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古典美圖(油畫)欣賞
2021-12-24 11:16 作者:bili_47024412641 | 我要投稿

在空中飛翔的神仙。佛教石刻壁畫中常有飛天的造像。
佛教壁畫或石刻中的在空中飛舞的神。梵語稱神為提婆,因提婆有“天”的意思,所以漢語譯為飛天。

飛天,佛家語,即乾闥婆(Gandhanra),又作犍闥婆、犍闥縛、緊那羅,是佛教中天帝司樂之神,又稱香神,樂神、香音神。飛天一詞出自于《洛陽伽藍(lán)記》卷二載:“石橋南道,有景興尼寺,亦閹官等所共立也。有金像輦,去地三尺,施寶蓋,四面垂金鈴七寶珠,飛天伎樂,望之云表。”飛天最早誕生于古印度,后傳入中國,與中國藝術(shù)融合。魏晉南北朝初期,壁畫中的飛天亦稱飛仙。莫高窟的492個洞窟中,幾乎皆畫有飛天。

飛天是乾闥婆和緊那羅相混合,《大智度論》中說:“乾闥婆是諸天伎人,隨逐諸天,為諸天作樂?!憋w天男女不分,職能不分,以香為食,不近酒肉,有佛陀出現(xiàn)的場合,便一定有飛天存在?!栋㈥Y婆吠陀》中說飛天有6333個,每當(dāng)天上舉行佛會,便凌空飛舞,拋灑鮮花,以作歌舞,用歌聲、舞姿、音樂、鮮花、食物供養(yǎng)諸佛。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