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的耳飾

漢代耳飾
耳飾隨著《周禮》的普及,在中國漢族不再流行。但是在少數名族那里,受到的影響較少,所以還是有很多戴耳飾的。

以上可以看出,耳飾確實是從蠻夷之地流行,開始的目的是為了讓女子不亂跑。
珰:是成串地垂于耳上的腰鼓形的珠子。


八成以上的漢代女俑是沒有耳洞的。
所以這種怎么戴是一個問題。


現在云南少數民族耳飾。

老師個人認為:漢代的簪珥也是一種提醒后妃不要聽信讒言的飾品,有「脫簪之禮」,所以可能漢代的珥珰可能是戴在頭上的。

耳塞:用于人死之后塞在耳朵里的。

明月珠:



戴耳飾在漢代總體來講是一個少數群體佩戴的飾物。

但是少數民族就很多,上面是內蒙地區(qū)出土的。

一般在耳洞的部分有一個金葉子,擋住耳洞:

這種可以和頭上戴的金步搖交相呼應,應該是受到西域文化的影響。
謝謝老師的教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