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ACG中科學、探索與倫理的關(guān)系》
首先說明這不是一篇邏輯緊密的議論文,也沒有涉及到專業(yè)的倫理學與哲學知識。只是作者單方面敘述一些思想觀點,希望能拋磚引玉,給大家?guī)硪恍┳约旱乃伎肌?自科學技術(shù)誕生的那一刻起,它與倫理的沖突便如影隨形,學過中學歷史的大家肯定都熟悉下面這些事件——16世紀捍衛(wèi)新學說的自然科學家布魯諾被代表舊倫理舊秩序的天主教會殘忍的燒死,人們指責陳規(guī)陋矩阻礙了科學的發(fā)展;20世紀科學革命帶來的成果在軍事上的應用使凡爾登戰(zhàn)場變成了人間煉獄,絞肉機;人們一邊痛斥冰冷的技術(shù)帶來的殘忍殺戮,卻又享受著戰(zhàn)爭后理性帶來的醫(yī)學,交通的發(fā)展與便利,女權(quán)主義也因為世界大戰(zhàn)逝去了太多的男性而散發(fā)光輝,女性開始活躍在各個過去只有男性能勝任的崗位上,漸漸在社會上有了話語權(quán)。20世紀后期,人們又開始譴責諸如腦白質(zhì)切除術(shù)這樣的外科手術(shù)給病人帶來災難性的影響,然后在21世紀又開始心安理得享受當年非人道實驗帶來神經(jīng)科學技術(shù)上的先進成果。作者認為人類并沒有那么愚蠢,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相反是太聰明了,才知道災難背后往往伴隨著巨大的收益,所以屢教不改。但這種小聰明是否能長久下去則是個十分深奧的問題,這個問題就留給讀者下去自己查閱資料,慢慢思考。 說回正題,這里要敘述的是ACG中所表現(xiàn)出的科學探索與倫理道德的關(guān)系,所以選擇游戲《明日方舟》孤星的和動漫《來自深淵》劇情人物進行橫向?qū)Ρ?。因為文章面向的是各位老二次元,這里就不再多敘述繁瑣的劇情了,直接進入人物分析。 克里斯滕作為孤星里核心塑造的人物,我們能看見她身上偉大品質(zhì),沉著冷靜,獨立強大,最吸引人的就是她那對天空與真理近乎偏執(zhí)的追求,這種品質(zhì)對熟悉科幻作品的人一定不陌生,正如《朝聞道》里義無反顧用生命走向真理祭壇的科學家一樣??死锼闺鹑籼熘邢?,戰(zhàn)爭、人命、和平、爭斗、道德這些地上的事都與天上的事無關(guān),她是泰拉世界上最自我最自私的人,不過自我一定是要付出代價的,這份代價就是極致的孤獨。她并不是沒有感情,她最大的勇氣也不是犧牲生命,而是能夠放下一切獨自前行,一個人承擔一切,她是自己的英雄。 與之相對的則是赫默這個角色,她不像克里斯滕那么飄渺,她更像是活在人間的天使,用理性和感性將科學與倫理的天平舉起,如果克里斯滕是“朝而聞道,夕死可矣”,那么赫默則緊隨其后,畢竟“密涅瓦的貓頭鷹黃昏時才起飛”。作者個人觀點認為孤星里最出彩的形象是赫默而不是克里斯滕,因為克里斯騰的形象與人格特質(zhì)與其它作品里的人物有很多高度重合之處,反而赫默這樣的人物塑造更為少見,她的目光不僅僅在天上,同時也在地上,成立科學倫理協(xié)會培養(yǎng)更多符合倫理規(guī)范的優(yōu)秀科學家,為科學發(fā)展踩一腳剎車,保駕護航。這是種平衡理性與溫情的智慧,赫默其實比克里斯滕要更加勇敢熱情,因為她同時承擔了地上與天上,自己與別人的事情,知道科學的長遠發(fā)展離不開人。 科幻電影《星際穿越》里有一段就描寫了庫珀最開始其實并不愿意進入太空,他是為了自己的親人和世人才承擔起任務,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夢想,從頭到尾他都是為了別人。經(jīng)典臺詞“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原詩是詩人對逝去的父親表達思念與愛,在電影里一語雙關(guān),庫伯懷著拯救親人和世界的巨大勇氣進入太空,哪怕燃燒自己也在所不惜,歷經(jīng)艱辛從天上又回到了地上,與女兒親人重聚??死锼跪v則更像是知曉了自己命運的智者,平靜的迎來了自己的結(jié)局,一句“晚安,泰拉?!敝蟊銣睾偷牟饺肓四莻€良夜。而未來的赫默和更多的科學家一定會再次挑戰(zhàn)那片星空,此時他們的道德已經(jīng)與星空一樣璀璨,充滿理想與熱情的步入良夜而不是孤獨地死去。 接下來談談《來自深淵》這部動漫里的角色,我把萊薩與克里斯滕進行橫向?qū)Ρ?,同樣的金發(fā),同樣的獨立強大,同樣的對未知事物充滿了偏執(zhí)的好奇心探索欲。包括萊薩在內(nèi)的這些白笛探窟家都是為了冒險不擇手段,其中就屬深淵科學家黎明卿最讓人印象深刻。人體彈藥包,生駭電梯,這些實驗明顯違反了倫理道德犧牲了很多無辜的人,但也切切實實的為人類探窟帶來了巨大的進步。與之對立的則是奧森這個人物,我把她和赫默進行橫向?qū)Ρ?,很多觀眾可能會好奇,為什么目前只有奧森沒有進行絕界行,別的白笛都在爭先恐后不擇手段的下潛,奧森她真的不會對奈落之底好奇嗎?我們來看看奧森目前的工作,在前線基地進行監(jiān)視觀察,了解《來自深淵》世界觀的讀者知道。前線基地的任務實際上更多的是為了保護很多沒有能力的孤兒探窟家私自下潛,同時防止下層來襲的危險,可以說是起到對深淵的守護作用。從最新話我們也可以得知奧森的實力遠比想象中強大,當時和雷古交手根本就沒用一點力氣,事后還耐心教導雷古莉可生存技巧。不愧為最溫柔的白笛,知道承擔自己的責任培養(yǎng)新人,而不是和別的白笛一樣“無可救藥”。為了自己的好奇心拋棄一切。 主角莉可也是可以為探索不擇手段之人,她為了繼續(xù)冒險可以毫不猶豫地舍棄自己的一條手臂。但如果到了必須犧牲同伴的生命才能讓她繼續(xù)探索的時候她又該如何抉擇呢?這個問題也是問大家的,現(xiàn)實里很多的沖突其實都不是善與惡的沖突,探索和同伴都是好事,但你當不得不去抉擇和面對,你又會如何面對這些沖突?科學探索又為什么必須為了人類本身而放慢腳步,嚴格遵守倫理限制呢? 讓我們回到現(xiàn)實,作者認為探索和現(xiàn)有倫理不得不會沖突。給大家舉個例子,有位著名的精神分家卡倫霍尼提出了很多真切的理論,但有學者研究卡倫霍尼的自傳,會發(fā)現(xiàn)霍尼本人嚴重違反過心理咨詢倫理,和學生病人發(fā)生過關(guān)系,并且生活私生活非常不檢點。但這些理論的提出實際上也離不開霍尼對自身心理和行為的洞察,很大程度上都是對自己的描述,如果沒有這些超越邊界與道德的真實行為可能就不會得出這些詳實的結(jié)論。有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做選擇和犧牲,從心所欲不逾矩很困難。 當然作者認為科學與倫理的關(guān)系一定是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科學作為探索的本質(zhì)一定是會突破現(xiàn)有邊界的,那么我們?nèi)祟惥鸵l(fā)揮主觀能動性,用自己的智慧讓倫理比科學先行一步,給科學更多的發(fā)展空間,同時讓科學給舊秩序帶來新生命,我們可能永遠都達不到最好,但是會不斷趨近于完美。我們?nèi)祟惤裉煸谶@方面又是如何做的,有哪些具體的行為?做到什么程度了?這樣做帶來了哪些好處呢?同樣的,這些問題留給大家,可以下去學習專業(yè)課程或閱讀書籍資料,自己給自己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