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武器科普之巴雷特M82A1反器材狙擊步槍

公司簡介
在大口徑狙擊步槍的熱潮中,各大大小小的武器生產商層出不窮地推出各類.50甚至更大口徑的狙擊步槍,但巴雷特火器制造有限公司的狙擊步槍卻處于近乎壟斷的市場地位。
朗尼·巴雷特(Ronnie Barrett)原本只是美國田納西州的一名商業(yè)攝影師,從未受過任何火器設計訓練的一名槍械愛好者。1981年1月,一次偶然的機會,促使巴雷特決心設計一支大口徑半自動狙擊步槍。于是,從設計到制造,不足一年時間他就拿出了一支樣槍。接著巴雷特創(chuàng)建了自己的公司,并在1982年開始試生產,M82大口徑半自動狙擊步槍就正式“誕生”了。






在當時,巴雷特狙擊步槍主要是面向民間市場,對其軍事應用未有足夠的重視。雖然在1983年,美國海軍采購了100支RAI500,但對于半自動狙擊步槍卻不太信任。到80年代中期,巴雷特在匡蒂科展示了M82的精度和威力,雖然未能引起海軍陸戰(zhàn)隊的太大的興趣,但巴雷特記住了軍方的要求,進行改進,并在1986年推出了M82A1。海灣戰(zhàn)爭前夕,海軍陸戰(zhàn)隊的高級軍官對遠距離沙漠作戰(zhàn)步兵武器的配備進行了討論。顯然,M16步槍遠遠達不到要求,雖然有人提出重新使用有效射程更遠的7.62mm口徑M14步槍,但這只是權宜之計,最后E.T.庫克中將決定為海軍陸戰(zhàn)隊裝備一種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步槍。
1990年,巴雷特公司制造出符合軍方要求的.50口徑軍用狙擊槍。同年10月,海軍陸戰(zhàn)隊選定M82A1作為遠距離殺傷武器,用于對付遠距離的單兵、掩體、車輛、設備、雷達及低空低速飛行的飛機等高價值的目標,爆炸器材處理分隊也用M82A1來排雷。巴雷特公司在接到訂單后,90天內就完成了100支步槍的定貨合同(另一說法是125支)。
同時,美國陸軍也在尋找一種.50口徑的重型狙擊步槍。最初陸軍也選擇了一些旋轉后拉式槍機的步槍進行試驗,因為旋轉后拉式槍機的步槍比半自動步槍有更佳的精度。研究人員經過試驗覺得未如理想,因此他們開始在市場上尋找能自動裝填的候選型號。最后他們選擇了海軍陸戰(zhàn)隊正在使用的巴雷特M82A1,購買了100支。陸軍的人認為:如果其他政府機構已經在購買和使用某些產品,他們也跟著采購會是比較實惠的做法。隨后美國空軍也跟著購買了35支,再加上特種作戰(zhàn)司令部,美國軍隊在海灣戰(zhàn)爭在使用的M82A1超過了300支,而且表現優(yōu)秀。英國國防部也于1990年12月為其爆炸器材處理分隊購買了少量的M82A1,同時根據英國的建議,巴雷特公司將原來的11發(fā)彈匣(另一說法是12發(fā))更改為10發(fā)彈匣,避免臥姿射擊時彈匣觸地。
有關M82A1的軍事應用上有一種普遍的誤解,認為有一條國際公約禁止對人員目標使用.50 BMG彈,據說在美國甚至有個別新兵訓練教官也有說過不應用M82A1瞄準單兵目標。事實上從未存在過這條公約,而且M2HB或德什卡這類大口徑重機槍一直被用于對人員目標射擊也從未有人因此受到責難,為什么同樣口徑的步槍反而禁止射擊人類呢?
經過海灣戰(zhàn)爭一役,大口徑狙擊步槍引起了各國軍隊的重視,同時也在世界輕武器生產商中掀起了持久的大口徑狙擊步槍開發(fā)熱潮。巴雷特公司也根據不同的使用要求開發(fā)出一系列的狙擊步槍,大多數是發(fā)射.50BMG彈。同時也開發(fā)出一些相關的產品,如架座、攜槍袋等。至少有30個國家購*****M82A1系列狙擊步槍,如比利時、智利、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希臘、意大利、牙買加、墨西哥、荷蘭、挪威、菲律賓、沙特阿拉伯、西班牙、瑞典、土耳其等。


Barrett M82A1

朗尼·巴雷特在1982年設計了一支半自動的.50BMG口徑步槍,因此命名為M82,并開始在民用市場上銷售。后來又在1986年改進出M82A1步槍。雖然精度不高,但性能可靠價格便宜,而且在.50口徑半自動步槍的市場營銷上也占了先機,因此巴雷特M82A1成為當今使用最廣泛的大口徑狙擊步槍(反器材步槍)之一,幾乎占領了.50狙擊步槍市場的統治地位。目前至少已裝備英國、法國、比利時、意大利、丹麥、芬蘭、希臘、意大利、墨西哥、葡萄牙、荷蘭、沙特阿拉伯、瑞典、西班牙、土耳其等30多個國家的軍隊或警察部隊。M82A1也被廣泛用作民間的.50口徑射擊比賽,用于1000碼甚至更遠距離上的射擊比賽。不過這槍能用于射擊比賽并不是因為它的精度高,事實上該槍精度一般只能保證在2 MOA以內,而是因為在.50步槍百花齊放前玩家可靠選擇的并不多,再加上被軍隊采用,因此占了市場的先機和名氣。

M82A1半自動狙擊步槍,采用槍管短后坐原理,半自動發(fā)射方式。槍管短后座原理是著名槍械設計師勃朗寧(John M. Browning)開發(fā)的,而巴雷特將這種原理改進使之適合作為肩射武器的自動原理。
M82A1自帶機械瞄具,也可以**************公司的10倍瞄準鏡,而海軍陸戰(zhàn)隊所用的則是與M40A1相同的10倍Unertl瞄準鏡。

M82A1可以迅速地分解成上機匣、下機匣及槍機框3部分。分解銷位于機匣右側,一個在彈匣前方,另一個在槍托底板附近。上下機匣是主要部分,為了保證其強度及耐磨性選用了高碳鋼材料。下機匣聯接兩腳架、槍手底板及握把,其內部包括槍機部件及主要的彈簧裝置。上機匣主要包括槍管部分,即槍管、槍管復進簧和緩沖器。焊接在上機匣上面的是機械瞄具、光學瞄準鏡座及提把,而與內部焊接在一起的是槍管襯套及槍管止動銷。當擊發(fā)后,火藥氣體推動彈頭沿槍管向前運動,同時又作用于彈殼底部,將推力傳給槍機,再由槍機閉鎖突筍傳給槍管節(jié)套,最后通過槍機體傳到槍機框后部。這樣可以分散射擊時產生的振動,避免損壞閉鎖機構。
針對M82A1重量大的缺點,后來巴雷特公司又研究了M82A1LW,即輕重量型(Light Weight)M82A1,比標準型的M82A1輕約2.3kg,上機匣和兩腳架改為鋁質材料,槍機和機框質量減輕了約0.5kg,槍口制退器和一些小零件改由鈦合金制成品。(分解圖請到up主粉絲群內查看)

巴雷特M82A1的后坐力很小,這是因為一部分后坐能量作用于槍管、槍機和槍機框的向后運動及壓縮復進簧,另外,槍本身也吸收了部分后坐能量,但最主要還是其高效的槍口制退器減少了大部分的后坐力,這就保證了射擊時的舒適性及射擊精度。槍托底部還有一個特種橡膠后座墊,據說后坐感覺比12號口徑的霰彈槍要好,而后坐力明顯比7.62mm口徑的步槍要小。不過這個高效制退器有個缺點,就是每發(fā)射一發(fā)槍彈時從制退器噴出的火藥氣體都會在射手附近卷起大量塵土和松散顆粒。

早期的M82A1的槍口制退器是圓柱形的,后來改為下圖中的V形制退器。這種V形制退器減少了69%的后坐力。



































下期預告:Barrett M82A2 / M82A1M / M107 / M82A3

好吧,那么本期的內容到此為止,喜歡的小伙伴們不妨三連一波,想在下期見到的槍可以私信我,點擊頭像可查看往期內容,點個關注不會迷路哦,讓我們下期再見⊙?⊙!
UP主的粉絲群:627457344,歡迎各位軍迷大佬們加入,內有福利!
注:轉載自槍炮世界(已獲得教授的轉載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