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聘書、送聘禮,原來陸游也是貓奴?

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
所謂貍奴,就是中國古代“貓”的別稱。
深夜,狂風大作,雨聲瀟瀟,陸游將毛氈裹在身上,躺臥在床,距離他并不遙遠的地面上是一團若耶溪所出的小束柴火在燃燒,給這個寒冷的夜添些暖氣,而依偎在陸游身邊的,只有幾只小貓。就是在如此情境之下,陸游寫出了他的千古名句“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比绱舜┰綍r空的磅礴,與“柴火”、“暖氈”、“貍奴”相輝照,寫出了陸游作為愛國者的堅毅,也寫出了他身為文化人的柔情蜜意——“我與我家貓的二三事”。
陸游愛貓,光有名字記載的就有三只:小於菟(小老虎)、粉鼻、雪兒。因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和杜甫的沉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而對后世影響深遠的他,吸起貓來,他在他的憤懣驅使下如江河奔涌而下一般的巨大情緒,總會忽然軟化,變成叮叮咚咚的泉水。
他寫:“連夕貍奴磔[zhé]鼠頻,怒髯噀[xùn]血護殘囷[qūn]。問渠何似朱門里,日飽魚餐睡錦茵?”對著大飽口福后在錦制的花紋墊褥上頭呼呼大睡的粉鼻小貓淺笑,稱贊它抓老鼠時的勇猛。也寫:“薄荷時時醉,氍毹[qú shū]夜夜溫。前生舊童子,伴我老山村?!币贿吅戎『删疲贿吿祚R行空地想象雪兒在前世一定是他身邊的書童。據統(tǒng)計,貓咪共獲得陸大詩人共二十余首贈詩。
或許,靈巧、慵懶而天真的貓咪,既是陸游連接現生與夢想的橋梁,也是他逃避現實中種種失意的避風港。在他疲憊的時候,筆者認為,就如同現代人下班后瘋狂吸貓,貓咪會給與他活力,在他憤怒的時候,貓咪的一躍而起,或清澈雙眸好奇的盯視,則可以撫平一切過激的情緒。
在陸游為貓而作的詩詞中,最“奇怪”的,莫過于“裹鹽迎得小貍奴,盡護山房萬卷書”和“鹽裹聘貍奴,??磻蜃??!逼渲校坝焙汀捌浮倍?,用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似乎太有些莊重。
翻閱古籍,查閱資料后,筆者不禁啞然失笑,又拍案叫絕。原來,古代“貓奴”愛起貓來的瘋狂勁兒, 并不亞于現代人。甚至于唐朝、兩宋期間,人們納貓已發(fā)展出完整流程:給彩禮,下聘書。其規(guī)范程度,近似娶親。
在宋代,如果你想擁有一只貓咪,首先要翻查《象吉備要通書》《居家必備》等書,挑選一個“良辰吉日”, 寫一份納貓契,再為貓?zhí)暨x聘禮。聘禮一般分為兩種:?如果聘來的貓屬家貓生的小貓,就給主人家送鹽、糖或者茶葉;如果聘來的貓是野貓,則要給貓媽媽送一串小魚。陸游為貓?zhí)暨x的聘禮,就是食鹽。?如此,才算完成前期工作,可以帶貓回家。
此外,在帶貓回家的路上。還要把貓裝在斗或桶里,在外面套上布袋,再找主人家討要一雙筷子放在裝貓的容器里,并用石頭填平路上遇到的坑洼。到家后,須帶著貓咪去拜家里的灶神和狗,然后把討要的筷子插到家中的土堆里,以使其做貓砂使用。之后用中藥驅蟲。由此,中國的歷史長河產出了一系列以貓為主題的詩詞、小說、傳說和繪畫,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貓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