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學著長大,才能在空中自由飛翔

在專欄開頭我先拋一個問題:
“不想長大的人有很多嗎?”
有人被問到這個問題,就會這樣回復:
“當然了,你不長大還能一直當小孩?”
此類回復雖然很是政治正確,
但很難影響到那些不想長大的年輕人。
我的回答是,的確很多,還為數(shù)不少呢。
內(nèi)心像小孩子一樣,是既脆弱又敏感。
想被關(guān)懷、想被溫柔,想要依賴的感覺。
就想始終躲在父母家人朋友的羽翼下。
姐姐撰寫本期專欄,
首先明確不是來教訓你們的,
而是讓你明白成長的利害性。
下面就說一下個人看法——

首先,
你們應該都有這樣的感覺:
童年時代是最無憂無慮的,
除了學習無責任無壓力,
每天都盼望著快快長大~
對此姐姐要說的是:
不想成長的年輕人,
想一直體驗到來自別人關(guān)懷與溫柔。
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都能理解的。
姐姐當然也動過類似的想法和念頭,
但姐姐逐漸明白,
責任感是人不可缺失的東西。
你的父母,也終歸有老的那一天,
出現(xiàn)身體機能下降了走不動路了,
就想依靠孩子來養(yǎng)養(yǎng)老,享清福。
看著孩子長大,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
烏鴉尚且都會反哺,回報養(yǎng)育之恩~

你的父母看起來是不是很有威嚴,很有氣勢?
這是為什么呢?
雖然姐姐沒有親自做過父母,
但多次幫別人帶孩子的經(jīng)歷。
讓姐姐的心里逐漸明白了:
小孩子沒有管相是不行的,
一味展現(xiàn)自己的和藹可親,
根本不會把你的話放在心里,
繼續(xù)我行我素的,這怎么辦?
有時只有擺出一副家長的面具,
才能讓小孩子乖乖的遵守規(guī)矩。
真正很厲害的父母永遠是少數(shù),
各位的父母大多是很平凡,很普通的。
可能有著各種各樣的缺點,
比如脾氣大、控制欲強、喜歡罵人。
不過有缺點的父母才更加真實,
但是你要把父母當作反面教材,
努力改掉從父母身上遺傳的缺點。
正所謂人是可以有多面性的,
外剛內(nèi)柔,外柔內(nèi)剛就是很好的例證。
你的父母也是一樣,概莫能外。
父母也有著一顆小孩的內(nèi)心,
在承擔重任后被迫戴上面具,
只是作為孩子的你沒有發(fā)覺~

為什么父母老了愈發(fā)變幼稚呢?
除了生理機能衰老的因素,
還有著神奇奧妙的心理因素。
在父母眼中的孩子一下子長大了,
父母才開始逐步卸下嚴肅正經(jīng)的面具。
才重新做回內(nèi)心真實的自己,
一個敏感脆弱的需要疼愛的小朋友。
人都是希望被愛的,被關(guān)懷的。
你的父母,對此也不例外。
但是有父母關(guān)懷的你,
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你在享受關(guān)懷的同時,
是父母為你撐起了這片天。
不存在可以同時享受的情況。

如今很多年輕人
因為深受父母關(guān)懷,
突出問題是只想享受權(quán)利,
不想承擔任何責任和義務。
網(wǎng)絡用語“巨嬰”能流行起來,
這就說明了很多很多很多~
突然這么多的年輕人都不想長大,
依然喜歡躲在父母的溫暖羽翼下,
讓父母們是叫苦不迭又無可奈何~

成長代表著什么?
姐姐認為代表著獨立自主,
逐步減少父母的照料關(guān)心。
逐步變得什么事都會做,
變得和父母一樣的厲害。
你的父母也這么過來的~
在此要特別說一下宮崎駿的《千與千尋》:
女主荻野千尋,年紀才10歲,
她不慎隨著父母誤入另一個世界后,
有幸遇見了十分熱心腸的白龍~
她在油屋里歷經(jīng)重重考驗與磨難,
最終內(nèi)心脫胎換骨,實現(xiàn)了自身的價值。
思想變得成熟起來,得到了真正的成長~
真正的獨立自主,
不是庸俗的穿名牌、住別墅、出國游,
而是健康的身體,良好的習慣和心態(tài);
做你能做到的事,勇敢追求你的理想;
經(jīng)濟上能基本自主,還能有一筆存款~

希望被姐姐說中的年輕人,
能夠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問題。
你總待在自己的殼里不肯長大,
為此受苦的,就是你的父母親。
因為在這個世上,
父母因為愛你,已承受了一切。
再也沒有比父母更愛你的人了~
不想長大的年輕人,終要學著去長大。
成長中沒有眼淚,不能稱為真正的成長。
曾經(jīng)笨手笨腳的大雄都長大成人了,
此時的你還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
年輕人不要畏懼成長,害怕成長。
因為在殼里就難以看見外面的多彩風景。
即便長大了,也不要丟掉初心,丟掉美好~
好了,本期專欄到此結(jié)束了。
原創(chuàng)不易,侵權(quán)必究!
轉(zhuǎn)載須經(jīng)過授權(quán),
并請明確標明,
作品名稱與作者名稱。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