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諾夫斯基推進系統(tǒng)設定變遷吐槽

? Presented by GUNDAM T.C.R.I.

譯者/編者:CraftV
校對&協(xié)力:高野(微博@蒼崎榛子)、南部(微博@astastya)、Z3(B站@MSZ-006-3)、Archer(新浪微博@Asuka香No1)
感謝提供EB資源的文姐(新浪微博@-射命丸文-)和提供旭屋F91本和MS SAGA資源的高野(新浪微博@蒼崎榛子),感謝對本文提供幫助的GUNDAM T.C.R.I的各位。
只要總有設定Maker去刷新時間,那么尬尷的就是前輩設定Maker了,不要停下來!

一、前言
閱讀本文前,需要讀者對米諾夫斯基推進技術(shù)(Minovsky Drive,MD)有一定認識,以取得最佳閱讀體驗。相關(guān)鏈接:



二、正文 ?
?若是問Minovsky Drive(米諾夫斯基推進技術(shù),以下簡稱為MD)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話,不知道各位都有些什么答案呢?可能有人會說是《V高達》,可能會有人說是《海盜高達》,不過在眾萬惡的設定Maker面前,我想我們還是太年輕了或者也可說還不夠年輕(喂,你怎么發(fā)言自相矛盾啊)(笑)。讓我們坐一趟“時光機”,走進MD刷新記錄的世界吧。
????1.首先,我們所熟知的那些MD其實是來自動畫《V高達》,讓我們先回到1993-1994年,那會在1993年末《V高達》播放到后半段時出場了V2高達,而V2高達裝備了MDU(Minovsky Drive Unit,米諾夫斯基推進單元),從此MD為大家所熟知(值得一說的是,倒是我們所熟悉的V高達的Minovsky Flight(米諾夫斯基飛行技術(shù),MF)設定大概率是動畫完結(jié)后才被加入的,搞不好比MD設定進入《V高達》要晚)。隨后,在1994年中上旬出版的《Dengeki?Entertainment?Bible -?Zanscare?War》(簡稱EB V本)也認為MD是U.C.0152年11月開始開發(fā)的(由神圣軍事同盟相關(guān)組織進行),見下圖。

????2.正所謂“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新設定Maker怎么可能不把老設定Maker拍死在沙灘上呢(笑)?在1994年12月開始連載的《海盜高達》里就出現(xiàn)了大家喜聞樂見的搭載了MDU的先鋒母艦,后續(xù)還有F99等。而關(guān)于先鋒母艦的MDU的部分設定可參考(臺版)海盜高達無印Vol.02里的設定頁(下圖所示),而且其實可能先鋒母艦的MDU在U.C.0128年就已完成了。

????3.你們以為這樣就完了?新設定Maker總不會讓人失望的。時間來到1998年3月,旭屋出版社的《Mobile Suit GUNDAM F91 The Movies》認為F91搭載了MDU進行試驗(見下圖,劃紅線重點),沒錯,最遲UC0123年的F91就有MD了。但值得注意的是,該說法至今為止僅僅只有旭屋一家所言,無它家設定采納、跟進,而且和現(xiàn)存成體系的MDU設定也難以兼容。

????順帶一說,不要懷疑旭屋是不是錯把MC(Minovsky Craft,米諾夫斯基飄浮裝置)打成MD了,筆者已向當中編輯之一的日下部先生詢問確認過了,沒有打錯,人家就是認為F91有MD。
????4.完了?想多了,還有呢,新設定Maker是不會停下來的!事情還要說回到2021年的5月,萬代拼裝部公布的F90W高達,簡簡單單一個MDU測試裝備的介紹就改變了米學推進科技發(fā)展路徑的一大步(見下圖,為官網(wǎng)正式機設介紹圖),直接讓SNRI在U.C.11X年就有了測試型的MD技術(shù)。雖然舊設定就有提過搭載MS用的MDU的F99和F90W在技術(shù)上有先后關(guān)系,但筆者實在沒想到設定是如此直球。

????劃紅線部分表明:“本裝備作為專用背包上搭載了推進機構(gòu)“試作米諾夫斯基推進系統(tǒng)”的運用驗證機”。
????而且萬代拼裝部關(guān)于F90W設定的更新,還一度讓筆者感到迷惑,當時模型宣傳介紹上有這么一句話:

????注意劃線部分,是的,模型宣傳介紹竟然提及F90W搭載的是有MC的光束翼,而非MD,難道日升方面想要讓MD和MC在原理上扯上關(guān)系?抑或只是編輯錯誤?在當時F90W的資料不多的情況下,筆者無法證實自己的猜想。(實際上第一時間的想法是:這在搞毛???你一個用I力場懸浮的老科技怎么搞得和百年后的米諾夫斯基力場推進有關(guān)系了啊!說到底MD用的這個米諾夫斯基力場根本原理和來歷都是未知,你就扯MC和MD技術(shù)上有關(guān)系,你拼裝部這樣亂搞大新聞是要負責任的懂不懂啊?。?/span>
????等到F90W在官網(wǎng)有正式的機設介紹時(就是上面的官網(wǎng)正式機設介紹圖),筆者再查閱則發(fā)現(xiàn)機設頁面已連半個字都不提及F90W有MC相關(guān)的內(nèi)容了。于是當時的情況就變成模型宣傳和機設介紹各執(zhí)一詞,各說各的根本挨不著的尷尬處境,這也讓對MC和MD關(guān)系到底有沒有變化感到好奇的筆者十分無語。
????不知道是日升還是萬代方面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在新的模型宣傳的文本中已經(jīng)做出了修正。

????注意紅線部分,和2021年5月剛公布時的宣傳文案相比,新版文案特意將提到MC的部分內(nèi)容刪去,更改為MD,更加合理也更符合F90W的MD技術(shù)驗證機定位,和舊有的設定內(nèi)容也不再有所沖突,大概可以據(jù)此認為這是模型宣傳文案出錯導致的烏龍事件,所幸官方及時發(fā)現(xiàn)錯誤,內(nèi)部統(tǒng)一后進行了更正。
????5.F90W模型化的這次雖然是一場宣傳鬧的烏龍,但是提到MD和MC之間的關(guān)系,讓筆者想到一個舊設定,在1994年2月10號出版的《MS SAGA 04》中,提到MD原理時,有如下描述:

????翻譯如下:Overhang加農(nóng)是作為VSBR同等級的武裝開發(fā)的,粒子速度的控制技術(shù)在這個時代成為了某種程度的標準。同時作為勝利型(V高達)搭載的米諾夫斯基飛行單元賦予的機能,強化了機動性。這個開發(fā)途中,VSBR的可變速粒子調(diào)整技術(shù)和米諾夫斯基飛行的力場形成技術(shù)相融合,完成了米諾夫斯基推進系統(tǒng)的基本原理。
????無獨有偶的是,后來于2018年4月1號SB社出版的《Master Archive Mobile Suit Victory Gundam》(簡稱MA V本)中也提到了這一說法,不過MA系列部分本屬于非公式設定,而且該系列經(jīng)常原創(chuàng)新說法且和既有設定體系沖突,同時此系列是作為以劇中人物視角編寫的書,其內(nèi)容也常常有所紕漏,所以參考價值有限,在此不再展開敘述。雖然在這個老設定中提到了MD原理是由VSBR和MF相結(jié)合產(chǎn)生,但是可能因為這個設定過于驚世駭俗,和后世成系統(tǒng)普遍被采用的MD設定難以兼容,歷年來沒有被其他出版社的設定書所認可,畢竟作為一個二十多年前設定變革期的老設定,現(xiàn)有的設定內(nèi)容和其有所出入,不再提及其中的說法也屬正常。
三、后記
????本吐槽文最早是筆者發(fā)現(xiàn)F90W的宣傳反復橫跳開始構(gòu)思,針對自上世紀開始就一直比較混亂的MDU設定而寫,恰好高野和筆者吐槽過旭屋的F91搭載MDU設定,而且拜托南部在推特詢問編輯得到了這并非筆誤的回答。
????設定的變更在高達系列中屢見不鮮,一般來說會遵循新設定覆蓋舊設定的原則。從《閃光的哈撒韋》劇場版動畫制作開始,日升方面就開始對米諾夫斯基飛行技術(shù)(Minovsky Flight,MF)和米諾夫斯基推進技術(shù)(Minovsky Drive,MD)相關(guān)的設定作出新的變遷,也重新開始整理原本稍顯混亂的米學推進科技發(fā)展路程,在這個設定變遷的陣痛期中難免會有沖突謬誤等讓人吐槽不能的設定出現(xiàn)。目前看來,隨著UC NEXT100計劃的不斷推進,新的動畫作品勢必會提到MC、MF、MD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其中的設定也會不斷更新到更新的版本;同時,也希望在這個變遷過程中產(chǎn)生的設定沖突能統(tǒng)一形成一個合理自洽的體系。
????應阿茶要求加一句吐槽:MA系列就是擦屁股都嫌硬的廁紙!
四、參考文獻
[1]《Dengeki?Entertainment?Bible -?Zanscare?War》
[2]《Mobile Suit GUNDAM F91 The Movies》
[3]《海盜高達》Vol.2
[4]《MS SAGA 04》
[5] https://bandai-hobby.net/site/f90project/mechanical/
五.致謝
??? 在此十分感謝分享掃圖資源的文姐(新浪微博@-射命丸文-),感謝GUNDAM T.C.R.I.的各位,感謝在本文寫作過程中提供幫助的南部(微博@astastya),Z3(B站@MSZ-006-3),高野(微博@蒼崎榛子),Archer(新浪微博@Asuka香No1)以及其他朋友。感謝大家看到這里,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