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新讀》(一)
《孟子新讀》(一)·邢文操
小人之肚度君子之腹
孟子不遠千里去求見梁惠王,梁惠王說,老頭,你不遠千里來我這里,是想行到點什么好處呢?還是想給我點什么好處呢?
在梁惠王心里看來,這個老頭子絕對是想從我這里取點什么好處的。不然干嘛一大把年紀了千里百遠的跑到我這里來賣弄??!一看就不是什么好東西,我倒是想看看你這個老東西該如何狡辯!
在孟子看來,真是以小人之肚度君子之腹,以我之才,當今天下,我哪里不能得到好處非要向你這個小肚雞腸之人這里取得呢?我看到你目前所處的狀態(tài)是德不配位啊,我是為你所管轄的民眾擔憂?。?/p>
孟子對梁惠王說,王上?。「陕锢习牙鎾煸谧焐夏?!我是懷揣仁義之心而來的?。】晌覅s聽到王說,仁義對我這個國家有用嗎?算了吧!大夫也說,仁義對我們的百姓有用嗎?算了吧!士人庶民也說,仁義對我們這些弱弱小民有用嗎?算了吧!不得不令我心寒啊!
即然來了,也不怕王上笑話了,我向來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一個國家的人們,如果上上下下都圍繞著利益而行事把仁義放到一邊,換來的只會是相互殘殺,生靈涂炭,血流成河的結(jié)果。
反之,如果人人都把仁義放在心上,做到不符合仁義的利益就不去爭奪,不符合仁義的言論就不去發(fā)表,也就會上行下效,人人和睦,也不會發(fā)生相互斗狠與攻殺的事情發(fā)生了,到那時萬民稱頌王上的千秋功業(yè)也就可以建成了。可見仁義的作用遠比利益重要??!也不枉我這里同你講的口干舌燥了啊!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前文講到孟子求見梁惠王向他推行用仁義治國造福萬民的方法,但是梁惠王是個賤骨頭,也就是那種狗屎扶不上墻的貨色,但孟子心里憂念著百姓,還是不肯放棄他,希望他能夠推行仁義造福百姓,于是不得不忍著怨氣又去拜見他。
梁惠王站在沼澤旁邊的土壩上,望著那遠飛的鴻雁與遠跑的肥鹿,對孟子炫耀說,老頭,你看那大雁,我讓它活,它就活,你看那肥鹿,我想讓它死它就死,每天吃著天上的飛禽與鮮美的鹿肉,多么快樂啊!你不是世人稱譽的賢人嗎?這些快樂你能體會得到嗎?
孟子回答說,王上說笑了,賢人只不過是世人的繆贊罷了,但我感覺的快樂是與世人同享才體會到真正的快樂啊!我雖每天不能同王上一般品珍償肴,但我可以與百姓打成一片,同甘共苦,所以我每天活的也是很快樂的,因為我很早就領(lǐng)悟到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真諦。如果我同王上一般每天只顧自己這么的享受,我也不會感到任何快樂的。
詩經(jīng)上曾說過:經(jīng)始靈臺,經(jīng)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jīng)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鶴鶴。王在靈沼,于牣魚躍。
說的就是先賢文王建立靈臺之時,經(jīng)過周密的計劃,取得萬民的擁待,不幾日就建成了,文王管轄下的地方,老百姓們都可以自由的出入,所有的飛禽走獸,魚鱉蝦蟹,老百姓們都可以自由的享用,在文王英明的治理下,真可謂是普天同慶,達到了萬民皆康的境界?。∥耐醯娜柿x,也為后世積蔭得到了享用八百年的大好河山??!反觀夏桀,不行仁義,只顧自己享受,荒淫無度,老百姓們晝夜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他完全不管不問,害得老百姓們?nèi)巳嗽{咒他講,你這個該死的老天爺?。∧阏€不死?。∧銢]長眼看見老百姓們都快被逼死完了嗎?最后成湯以所轄七十里之地而伐桀之時,天下紛紛響應,很快就攻下了夏都,憤怒的百姓們把他用火燒成了烤豬,夏朝相傳四百年的江山也斷送在他手上,可見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好處有多么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