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理論1
? 1在遇到一個讓你所認為錯誤的事情的時候,你要做的不僅僅是去反對他,而是必須要去了解其中這種錯誤的思想的發(fā)生學機制,也即這種思想從何而來。
? 人的思想不是憑空掉下來的,是從實踐當中產(chǎn)生出來的。在我們知曉這個思想之后,我們還應該去知道這種思想是從哪些東西出來的,這才是我們應該去解決的根本原因。
? 人的思想只是適應于實踐的一個面紗,你想要世界上再也沒有這種可怖的面具,你就得把他背后那個根本的原因給找到并且解決掉。
? 說的通俗點就是在我們學習的時候要做一個勤勤懇懇,不懂就問的小學生。但是在我們應用的時候,在我們剖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們就要像一個外科大夫那樣,我不僅要治好你的病,我還要知道你的病從何而來。
? 事實上你只有知道他的病的發(fā)生學機制,你才能真正治好這個病。
? 總的來說,當各種思想互相交鋒的時候,我們作為其中參與的一員,不應該直接與思想劃清界限,我們要劃清界限的,只有他們的錯誤的行為,我們最應該做的是了解他們錯誤的思想從何而來,這不僅利于他,也是極其利于自己的。
? ?有人或許會問:和那種臟東西待在一起有什么好的呢?于是避而遠之,連看都不愿意看一眼。蒙上了雙眼,在空中把拳頭胡亂地揮一通便以為自己解決了問題。
? 其實我們由于歷史因素,在長期以來的發(fā)展中,我們在我們現(xiàn)在這個時代深受形而上學先入為主的荼毒。我們總是憑借著自己的刻板印象去做事。就比如說一聽到女性和開車兩個字心中就會緊張。一說到女性就是柔弱的,一說男性就是粗枝大葉,又或者陽剛的。再比如,那些科學定律他真的是正確的嗎?其實很多事情我們都沒有考慮過他的發(fā)生學機制,沒有懷疑過與探索過他的合理性。甚至有的家伙歪曲黑格爾的《邏輯學》里面的“凡是存在的一定是合乎理性的”這條充斥著可知論與懷疑的深刻道理,把偷換概念變成了“存在即合理”這樣荒謬的論調(diào)。這種荼毒人類智慧的形而上學,是人類思想進步的最大阻礙。
? 從來如此,便對嗎?
? 大家如此,便對嗎?
? 破除這種僵化的思維的最好方式,就是去懷疑。懷疑不等于否定,但是懷疑是一定是必要的。我要對我所感知到的,我所認為的,我所接觸到的所有東西都懸置起來進行懷疑,甚至我要對我懷疑的行為本身進行懷疑。這種絕對的懷疑論一下子就疏通了思想的筋骨,變得活躍起來了。
? 懷疑就是對那些先入為主的觀念的不肯定,懷疑的第1步就是要把你先前通通認為的觀點懸置起來,再去調(diào)查去認清這個事物,從而去總結(jié)出它的發(fā)生學機制。就拿思想上的交鋒來說,當你認為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時候,你首先要懷疑他,同時不要忘了懷疑你自己的觀點是否是正確的,懷著這種心態(tài),你就去探索,去調(diào)查他的一些癥狀,從而最后總結(jié)出它的來由。當你,回溯到這個癥狀的來由之后,你再返回到癥狀來,你所反對的那個人以及你自己同時進行治療。
? 100多年前還是牛頓的絕對時空觀占學術主流的時候,愛因斯坦對于這個牛頓的理論沒有先入為主的認為它是正確的,反而把它懸置起來,對它進行懷疑,于是才有了我們今天聞名中外的相對論。再往幾百年前看,哥白尼沒有對當時教會所說的地心說進行先入為主地認為是正確的判斷,反而是大膽的做出了懷疑,最后確立了日心說破除了地心說的桎梏,也為后來的天文體系做了鋪墊。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絕對懷疑的心態(tài)以及批判吸收的理念,是促進科學發(fā)展的巨大動力。??
? 總之就是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你要贊成什么,你又要反對什么,你都得對其存在的合理性進行懷疑。絕對不能長期操持的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這樣的話,思想不免于僵化,變得極其偏激或者極其保守。
? 現(xiàn)在又回到了我的出發(fā)點上。最近的一些事情我也是看到了,也是聽聞到了的。當我們對于這些事情感到詫異的時候,我們就要想起黑格爾的那句話,凡是存在的都是合乎理性的,都是有來由的,但絕不是合理的。
? 當今的女權(quán)主義者當中產(chǎn)生了嚴重的分化。有一部分人依然是追求男女平等,這是好的。但同時也有很多人先入為主的承認了兩性中一方統(tǒng)治另一方的所謂規(guī)律,開始打起拳頭來了。這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幾千年來父系社會一種形而上學的荼毒。女拳(非女權(quán))主義者們,否定了父系社會以來男性處于上位的機制,但是他們對于男性為何能上位,產(chǎn)生這種父系社會的發(fā)生學機制沒有進行過懷疑,從而就像我上文所說的那樣,不免于偏激,不免于流俗。于是把當今的平權(quán)運動變成了從破除男女之間本來莫須有的虛假矛盾變成了性別上位者的輪流坐莊。這就是缺乏絕對懷疑論這個問題在當今的一大表現(xiàn)。
2
? 一切理論都是建立在一定的預設的基礎上的,而理論就是對于這樣的預設要先前的承認之后,理論才能運行??墒沁z憾的是,理論本身無法證明它的預設是正確的,正如歐幾里德的那幾條公理,國民經(jīng)濟學家的對于私有制的承認。。。。。。他們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共同承認的基礎上,進行自己的推演,然而無論他們的理論多么的華美,多么的有序,還是逃不開預設。然而對于預設,他們的態(tài)度大多是保持緘口不談,或者就是通過一個大家認為訴諸群眾解決之,而無論他們怎么做,歸根到底都是搪塞,他們想把預設這樣在理論當中的一個缺口給補起來。。。。。。
? ?他們逃不出來。因為他們先入為主的承認了,理論是可以完美無缺的。
? ?然而事實不是這樣,理論的發(fā)展正是靠從前人的預設當中找出很大的問題,才會讓理論有質(zhì)的改變。愛因斯坦通過時空觀推翻了牛頓的經(jīng)典力學,黑格爾通過探討是否有那么個形而上的東西,推翻了形而上學。。。。。。那些對于自己理論預測針口不談的理論家們,總是會陷入一種極度樂觀或者極度悲觀的境地。
? 任何有問題的預設,或者說任何預設,都不可避免的有這樣一個命運,那就是在這個預設之上產(chǎn)生了二元對立,這二元對立又統(tǒng)一,雖然互相反對對方,但都是在預設的這么一個場里的二者相互斗爭,但是也無法做到保存自己同時又能使對方消解掉,因為他們看似是相互對立的,實際上是一丘之貉。
? 眼看正題反題都是在同一基礎上不加反思的獨斷論,吵來吵去,和事佬覺得煩,于是庸俗的合題便產(chǎn)生了,和事佬說,正題是對的,反題也是對的。這便是當今很多人刻板印象當中的辯證法,實際上這是庸俗的,因為它對解決問題沒有產(chǎn)生任何實質(zhì)影響。
? 但是和事佬出來喊了這么一嗓子,讓真正能夠產(chǎn)生突破的人找到了真正的方向,那就是否定整個預設,讓理論進入下一階段,因為和事佬的庸俗合題存在,已經(jīng)表明了他們這場辯論的爭吵是宕機的,是沒有意義的,是已經(jīng)玩不下去了的文字游戲。于是突破者提出了合題,他的合題便是對于這整個場域的懷疑和改造,從而讓整個理論進入到更高的一個階段,同時也更接近事物的本質(zhì)。
? 這才是辯證法,是黑格爾的辯證法。
? 這預示著這預設都將生發(fā)出來對立的兩面進行斗爭,最終通過斗爭生發(fā)出來能夠揚棄掉自己的東西,讓自己更接近本質(zhì)。這是物質(zhì)的偉大運動。
? 盧梭和霍布斯討論人性善還是惡?他們一方是正題,一方是反題,然而爭論了好久都沒有個十分明了的結(jié)果,然后托爾斯泰站了出來說凡是人都含有一切人性的胚芽,這是庸俗合題,他承認了人性,但是又做一個和事佬的角色,他的存在表明了人性論是完全站不住腳的,把這整個爭論的面紗揭露給了后人看,于是真正的合題便是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關于人的性格的問題的理論的發(fā)展就是這樣的。
? 其實事物的發(fā)展歸根到底是事物自己生發(fā)出來矛盾,使矛盾揚棄自己,讓自己進入更接近本質(zhì)的階段,而人類不是主人也不是奴仆,人就是天,人就是物運動的一部分。
? 而辯證法的存在預示著辯證法也最終將被揚棄,辯證法的未來就是一種更加高級的運動的底層邏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