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思考類材料作文“快與慢”審題指導與佳作導寫
2021新高考I卷出了一道辯證思考類作文(強和弱的關系)后,最近半年時間,這種出題方向的作文題屢見不鮮,比如結合傳統(tǒng)智慧的對“有為”與“無為”辯思、結合傳統(tǒng)文化的對新和舊的辯思,以及主題作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變與不變”,不一而足。
最近,廣東高三四校聯(lián)考又出了一道與“快與慢”有關的材料作文,審題解析明確,范文思想和文筆俱佳,推薦到這里,助力高考備考。
【原題再現(xiàn)】
四、寫作(60 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 分)
①今天,不管你愿意或不愿意,承認或不承認,我們都已進入或者說“被進入”了一個快時代?!岸兑魳O速版”“百度極速版”“今日頭條極速版”都冠上了“極速”,“極速”已然成了今天生活的一個標簽。
②抗疫中的“中國速度”:1個小時,武漢天河機場完成20 余噸醫(yī)用物資裝卸交付;1天時間,1500 萬余口罩加急生產;6天時間,50 余支醫(yī)療隊伍6000 多名醫(yī)療隊員集結武漢;10天時間,7000 多人決戰(zhàn),武漢火神山醫(yī)院拔地而起……
③子曰: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感受和思考?請聯(lián)系現(xiàn)實,綜合材料內容和含意,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解析】
這是一篇多材料作文。材料一主要講我們都已進入或者是“被進入”快時代,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材料二主要講抗疫中的“中國速度”,列舉了中國在疫情期間,在短時間內完成了不可想象的任務,比如火神山醫(yī)院拔地而起,體現(xiàn)了共克時艱下的國人同舟共濟的主觀能動性。材料三引用孔子的名言,從反面講“快”的負面結果。
三則材料講的是一個話題——“快”。由此可知,作文需要圍繞“快”這一話題進行寫作,這是心照不宣的。那是要突出“快”的正面作用還是負面影響呢?我們不妨揣摩出題人的意圖,如果只是為了讓同學們寫“快”的正面效益,只需要前兩則材料足矣,既然放了材料三,放了孔子講的“欲速則不達”,想必出題人是希望考生可以辯證思考“快”,由此,這篇作文的外延是“快與慢”的關系類話題思考。不可否認,社會發(fā)展的快車在技術進步的浪潮助推下,不斷加速向前駛去。在這種情況下,能夠“慢”下來,或者時常進行“慢”思考,是一種勇氣,或者說是一種生活智慧。曾國藩給自己定下“不拘何時”的靜坐日課,或許能夠給到深陷內卷中的我們更多思考吧。
參考立意(標題):
1.快中有慢,穩(wěn)中有進才是王道。
2.當快則快,當慢則慢。
3.快慢相融才能成就大事。
4.把握“快與慢”的藝術,讓人生更精彩
【考場佳作】
把握“快與慢”的藝術,讓人生更精彩
“快”,讓我們國家在短短不到三十年的時間里,許多技術趕上了發(fā)達國家;“快”,讓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安定,有房住,溫飽不愁。然而,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慢”的節(jié)奏,“慢”何嘗不是一種藝術呢?諸葛亮求快勝,司馬懿卻偏偏慢慢來,最后的結局誰都知道:諸葛亮累死了,司馬家的后代得了天下。太極拳慢使好多快拳高手敗于太極拳師手下。這是張三豐幾十年武術的最高境界。是“慢”成就了司馬懿和張三豐。那么,平凡的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快與慢”呢?那就是——無論社會生活還是走好人生旅程,當快則快,當慢則慢。
有人說“快”是一杯烈酒,一杯下肚,滿口辛辣和滾燙,也有人說“慢”是一杯白茶,反復咀嚼,才能唇齒之間留香滿懷,去了快,人生毫無波瀾,雖然安穩(wěn)卻不免平淡,少了快,人生便如浮花掠影,走馬觀花,生命毫無深度,如此,快慢結合,張弛有度,方得人生之本味。
快是一種激情,一種速度,一種安詳的態(tài)度,在如今這個時代,我們需要快,手機低低的鈴聲提醒你結束一個又一個日程,老板的催促讓你化身為馬不停蹄的超人,快速發(fā)展與變革的社會呼喚你快速的改變,因為有了快,我們的一天24小時都滿滿當當充實無比,因為有了快,我們才迎來了這樣一個從前根本無法想象的盛世,我們用幾十年走完了別人幾百年的路程,同樣還是因為快,每個人在這個社會中已經積極的心態(tài)去融入這個社會,于是世界一天天變得開放,人類的能動性發(fā)揮到無與倫比的高度,于是我們在不斷變化的時代中觸摸到那個更加美好的自己。
慢是一種閑適,有深度,一種對生活的享受和熱愛,猶記得那還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午后,搖著搖椅,扇著蒲扇,看梧桐樹的影子在墻壁上慢慢的走動,與街坊鄰居閑話家常,生活簡單而緩慢,卻有滋有味兒,木心先生有一首小詩《從前慢》:從前慢,車馬,油車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在慢悠悠的節(jié)奏中,我們觸碰到的是生活本身,聽到的是生活的呼吸,捧一卷紙書坐在盛夏的午后,是慢,讓我們傾聽樹葉的氣息,感悟書籍的真諦,邀三五好友欣賞花園,交心品茗,是慢,讓我們擺脫現(xiàn)在聊天工具的制誥,親身去感悟那綿綿的情意,選一個晴朗的夜空,抬頭細數天上的繁星,是慢,讓我們在時光的洪流中截取一絲浪漫的文化氣息,慢慢的走,慢慢的欣賞,你所擁有的是這個世界。
快與慢需要結合,你可以坐在高鐵列車上拿出一本紙書慢慢地讀,你可以也可以用手機聯(lián)絡朋友,幾個人一起在馬路上慢慢的散步,你還可以在工作日盡情的投入工作,然后在休息日給自己的心一個寧靜的港灣,快與慢原本就不在于外界的社會,而在于你的心,讓你的心快慢結合,張弛有度,這樣才能在高壓的快節(jié)奏社會中,依然過得寧靜而美好,如菊一般淡雅芬芳。親愛的朋友,讓我們把握好“快慢”的藝術,成就精彩人生吧。
【點評】
這篇作文思想與文筆俱佳,是不可多得的考場佳作。文章雖說是議論性散文,但能夠圍繞“快與慢”進行寫作,核心段落先一分為二去寫“快與慢”,再結合起來思考,邏輯清晰,脈絡分明,前后呼應。這篇作文吸引人地方在于其“文學性”,如第二段將“快”比作一杯烈酒,將“慢”比作一杯白茶,形象貼切;再如文中俯拾即是的排比句,將抽象概念“快慢”生活化、具體化,文字功底不可謂不扎實。當然,如果開頭段可以適當壓縮篇幅,把其中諸葛亮和太極拳的例子挪到后面論證段落會更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