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小子逆襲成百億富豪后,買下日本一萬根木頭:這本就是中國的

2022年,是中國臺灣商人秦榮華來到大陸創(chuàng)業(yè)的第30個年頭。幾個月前,他以11.9億美元位列《2022福布斯中國臺灣富豪榜》第40位。
而在此之前,他曾經(jīng)幫人開過車、當過清潔工,干的都是社會最底層的工作。
后來,他借錢只身奔赴大陸創(chuàng)業(yè),在事業(yè)有成后,毫不猶豫地從日本買下了10000根原木,他說這些樹原本就屬于中國。
那么,福布斯富豪和這些樹木之間,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1957年,秦榮華生于臺灣省宜蘭山區(qū)。
當時,太平山、阿里山和八仙山并稱為臺灣省的三大林場,秦榮華的父親就在太平山林場當伐木工,也是家里的主要經(jīng)濟來源。

爬上幾十米高的大樹,電鋸在粗壯的大樹上響起,等待大樹轟然倒塌,這就是伐木工人每天的工作。
在秦榮華的記憶里,父親伐木的地方總是在變,所以自己的家一直跟著在變。
不過,無論搬到哪里,永遠不變的是身邊那郁郁蔥蔥的森林,如同兒時的玩伴一直伴隨他左右。
每到一個新的伐木地點,父親就用木頭蓋一間新的小木屋,供全家人居住。那些不斷更換小木屋的日子,成了秦榮華童年最開心的回憶。
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秦榮華很小就熟悉了每種木材的質(zhì)地和使用,他喜歡木頭散發(fā)出來的獨特香氣,那是一種能讓人安心的氣息。
工作之余,父親很愛跟秦榮華講以前的事,尤其是從甲午中日戰(zhàn)爭到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這段歷史。
甲午戰(zhàn)爭后,日本通過《馬關(guān)條約》將臺灣變成了殖民地。由于頻發(fā)地震,日本需要大量的樹木建造房屋,但日本自然資源匱乏,本國的樹木不足以支撐需求,于是臺灣的樹木一批批被運送到日本,而伐木工人得到的只是很少的工錢。

“他們搶奪的那些木材還是一些原木,就是那些特別碩大的樹,都是我們最寶貴的東西?!?/strong>
每當說起這些,父親的雙手就緊緊地攥在一起。秦榮華能夠理解父親的心情,他看過那些成片的光禿禿的林地,它們雖然發(fā)不出風吹樹葉的沙沙聲,卻又仿佛在不停地吶喊。

“等我長大掙錢了,我要把這些木頭從日本買回來!”秦榮華對父親說。
父親摸了摸他的腦袋,眼睛紅紅的。

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承諾,秦榮華離開了大山,來到了繁華的城市。
因為讀書少,秦榮華只能白天去福利機構(gòu)打掃衛(wèi)生,晚上跑去開計程車,一直開到清晨五點,一干就是三年多。
可這樣的工作別說掙大錢了,連維持溫飽都有些困難。
輾轉(zhuǎn)幾番,秦榮華進入一家汽車零部件企業(yè)上班,而這段工作經(jīng)歷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在這里,秦榮華摸清了汽車零部件行業(yè)中的門道,不僅學習到本土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和經(jīng)濟趨勢,還接觸到了國際先進的思想和理念。經(jīng)過幾年的歷練,從一個普通職員成長為公司主管。
不僅如此,他還在這期間認識了如今的妻子,而岳父也正好是做汽車配件的,于是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干出一番事業(yè)。
1992年,秦榮華問身邊的朋友借了錢,在岳父和妻子的幫助下,從臺灣省只身一人來到寧波,開始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

購置了幾臺設備后,秦榮華招了20來個年輕人在寧波租了一個廠房,創(chuàng)立了敏實集團的前身——寧波敏孚機械有限公司。
“一開始真的很苦,我跟員工們都住在破舊的出租屋里,寧波的冬天很冷,我們不舍得買空調(diào),就去隔壁單位跟值班的保安聊天,順便暖和一下。”
誰也想不到,這樣的工廠里未來會誕生一個億萬富翁。

在秦榮華看來,雖然自己的工廠只是做汽車零部件的,但再小的零件也會對整輛車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所以一定要將零件用心做好。
由于前期積累了人脈,并且有著良好的管理經(jīng)驗,這讓秦榮華在公司的每一次決策,幾乎從未出過錯,僅僅用了兩年,寧波工廠就將訂單拿到手軟。
如今,敏實集團的分公司已經(jīng)超過40家,產(chǎn)品覆蓋29個國家和地區(qū),成為全球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2010年,秦榮華出現(xiàn)在福布斯臺灣富豪榜中,巔峰時期更是達到百億身家。
沒有人明白,成功后的秦榮華,為何要投資一個與自家企業(yè)毫不相關(guān)的領域——木材加工。
不過,外界的聲音絲毫沒有影響到秦榮華,他開始著手在浙江嘉興建立木頭工廠。

由于敏實集團與日本企業(yè)常有來往,秦榮華經(jīng)常飛往日本。每次處理好工作的事情,他都會特地留出時間去考察日本當?shù)氐脑臼袌觥?/p>
相比日本嚴格的樹木砍伐制度,國內(nèi)因?qū)δ静牡南牧烤薮螅瑸E砍濫伐現(xiàn)象很是嚴重。
于是,在嘉興木頭工廠完工之際,秦榮華分批從日本進口原木,一共購買了10000根,而且都是生長期超過100年、父親當年提起就痛心的那種珍貴木頭。
看著工廠里排放得整整齊齊的木頭,秦榮華感覺自己好像置身于當年的小木屋中。他回想起兒時坐在小木屋前,在滿眼的綠意當中聆聽風聲和雨聲,空氣中都是木頭的香氣。

“我一有時間就出去找木頭,不僅去日本,還去其他國家,我們中國失去了數(shù)不盡的木頭,我買回來的這些根本不算什么?!?/p>
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木頭,發(fā)揮它們最大的價值,秦榮華并沒有將其大量出售,而是花重金聘請了一批木雕專家。
秦榮華希望在盡量保持木頭原始風貌的基礎上,進行設計與加工,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原木的藝術(shù)價值。

“木制品不像金屬材質(zhì)那樣冰冷,它們有煙火氣,有家的味道,溫暖而友好?!?/p>
2016年,秦榮華出資5億元,在嘉興建造3500畝生態(tài)文化旅游項目,種下了3萬多棵銀杏樹。他說,想看著那些小銀杏樹成長為茂密的樹林。

除此之外,因為小時候經(jīng)歷過沒錢上學的苦,他牽頭成立的浙江興華愛心基金會,幾十年如一日資助偏遠地區(qū)貧困學子,幫助一批又一批的學生走出大山。
從山溝里的窮小子搖身變成福布斯富豪,秦榮華的人生仿佛電影主人公一般傳奇。
有人說,秦榮華只是一個成功的商人,本性依舊是逐利。
可不管出發(fā)點是什么,秦榮華的確從日本進口大量珍貴原木,為填補我國原木資源出了一份力,同時也幫助了無數(shù)的貧困學子,對全社會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
愛國從來都不是嘴上說說,腳踏實地的行為更值得人敬佩。秦榮華在事業(yè)的最高峰不忘初心,毅然完成自己兒時的承諾,他展現(xiàn)給世人的,不僅是創(chuàng)業(yè)者的拼搏與成功,還有對祖國和民族的情懷。文/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