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系列】音樂之聲(想不到吧,子南來啦)
好的,看到標題,你應(yīng)該猜出什么了。
沒錯,子南來啦。江總備考去啦。
我不寫龍言,我寫精神疾病的。
不過很通俗,類似于《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本人是盜號上的,自家兄弟嗎,沒事啦。
不會心理學的文科生不是好學生。
本人號在哪里?不告訴你。
江總一月十九號之前絕對不更,他說的。
來吧,Look文章。
對了,文風肯定和之前江總不一樣的啦。
你猜這個案例怎么來的。

看正文前,我問你,你認為,什么是音樂。
是歌手的高音,是跳躍的爵士,還是美妙的古典。
而這次的案例是一位堪稱病態(tài)的音樂家。
? ? ?? 他的檔案在觀察期時就寫完了,原本我覺得沒意思,但在預(yù)定的最后一次觀察中他的表現(xiàn)讓人很驚訝,他竟然邏輯上更加縝密了,差點把我說服了。
我反復(fù)聽了幾遍錄音,我都覺得我自己都是精神病了。
接下來把我們的對話內(nèi)容寫下來。。。
我:你好。
他:你好。
這是一個十八歲左右的音樂學院大學生,骨子里透出的優(yōu)雅是藏不住的。
我:在音樂上的研究有進展嗎?
他:對的,你呢?
我之前因為給他研究,惡補了好久樂理,吉他也突飛猛進,還自己做了一首歌。
我:我自己做了一首歌,樂理也明白了一些,說說你的吧?
他:不急,在這之前,先復(fù)習一下我之前的理論。
他的理論是這樣的:現(xiàn)在的樂理只有12個音,7個基本音,5個升降音。一首歌基本上在4個音域中,這樣的話,又因為一首歌旋律最重要,經(jīng)過排律,世界上的旋律線的數(shù)量不就是有限的的嗎。更有一些惡心的旋律不能用,這樣算下來,旋律就更少了,這樣的音樂是沒有出路的。余是西方人便寫出了不靠旋律的純節(jié)拍歌曲,后來,人們又加入了人聲。所以音樂就是這樣,堵塞,打破,再堵塞,再打破.........但是,節(jié)奏終究有限,語言終究有限,而且在二維的局限性太大,所以他覺得可以在此基礎(chǔ)上加上三維的線性,甚至于四維的時間節(jié)點.......
反正就是又多又雜,根本聽不進去。但不得不說,他的想法很好,然后他的老師說:講的很好,不要在講了。然后他就進來了。
我:你的理論我贊同,但是怎么實現(xiàn)還是問題。
他:你說得對,不過在你間隔的這些時間,我研究出了一些名堂。
我:怎么說?
他:我編寫了一首歌。
我:放來聽聽。
他從兜里掏出一個錄音筆,按下了播音鍵。
”zzzzzzz,咚,咚jjjjjjjfffffddddzzzzz..................."
聲音很奇怪,很像噪音,吧。
我:恕我耳拙,我并沒有聽出來什么。
他:你挪動位置聽一下。
我走開了座位,但還是一樣。
我:貌似一樣。
他:是嗎?
我:其實已這時的科技水平,我們不可能做出來的。
我十分失落,準備走開了。
他:不,有其他方法。
我:什么?
他:我可以看見音符的線條。
我來了興趣,問道:什么時候開始的。
他:前幾天。
我:什么樣子。
他:雜亂無章,但有規(guī)律,而且有顏色。他們幫我創(chuàng)造歌曲。
我:那你聽他們的歌,是什么樣。
他:遠近聽到的聲音是不同的,且很有規(guī)律。
我:怎么不同,聲音大小還是其他的。
他:其他的,就比如遠處是一個節(jié)拍,近處是一段旋律。
我:你在放一遍,
他:等一下。? 然后又放起了聲音
我站起來,饒了一圈。還是沒有聲音。
我:那我怎么聽不道呢。
他:那你可能不適合音樂吧。
然后錄音筆就沒電了。
接下來就全是筆記寫的了。
我:你能在解釋一些關(guān)于三維音樂的事嗎?
他:其實我認為是這樣的,二維音樂是線性的,三維卻是由長度,溫度,數(shù)量組成的,如果我們能通過壓縮,把聲音做成線條,通過不同空間,溫度,數(shù)量的組合,讓音樂有多變性。
我:好的,感謝你的幫助,有緣再見。
他:再見。
后來呢,我找到醫(yī)生,讓他檢查一些這個”貝三芬“,果然有幻聽和幻視。
回去后,我一直就覺得這樣的音樂還可以,然后我和江總聊了這個病人,他說了一句話,讓我想通了。
他說:“如果是隨機的音樂,那還能好聽嗎?”
別問我怎么調(diào)查的,因為我在學校當實習生呢,然后就成老熟人了,精神病院院長都認識我了,所以說,人緣好,靈感還是有的。
江總不在,我要入侵他的電腦,來,打開python,輸入input()
然后輸一堆代碼,最后回車,運行,嘿嘿,我終于入侵他的電na(字沒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