建議聽的宋姓老師的課,聽了一兩節(jié),感覺不喜歡老師的說話方式,棄掉了。后來直接聽的凱程提供的英語二老師的課,感覺還行,就繼續(xù)跟了。
考試的時候放在最后寫,這一次的題目很簡單,但因為時間問題有些應該拿到的分沒拿到。
建議
單詞要堅持刷
不要聽廢話特別多的老師的單詞課,如果時間不充足,就不要去聽單詞課。如果用紅寶書等單詞書,背的很痛苦很艱難,無法堅持,就換成單詞app,百詞斬、墨墨背單詞都可以,甚至可以試一試百度翻譯的背單詞功能。
這些app不僅提供影音圖文促進我們的多感官學習,還會幫助我們規(guī)律性地回顧識記。不建議把背單詞的過程弄的很苦很枯燥,一般效率不高還容易陷入無用的自我感動和緊跟其后的焦慮。
大神求全責備是因為他們記得真的很多,只是查缺補漏,記憶成本不高。但小白其實沒必要,能堅持不斷熟悉單詞就可以了。
除了利用單詞書或單詞app記單詞外,還需要準備筆記本(我用的是索引卡)記錄真題單詞、長難句進行熟讀或背誦,這是具有針對性的一步,必須要做。
時間不夠充裕不建議逐句翻譯
網(wǎng)上有人會建議對閱讀逐句翻譯,但如果不是時間非常充裕,比如一二月就開始準備,就不要這樣做,費時而效率不高。
作文寫比背效率更高
作文自己寫一篇然后一對一批改,并總結模板進行熟記,比背下三篇作文效率更高。
政治(70+/100)
備考經(jīng)歷
強化班
我選擇的徐濤老師,感覺他講課很生動,讓人聽得進去,適合作為引路人。筆記先用和網(wǎng)友拼的紅果研框架筆記,框架繁雜無用,于是自己添加重點難點內(nèi)容,耗時耗力,果斷棄了。
后來用的考研斯基公眾號做的筆記,內(nèi)容完整,于是就一直用下去了。這份筆記主要用于強化班時期輔助理解記憶和標注重難點,后期最多結合錯題選擇性地看一下理解不透徹的點。
練習題
沒有做1000題,而是使用政治刷題小程序做題。
真題班和技巧班
沒時間聽,放棄了。對自己的要求就是70+,衡量了一下,把有限的時間放在專業(yè)課上。這個選擇比較無奈,如果不是專業(yè)課時間太緊張,我還是會聽的。
沖刺背誦手冊和沖刺班
沖刺背誦手冊和沖刺班我選了腿姐,因為腿姐的沖刺背誦手冊質(zhì)量很高,在喜馬拉雅上的音頻輔助更是提高了性價比。最重要的是,腿姐的沖刺班只有五節(jié)課,她也比較會講解題,適合沖刺階段的時間緊張又沒有上過真題班和技巧班的我。
預測卷
只做了八套卷+四套卷,因為時間緊張,只用小程序和卷子各做了一遍。
身心狀態(tài)
備考遭遇
11月末,我參加了一次???,大概規(guī)劃好了自己的做題順序和時間,也對自己的答題卷面做了反思。本來預計12月初再參加一次模考,但因為疫情、氣候和身體原因,我還是放棄了月初的???,回家了。
回家后,我的計劃被全盤打亂,家人都在外地,我一人在房子里居家隔離。在11月就出現(xiàn)過三四次的神經(jīng)性頭痛在12月頻頻發(fā)生,和失眠一起反復。
在12月中旬的時候我又開始重感冒,昏昏沉沉了兩三天后還是去了醫(yī)院,吃了藥又是昏昏沉沉的幾天。直到我的家人回家,我的情況才開始好轉(zhuǎn),那時候已經(jīng)是20號左右。最后一個星期,我在家人的陪伴下慢慢調(diào)整考研的復習進度,主要復習政治。
考前,我拉著一箱的書去了酒店,復習到凌晨,考場前爭分奪秒地背書,考試寫到最后一分鐘,連續(xù)兩天。
考完后,我在估分軟件上估分,預計公共課在145左右,專業(yè)課230左右。想到換考研目標的時候,山海老師說,如果你能公共課每一門70分以上,專業(yè)課每一門120分以上,就很穩(wěn)啦。我覺得,我應該可以進初試。
建議
請珍惜11月之前風和日麗的日子,能背多少背多少,因為寒冬到來后找一個適溫又通風的空間很不容易。我感覺環(huán)境對身心狀態(tài)的影響有時候比想象的要大。
保護好身體,保證好睡眠。如果出了問題,及時治療,不要拖,更不要因為一時的困難放棄考試。
不管準備得怎么樣,11月中下旬到12月一旦有??紮C會還是要去,它帶給你的不是紙面上的分數(shù),而是考試的經(jīng)驗,包括答題順序、時間控制、卷面書寫等。
復試
備考經(jīng)歷
等初試成績的過程很煎熬,估分帶來的信心早就被消磨掉。2月22日下午,初試成績出來了,我總分379。
這個成績和我預估的成績差不多,但在我加入的復試交流群中卻也只能在中等水平,今年的競爭比去年不知大多少!
去年分數(shù)線是342,但我根據(jù)群里的消息感覺今年可能在370左右,我的分數(shù)應該是屬于能進復試但排名靠后。于是,我和班主任聯(lián)系,希望可以盡快開始專業(yè)課的一對一復習,及時備戰(zhàn)復試。
在等待一對一課程之前,我開始制作簡歷和整理個人材料。雖然最后這期間的忙碌在復試上完全用不上,卻幫助了我在后來找到一份短期工作。
3月初,我開始了一對一課程。授課的學姐給我發(fā)了相應的復習資料,講解了復試的流程和大概的課程安排。為了能夠更好地開展復習,我將自己的復習計劃制定好發(fā)給了學姐,并按照自己的習慣開始整理歷年的真題。
一直到3月中旬,在專業(yè)課復習上,我對真題、部分專業(yè)書籍和老師們的近期論文有了了解,開始在學姐的幫助下解決自己沒有弄懂的問題,并進行模擬面試。
在這個過程中,我感覺到自己的基礎還不夠扎實,于是拿起了準備初試時的徐濤強化班筆記進行復習。
因為復試準備的時間比較早,而且有一對一的專業(yè)輔導課程和凱程另外的模擬面試課程,準備比較充分,順利擬錄取。
建議
及早開始復試,多參加模擬面試。
如果英語口語只考英語自我介紹,但自己的口語不太漂亮,可以讓英語口語好的朋友幫忙錄制音頻用來模仿學習。
一點碎碎念
從初試和復試的過程和結果來看,時間對備考的影響很大,準備得更早一些可以有更大的容錯率,也可以減少艱難的取舍。
但我感覺,比時間更重要的是個人的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即對自己的能力、狀態(tài)和進度及時評估和調(diào)整,以及利用好擁有的資源條件。
我其實不太能吃苦,遇到挫折的時候都哭得不行,平時也總是想讓自己學的舒服一點,能一路走下來,真的很感謝給過我陪伴的家人,給過我?guī)椭睦蠋熀团笥选?br>
以上就是我的考研經(jīng)驗
祝大家早日上岸理想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