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新讀》(二)
《孟子新讀》·邢文操
(二)獨(dú)樂樂不如眾樂樂
前文講到孟子求見梁惠王向他推行用仁義治國造福萬民的方法,但是梁惠王是個(gè)賤骨頭,也就是那種狗屎扶不上墻的貨色,但孟子心里憂念著百姓,還是不肯放棄他,希望他能夠推行仁義造福百姓,于是不得不忍著怨氣又去拜見他。
梁惠王站在沼澤旁邊的土壩上,望著那遠(yuǎn)飛的鴻雁與遠(yuǎn)跑的肥鹿,對孟子炫耀說,老頭,你看那大雁,我讓它活,它就活,你看那肥鹿,我想讓它死它就死,每天吃著天上的飛禽與鮮美的鹿肉,多么快樂啊!你不是世人稱譽(yù)的賢人嗎?這些快樂你能體會(huì)得到嗎?
孟子回答說,王上說笑了,賢人只不過是世人的繆贊罷了,但我感覺的快樂是與世人同享才體會(huì)到真正的快樂啊!我雖每天不能同王上一般品珍償肴,但我可以與百姓打成一片,同甘共苦,所以我每天活的也是很快樂的,因?yàn)槲液茉缇皖I(lǐng)悟到了獨(dú)樂樂不如眾樂樂的真諦。如果我同王上一般每天只顧自己這么的享受,我也不會(huì)感到任何快樂的。
詩經(jīng)上曾說過:經(jīng)始靈臺(tái),經(jīng)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jīng)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鶴鶴。王在靈沼,于牣魚躍。
說的就是先賢文王建立靈臺(tái)之時(shí),經(jīng)過周密的計(jì)劃,取得萬民的擁待,不幾日就建成了,文王管轄下的地方,老百姓們都可以自由的出入,所有的飛禽走獸,魚鱉蝦蟹,老百姓們都可以自由的享用,在文王英明的治理下,真可謂是普天同慶,達(dá)到了萬民皆康的境界??!文王的仁義,也為后世積蔭得到了享用八百年的大好河山啊!
反觀夏桀,不行仁義,只顧自己享受,荒淫無度,老百姓們晝夜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他完全不管不問,害得老百姓們?nèi)巳嗽{咒他講,你這個(gè)該死的老天爺??!你咋還不死啊!你沒長眼看見老百姓們都快被逼死完了嗎?最后成湯以所轄七十里之地而伐桀之時(shí),天下紛紛響應(yīng),很快就攻下了夏都,憤怒的百姓們把他用火燒成了烤豬,夏朝相傳四百年的江山也斷送在他手上。
可見獨(dú)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好處有多么偉大??!
92閱讀
舉報(bào)/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