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人實渡己,為善實為己!

弘一法師說:“菩薩不是成了菩薩以后,才去渡人。而是因為渡人多了,才成為了菩薩。人不是有錢以后才造福他人,而是造福他人多了才更有錢。渡人實渡己,為善實為己?!?/p>
深以為然。
一個人的格局決定著一個人未來發(fā)展的空間。
一個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的人最終的收獲也終究是有限的。
世上從來沒有一座孤島,很多的事情也從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的。學(xué)會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問題,你最終才會走得更遠。
做事,先做人。把人做好了,事情自然也不會差。
“城門失火,殃及池塘”的故事想必大多人都懂。
任何時候,我們都要相信每一個善良的種子必將在未來某一個時間段不經(jīng)意間回報于你,讓你感覺人間的美好和人生的值得。
其實,對于具體我們每一個人而言,也許做一兩件好事都不是太難的事,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把它當(dāng)成一種人生的信條,堅持不懈。
也唯有那樣,你才會受到更多人的尊重與愛戴。
比爾蓋茨的財富應(yīng)該是富可敵國、世界少有,但在他的心目中始終有一個比他還“富有”的人。
這個人其實很少有人知道,若是比爾蓋茨不說,或許這輩子也沒有人會知道。
他就是紐約機場一個普普通通賣報的小販。
那時,比爾蓋茨還沒有錢,也沒有名。
一次,他想買份報紙,可是口袋的零錢不夠,所以決定不買了。就把報紙還給小販,告訴他零錢不夠。小販說:“這份報紙免費送給你啦?!迸銮傻氖牵瑑蓚€月后,又在同一個機場,小販又準備送他一份報紙,他發(fā)現(xiàn)零錢又不夠,于是拒絕了。小販說:“拿去吧,這是我從我的利潤里拿出來的,沒有賠本。”
19年后,比爾蓋茨出名了。他找到小販想回報于他??尚∝渽s說:“你現(xiàn)在有錢了,才想去幫助別人,怎么可以與以前貧困的我去幫助人一樣呢?!?/p>
那時,比爾蓋次豁然開朗:一個人真正的富有不是有多少錢,而是始終有著一顆富有的心。
我想這恐怕也是比爾蓋茨后來之所以會搞那么多慈善事業(yè)的重要緣故之一吧。
渡人實渡己,為善實為己。
人生在世,沒有必要想太多,時刻保持一顆謙卑、寬容之心,助人為樂,與人為善,有錢時,把人做好;沒錢時,把事做好。成功時,不驕傲,失敗時,不氣餒,便是無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