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邏輯 §6】現實

????前面已討論了符號系統(tǒng)的自在自為的運動,就是哲學的認識得以進行的形式。

????而哲學的內容,即在于精神的自我實現。相較前文所說的運動的形式是符號的自身實現,現考察作為哲學的內容的這種精神的自我實現,實際就是意義的自身實現,其實現自身的運動的產物,就是世界;而這種實現自身的運動過程本身,就是現實。
????如前文所述,符號的自身實現,是以意義的缺場為其根本性的動力。
????而意義的自身實現,又是以符號的在場為其動力——符號在場,則意義暫時退場,但是這種退場只是相對于主體而言,對于整個語意場/符號系統(tǒng)來說,意義已經通過符號解釋活動得到了實現。這實現了的意義,立即成為了整個意義域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說,意義通過征召符號,衍義出了整個符號系統(tǒng),而這個符號系統(tǒng),就是意義本身。從最初的一個符號的在場,到整個符號系統(tǒng)的在場,這個衍義過程,就是現實。
????因此,現實是運動的,正在運動著的,就是現實。現實與運動,只是精神的一體兩面——精神的內容就是現實,精神的形式就是運動。

????運動,或者說是現實,當其降臨在主體身上時,主體所發(fā)生的意識體驗,便是經驗。在這個意義上,經驗便可被認識為絕對精神在主體身上的降臨。只有因精神的降臨而引發(fā)的經驗,才有資格被稱作“現實”。這經驗之所以能夠被稱為現實,就是因為它是運動著的,或可說是能夠在運動中保持其自身的真理的;而飄忽即逝的現象之所以沒有意義,就是因為其運動無法將其自身注冊進符號系統(tǒng),因而無法在這現實所對于的語意場中獲得一合法席位,便無意義。

????思想與經驗的一致,就是符號系統(tǒng)的運動與現實的運動的一致,即主體與絕對精神的和解,也是主客二元對立的消除——由始至終,只有運動本身,在這運動中,自我即他者。

????只有能夠在自在自為的運動中保持其自身的事物,才能確保其現實地存在著;反之,凡是現實地存在著的事物,總是有其自為的運動。
????任何符號系統(tǒng),總是以一小片實在界為其奇點,也就是說,只有以任意的、偶然的東西作為符號系統(tǒng)的前提,才能保證該符號系統(tǒng)是完備的。即符號系統(tǒng)的完備以任意偶然性為前提。但是,這種完備,恰是一種界限的設立,這樣,符號系統(tǒng)與現實之間,便建立起了一道裂縫。這是運動中的悖論性存在,因運動是無礙地通行的在運動中無自我與他者的對立,所以這種由偶然性形成的符號系統(tǒng)與現實之間的裂縫便有了被揚棄的必要。而這種揚棄,正是哲學的工作。

????對符號系統(tǒng)和現實的分割,或是任何試圖將這種對立深化的努力,都是不現實的。這也是癥狀的產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