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樓之一的岳陽樓,詩仙詩圣佳作傳世,最負盛名的還是他!
坐懷不亂柳下惠,閉門不納魯男子。大家好,我是魯書書。中國古代有四大名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北武漢的黃鶴樓,山西運城的鸛雀樓以及湖南岳陽的岳陽樓。四大名樓非但歷史悠久,文化底蘊也是十分深厚,這一篇,就聊聊四大名樓之一,被譽為‘天下第一樓’的岳陽樓。

岳陽樓始建于東漢末年,是當時的橫江將軍魯肅負責建造,此時的名字叫做閱軍樓。之后經(jīng)過很多朝代的重修和更名,直到中唐時期,才叫做岳陽樓。這個名字定于一首詩,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這首詩是李白的《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此時的李白本該流放夜郎,不料到巫山的時候遇赦,又回到江陵,心情十分舒暢,所有的興奮都在詩中,加上李白本身寫詩的飄渺風格,將岳陽樓烘托的高聳入云,直指仙境。

李白都來了,杜甫也肯定在趕來的途中。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這是杜甫寫的《登岳陽樓》。與李白興奮的心情不同,此刻的杜甫,經(jīng)歷了太多,安史之亂,唐朝衰敗,流離失所,病痛纏身。登高樓而懷天下,昔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胸襟氣魄還在,獨愴然而涕泗流,只可惜今時今日的杜甫年老體衰,病痛加身,人生多舛。

之后的岳陽樓名聲更勝,成為了很多遷客騷人的打卡之地,時間到了北宋慶歷五年,岳州知軍州事滕宗諒重修岳陽樓,也就是那位滕子京。一年后,范仲淹應邀在此寫下了天下聞名的《岳陽樓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范仲淹一文流傳千古,岳陽樓也因此名聲大噪。李白曾說,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見證過古今滄桑的何止明月,岳陽樓這類名勝也是其中之一。

來到這里的人們,有的興致勃勃,有的憂思慨嘆,岳陽樓看過了太多古今人,也經(jīng)歷了很多興廢事。

之后的岳陽樓,水淹、火燒、雷擊、兵禍,一度荒廢泯滅,然后又重新站起,盡管今日的岳陽樓已非昨日,但已絕不僅僅只是一處風景名勝,它所承載的那些文化和我們不曾見過的喜悅悲傷,才是留給人們真正的精神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