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羊了個羊》的羊皮,還是一個大西瓜

作者 / 咩咩咩
編輯 / 阿? ?筆
運營 / 小餅干
小游戲《羊了個羊》在朋友圈殺瘋了,上線不過幾天,微博熱搜、抖音熱榜、朋友圈,哪里都有他的身影。
隨即,抄襲爭議、盈利傳聞以及網(wǎng)友們層出不窮的段子,各種熱度帶來的話題隨之而來,但無論外面的世界如何風云變幻,僅僅由于一個分享鏈接——“這款游戲太難了只有0.1%的人能過”,就跟第二關死磕了幾百上千把的大有人在。
這種熱度似曾相識。無論是微信小程序初登舞臺時閃亮登場的《跳一跳》,還是不知從哪里滲透朋友圈的《合成大西瓜》,都曾有過這樣的高光時刻,那么《羊了個羊》的特別之處是?

披著休閑游戲的羊皮
單看游戲,《羊了個羊》的規(guī)則設計看上去十分休閑,玩家通過點擊游戲內的物品,并轉移至游戲界面下方的槽內,出現(xiàn)連續(xù)三個相同的物品即可以消除,槽位全滿無法消除時顯示通關失敗,與經典休閑游戲消消樂十分機制相似。
“羊群”的說法,是《羊了個羊》設置的社交屬性種的一環(huán),按照地域分成不同的羊群,只有通關成功才能成為羊群中的羊,本質上也就是省級或地級市的榜單,進行全國排位。

到這里規(guī)則都十分簡單,不走尋常路的是,《羊了個羊》從一開始就不打算玩休閑那一套。
大部分休閑游戲的難度講究一個循序漸進。
譬如,大家熟悉的《天天愛消除》或是《開心消消樂》,前幾百關都是先讓人一口氣玩?zhèn)€痛快,再逐漸加大難度直到至某一關遇到一點困難。但難度關卡多過幾次,總能成功通關。
《羊了個羊》則第一關是正常的教學關卡,第二關難度陡增,全網(wǎng)僅有寥寥幾人,成功通關了第二關。有網(wǎng)友戲稱“第一關還在上幼兒園,第二關直接變成跨專業(yè)考研。”
也因此,朋友之間的一句“過了沒”,促成了《羊了個羊》的朋友圈爆紅。創(chuàng)始人張佳旭稱,整個小游戲的研發(fā)團隊只有3個人,總共開發(fā)了3個月,進行版本更迭。游戲前期沒有在社交平臺進行宣發(fā),走紅全是玩家口口相傳的結果。
已經2022年了,上一次,在朋友圈掀起《羊了個羊》這種熱潮的小程序游戲還可以追溯到《合成大西瓜》。而根據(jù)企查查,《羊了個羊》背后的簡游科技,也曾制作過一款類似的小游戲《解救大西瓜》,點開這款游戲,還能看到為《羊了個羊》設置的引流入口,但出圈的游戲卻是《羊了個羊》。

復盤全程,《羊了個羊》的出圈,實際上是有跡可循的。
精準打擊到種子用戶是《羊了個羊》能夠擴圈的契機。小犀財經報道稱,據(jù)觀察,《羊了個羊》最早在玩家間形成效應是在9月8日,在電競俱樂部EDG的微博超話里,有玩家發(fā)帖稱“有任何一個人不玩羊了個羊我都會傷心的”。隨后,由與游戲受眾重疊程度極高的電競圈出發(fā),開始進一步逐漸發(fā)酵。
隨著微信、豆瓣等社區(qū)之間的不斷加碼,最終,《羊了個羊》登上微博熱搜榜首。
能通過社交裂變成功,究其根本得益于《羊了個羊》的難度機制,利用了玩家們的挑戰(zhàn)心理,而設置了較難的關卡,同時給予了極易獲得的游戲道具。作為一款小程序,《羊了個羊》并未設置付費環(huán)節(jié),在玩家們通關失敗時,可以通過觀看30秒的廣告復活一次,同時在游戲界面最下方的三個道具,均可以通過觀看視頻或是轉發(fā)小程序鏈接來獲得。
對玩家們來說這意味著,雖然關卡很難,但是有幾條命。實際體驗過之后,kk發(fā)現(xiàn),在三次機會全部使用的情況下,雖然離過關總有一定距離,但總是“就差一點點”。
嗯,這才是讓人上頭的關鍵。

紅與黑
出圈并不意味著獲得了百分百的成功。
跟所有新游戲一樣,火爆之后《羊了個羊》,先是被玩家們的熱情包圍。由于玩的人很多,玩家們樂于在社交網(wǎng)絡分享《羊了個羊》的一切話題——“玩《羊了個羊》以后,我都是凌晨四點才睡”、“別人在吃明星塌房瓜,我在《羊了個羊》”、“玩一次,背一頁專業(yè)課,背書效率從來沒有這么高過”……
連續(xù)問鼎熱搜榜,《羊了個羊》的服務器崩了3次,根據(jù)微信指數(shù)的數(shù)據(jù),“羊了個羊”關鍵詞今日已被檢索超過1.8億,相較昨日增長了接近300倍?!堆蛄藗€羊》官方微博更是直接公開緊急招聘——“急招后端服務器開發(fā)”,并表示推薦和自薦入職俱獎勵五千。

但熱鬧總是伴隨著爭議。
很快,網(wǎng)友們指出,《羊了個羊》與另一款游戲《3 tiles》十分相似,有抄襲的嫌疑。而另一部分網(wǎng)友,在堅持不懈了幾千次后,開始質疑《羊了個羊》的算法機制。
一位游戲行業(yè)的從業(yè)人員也對《羊了個羊》進行了簡單測試,他告訴kk,嘗試了不分享也不觀看廣告的游玩幾十次后,關卡難度會進一步上升,如果不使用道具,幾乎不存在通關的可能。
越來越多的人發(fā)現(xiàn)了游戲機制的秘密,開始在B站上分享,聲稱自己是“被抄襲游戲開發(fā)人員”的網(wǎng)友也對抄襲事件進行了評論。根據(jù)他的說法,當時他們開發(fā)的游戲叫做《Tile fun》與網(wǎng)友們所說的《3 tile》并不重名,但kk嘗試在APP STORE上搜索,并沒有找到同款游戲。

除此之外,網(wǎng)友們還找到了更多玩法相似的游戲。
實際上,“羊了個羊”母公司簡游科技創(chuàng)始人張佳旭曾直接回應過這一爭議,他對小犀財經表示,“多層連連看的游戲機制都是相似的,羊了個羊不存在抄襲問題,不排除有其他游戲公司來蹭熱度的嫌疑”。
根據(jù)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特約研究員趙占領的觀點,單從游戲的背景圖來看,《羊了個羊》與《3 tiles》并不相似。一般來看,如果僅僅是玩法相似,不會構成版權侵權;如果不僅玩法相似,游戲縮略圖、背景圖等還構成實質相似,則會涉嫌構成版權侵權。
前文中提到,《羊了個羊》背后,2021年才成立的簡游科技,曾制作過另一個小游戲《解救大西瓜》玩法也與曾經爆火的《合成大西瓜》十分類似。而從《解救大西瓜》走到《羊了個羊》,簡游戲科技在某種意義上,真正成功實現(xiàn)了“復制”爆款。
但這種復制,并不是有機循環(huán)的。
對于玩家們來說,無論是《羊了個羊》或者曾經的《合成大西瓜》乃至更早之前的《2048》,并沒有本質上的區(qū)別。這些小游戲只是用來打發(fā)時間,偶爾解悶的小工具,雖然一時上頭,但也隨時都能放下。
而咨詢了業(yè)內人士后,kk了解到,《羊了個羊》的的實際開發(fā)成本非常低,加上有意為止,讓人難以通關的算法,《羊了個羊》一開始想要的也許就不是循序漸進的玩家運營,而是一波爆紅的熱量。
《羊了個羊》的未來,也許最終也會跟《合成大西瓜》一樣,只是短暫的爆紅。不過,這大概就是曾經制作《解救大西瓜》的簡游科技的目標所在。
至于上頭的你我,也許沒有成為朋友圈里唯一一只羊的運氣,但至少也算曾經享受了跟朋友們一起上頭的樂趣吧。
圖源:微博、豆瓣,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