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高調(diào)做人的人,很容易被別人提前挖坑除掉
《資治通鑒》第一卷 周紀一
【原文】
久之,魏相公叔尚魏公主而害吳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起為人剛勁自喜,子先言于君曰:'吳起,賢人也,而君之國小,臣恐起之無留心也,君盍試延以女?起無留心,則必辭矣。'子因與起歸而使公主辱子,起見公主之賤子也,必辭,則子之計中矣?!肮鍙闹?,吳起果辭公主。魏武侯疑之而未信,起懼誅,遂奔楚。
【原文】
過了很久,魏國國相公叔娶了公主為妻而以吳起為忌。他的仆人獻計說:“吳起容易去掉,吳起為人剛勁而沾沾自喜。您可以先對國君說:‘吳起是個杰出人才,但君主您的國家小,我擔心他沒有長留的心思。國君您何不試著要把女兒嫁給他,如果吳起沒有久留之心,一定會辭謝的?!魅四倥c吳起一起回去,讓公主羞辱您,吳起看到公主如此輕視您,一定會辭謝國君的婚事,這樣您的計謀就實現(xiàn)了?!惫逭沾巳プ?,吳起果然辭謝了與公主的婚事。魏武侯疑忌他,不敢信任,吳起害怕被誅殺,于是投奔了楚國。
【材料解析】
吳起是衛(wèi)國人,成名于魯國,事業(yè)發(fā)展在魏國,客死在楚國。他精通兵家、儒家、法家三家思想,在軍事和內(nèi)政上均有極高的造詣。他的軍事才能非常厲害,所著《吳子兵法》與孫武的《孫子兵法》齊名??删褪沁@么牛的人,最后卻死得特別慘。表面上看吳起最后的死因是因為在楚國變法得罪了楚國貴族,楚悼王去世后,貴族勢力反撲,實際上其做人做事的風格才是真正的禍根。
吳起這個人自尊心特別強,做人特別高調(diào)。未發(fā)家之前,吳起家庭條件非常好,為了謀求一官半職,跟現(xiàn)代人一樣,想通過送禮花錢來疏通關(guān)系,結(jié)果到頭來錢都花光了,還是一無所有。被同鄉(xiāng)人嘲笑后,吳起感覺受到了很大的侮辱,于是殺掉三個人逃離了家鄉(xiāng)。
之后吳起學了兵法,然后去了魯國做官,正好齊國攻打魯國,魯國上下都是酒囊飯袋,沒有一個能扛事的將領(lǐng),于是吳起瞄準時機,想做魯國三軍總司令。不過吳起的老婆是齊國人,魯國上下不放心吳起。吳起為了證明自己,把自己的結(jié)發(fā)妻子給殺掉,以求將位。這里顯示出的功利心特別強,為了自己的目的連親人都殺。
因為魯穆公猜忌,吳起迫不得已跑到魏國發(fā)展。有一次魏武侯讓田文擔任相國,吳起自認為自己的能力和資歷比田文強,于是當面與其對峙。田文給他分析了魏國當前的局勢,吳起也是聰明人,察覺到自己現(xiàn)在擔任確實不妥,所以就沒有繼續(xù)爭相位了。不過這樣無形中徹底向外人暴露自己極具野心,別有用心的人就會防著他,其中公孫痤就是這樣的人。
田文卸任后,吳起還是沒有當選下一任魏國相國,而是有公孫痤當選。公孫痤當上相國,已經(jīng)到了升無可升的地步了,這個時候他的利益方向開始從謀求更多利益轉(zhuǎn)為鞏固當前利益,所以鞏固相位是其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想要鞏固自己的地位首先就要消除威脅,打擊潛在的競爭對手。
吳起從家鄉(xiāng)衛(wèi)國開始,一路走來都是高調(diào)做事更高調(diào)做人。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
1、為了謀求一官半職,不惜散盡家財。
2、老鄉(xiāng)隨意嘲笑他,氣不過就把對方給殺掉。
2、功利心重,為了當選魯國將領(lǐng),殺妻棄喪母。
3、與田文當面爭相位,把自己的野心暴露出來。
無論在野心還是能力上,吳起無疑是公孫痤最大的威脅者,所以公孫痤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就得想辦法除掉對方。
可吳起在魏國數(shù)次征戰(zhàn)秦國,有顯赫的軍功,又是魏文侯時期的老臣。關(guān)鍵是人家并沒有什么過錯,明著來很難除掉對方。所以只能利用其自尊心極強這個弱點下手。吳起果真上當,最后被迫逃亡楚國另謀高就。
在群雄逐鹿,百家爭鳴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一個人只要有能力有上進心,上天一定會讓他登上歷史舞臺的??蓞瞧鹛惫挠种?,最要命的是做人從來都是由著性子,不低調(diào)做人,自尊心又強只要不順心的事情,他當場暴露自己的野心和志向,這讓別有用心的場人暗地里記下來。
一個人有野心,想往上爬不是壞事,但是想要野心成為現(xiàn)實,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在這三個方面還未到時候時,要耐得住性子低調(diào)做事,然后暗地里積累,等時機到了,一切就順水推舟,否則逆勢而為,不勝即亡。
跑到楚國的吳起,沒有吸取魯國和魏國時期的教訓,剛到楚國就得到楚悼王的認可,可他腳跟還沒站穩(wěn)就急于做出一番事業(yè),結(jié)果得罪了楚國的貴族,最后等楚悼王死后,沒有靠山的他,不久就被楚國貴族們殺掉。
閱讀更多文章,請關(guān)注首發(fā)公眾號:【鑒史悟道】,免費獲取10萬冊電子書 。
和20萬歷史愛好者共同研讀《資治通鑒》,學點通鑒智慧,少走十年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