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真體驗-我在金匠學服務設計,Goldsmiths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服務設計全面解讀

2020-09-14 19:27 作者:UXD尤克斯國際藝術中心  | 我要投稿



Duan畢業(yè)于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創(chuàng)新&服務設計碩士,本科為工科背景,跨專業(yè)成功申請工業(yè)設計和服務設計。對于非設計背景如何申請設計專業(yè)有豐富的心得和經驗,擅長產品設計及服務設計,尤其是服務設計的設計思維及設計工具,是“ANTI-UPGRADING CULTURE”的發(fā)起人,主要研究如何改變人們的行為模式。

01?關于學校

[學校概況]

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以下簡稱Goldsmiths)又譯金匠學院,是以工藝和娛樂學院(Goldsmiths' Technical and Recreative Institute)之名于1891年成立,后于1904年并入倫敦大學,更名為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

Goldsmiths是倫敦大學聯盟的一份子,專攻傳播媒體與文化創(chuàng)意、藝術課程。Goldsmiths的美術系更是英國首屈一指,孕育了許多YBA青年藝術家。自1990年以來,來自Goldsmiths的畢業(yè)生已經獲得了超過30次的透納獎提名并產生了9位得主。學校的學術風格:追求創(chuàng)新。在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Goldsmiths的藝術設計排名全球第11,全英第3。

Goldsmiths地理位置比較好,這也是我選擇這個學校的一個原因。Goldsmiths位于藝術氛圍最好的倫敦,地處倫敦二區(qū)New Cross,租房子等生活成本相較倫敦市中心低一些,但交通還是很方便的。設計專業(yè)的學生會在兩個校區(qū)上課:主校區(qū)&Deptford校區(qū),Deptford是學校為Design的學生專門租的一幢樓,兩個校區(qū)間步行距離約15分鐘。它是一個對跨專業(yè)很友好的學院,我自己有學商課之類本科背景與設計完全不相關的同學。

學校整體的學術傾向偏理論、很意識流的一所學校,注重思想的傳遞,不管在Goldsmiths學習哪個專業(yè),學校都會一些哲學知識。這一點因人而異,有些人會覺得這樣很好,有些人則覺得沒有用。我個人覺得哲學方面的知識學習不僅會促進專業(yè)學習,對于平常生活和未來發(fā)展也很有幫助。

02?院校專業(yè)設置

不同于UAL有很多學院很多專業(yè),Goldsmiths設計下只有一個專業(yè),但是會分為5個不同的studio,每個studio有自己不同的方向,在入學之前就需要確定好方向。除了我就讀的Innovation & Service(偏創(chuàng)新服務設計)外,其它還有Communication & Experience(偏視覺和平面設計);Interaction & Engagement(偏交互設計)Fashion & Embodiment(偏時尚設計);Space & Participation(偏空間和活動設計)。大家需要按照自己的喜好或是傾向選擇studio。?

03?課程設置

Goldsmiths的設計研究生專業(yè)有15個月,不同于其它很多學校的12個月。其中多出的3個月是Studio Term,這個term是不計學分的,學生可以通過這段時間熟悉英國的環(huán)境、學校的環(huán)境和專業(yè)的環(huán)境,比如對一些轉專業(yè)學生對服務設計不熟悉,這個學期就會教授很多理論知識、設計方法、設計工具等基礎知識。其它學期也會有理論課程,但更多以實踐項目為主,包括與其它方向studio的學生合作項目等。

第一和第二學期是Transfocality Term。第一學期也是項目制,但合作完成項目的成員是本studio的人,比如我是service的,那第一學期的項目都是與service的同學合作的,做出來的東西就會非常service。第二學期需要自己選擇project,學校在上一學期快結束前將4-5個projects的內容發(fā)給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項目進入。

這個project是Design下面5個studio的同學混合在一起的,與其它studio的同學共同完成的,項目產出可能就不是一個純service或是純interaction,而是解決一個設計問題,具體要看小組成員溝通情況和組員的背景。

第四學期Extended study其實是在暑假期間。不是暑假就只是純玩兒,而是在假期前就需要和導師報備暑假計劃:可以為Final的項目做調研;可以去上夏校,學校會發(fā)送相關郵件,有些夏校免費又剛好與Final項目相關,學生就可以報名;或者可以去實習,學校會推實習資訊或是上屆學生實習情況參考,但不會直接給學生安排實習,需要自己努力爭取。

Service學生會比較了解IDEO或是Frog這樣的企業(yè),如果想去這些企業(yè)實習,在Extended study學期開始之前、就是第三個項目在做時就要開始做簡歷、作品集方面準備了,這樣在夏季時候才有機會在這樣的公司實習。如果臨到跟前再去申請,就會有點晚。

最后是Final Project階段,每個studio著手開始提前做調研、選定題目等準備的時間不同。在我所就讀的這一屆,我們service design studio同學是最早開始的,我們幾乎在第一個Transfocality Term的項目時,導師就告訴我們可以開始想想Final Project要做什么,他希望我們在兩個Transfocality項目的時候就為Final做起準備。

在導師看來,雖然每個學期的項目不同,但是用到的方法或是讓項目發(fā)展的方向最好和Final Project有一定關系。這樣對Final是有幫助的,能提供更多的research help,在之前做更多的實踐使得final非常有說服力。

我們的課程設置較滿,基本每天都有課。周一在Deptford校區(qū)上自己studio的課,老師會講與自己studio方向相關的課程。周二和周四做project,第一學期就是做第一學期的project,后兩個學期要去主校區(qū),Transfocality的項目都是在主校區(qū)完成。有時可能需要外出,這些項目不在倫敦發(fā)生,在倫敦周邊的城市或是在其它城市,就需要去其它城市實地調研。周三是Design Writing課程,有專門老師講設計寫作,尤其是中國同學可能寫作不是非常好,可以在門課上實踐和鍛煉,對最后final也會有幫助,因為在Final時每個人都要交一份publication,相當于設計論文。周五則是所有Studio的同學一起在Deptford校區(qū)上Lecture,Design下各個導師交叉輪流給學生講與設計哲學相關的東西。

04?Studio介紹

Innovation & Service Studio

[授課方式]

下面講解一下我們studio的授課方式。以studio term為例,基本每天從早上10點開始,上到下午5-6點。10點老師開始講一些設計方法等內容,11點有半小時左右break。講了一個設計方法后,學生需要理解這個方法或是工具,在11點半左右,老師會把內容打印出來發(fā)給每人一張紙,學生開始與小組成員合作,結合這個學期的項目實踐老師講解的方法和工具,促進消化和吸收。

午飯過后,下午時間是做tutorials,每個小組輪流發(fā)言,闡述自己的項目中怎么用這個工具,填寫的內容有哪些,或是有什么疑問。有時是全班的tutorial,有時是個人的tutorial??偠灾覀兪且詌ecture(講課)+practice(課上講的方法工具應用并進行實踐)+tutorial(結合project、personal concern對課上所講的方法工具進行答疑)的模式授課。


Tate Modern是我們對于課上工具實踐的一個例子。有的時候我們對工具掌握得好不好,不是說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或是填寫某個表格就能明白的。我們講過一個設計工具如何去觀察、如何去觀察用戶、如何去找到痛點后,比如有個主題是讓我們真正實地去Tate Modern(泰特現代藝術館)并應用這些工具,這種才算是實地實踐,才能直到是否掌握和真正能用好這些工具,然后再和導師進行tutorial。

Exhibition Learning是在Transfocality項目時,老師會要求我們去倫敦的各種展覽,有時候一天去到2-3個。真真正正看到那個展,看到展覽是如何布置的,流程是什么樣子,主題是什么,這些算作課外實踐。

再比如,我們有一個項目在Tilbury,在做research時需要去實地實踐,而不是坐在studio里憑空想象或是在網上做一些調查就夠了的。有沒有掌握這個工具或是方法,都是需要真正去實踐的。

[Service Studio優(yōu)劣勢]

Service Studio的優(yōu)勢是:教學內容涵蓋設計哲學到實際的設計工具,系統(tǒng)的講解了創(chuàng)新與服務設計,尤其是思維方式的改變。在學習過程中,老師會推薦很多相關書籍去閱讀,不僅僅是關于設計,還有人文社科、心理學、自然科學、技術等等。相對的劣勢是:studio term理論課占比時間長,缺乏更多的實踐。實踐內容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理論知識,比如前面提到,課上我們講到一個工具,并會學習應用這個工具,下午有tutorial,但其實我覺得這個時間還不是很充足。

跨專業(yè)合作項目方面的優(yōu)勢是:充分與其他專業(yè)背景的學術學生合作,與實際工作更相似,提高了我們的溝通能力。相對的劣勢是:實踐本專業(yè)知識的時間相應減少,缺乏多個完整的service項目實踐。除了第一個學期studio term,后面兩個學期的項目都是跨專業(yè)合作的項目,雖然說服務設計是一種設計思維,但是這兩個學期的項目坦白講不像是服務設計的項目。這個項目實踐的意思是對理論知識的實踐,而不是社會實踐。社會實踐還是很充足的,后面兩學期跨專業(yè)項目都是需要外出做實地實踐的項目,都有落地,但不是商業(yè)項目。

Tutorial項目方向把控方面的優(yōu)勢是:氛圍自由,非常尊重學生想法,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有很清晰的想法自己想做什么,可以堅定地走自己的路,導師還會給學生很多幫助,比如給一些建議或是學術上的支持,除非想法真的很偏或是有非常大的邏輯漏洞導師可能會阻止你。對應的劣勢是:對項目方向的把控較寬松,容易偏離傳統(tǒng)的service形式,項目整體不夠商業(yè)化,未來找工作時作品集可能會受影響。

老師非常支持學生做一些項目,但英國的氛圍不是那么商業(yè),當你和老師tutorial時,如果真的是為了商業(yè)做項目時,老師一般會覺得這樣不好。在討論過程中就會問為什么要這樣呢、你這個真的有用嗎之類的問題,他是從你對這個問題的解決上、到底有沒有真正去解決這個問題的角度,而不是這個項目有多么商業(yè)。這就導致我們的項目做出來是比較學院風的,如果要找工作的話,這個項目可能就不是非常實際。這點自己要去進行平衡。如果說你不需要研究生的作品集幫你找工作或是看得比較開,你就可以在做項目的時候去做自己真真正正想做的項目、想做的主題。如果是考慮很多畢業(yè)之后的事情,那在Goldsmiths學習時自己就要有一個把控,而不是指望tutor幫你把控這個方向。


05?師資介紹

我們service主要有兩位導師。一位導師比較偏理論,講設計哲學比較多,是我們主要的導師。另外一位導師比較實踐,他其實是在別的公司上班的一個Service Designer,平常有時候會來給我講課,講解的內容非常實際。

一位導師會給我們分享理論和工具比較多,介紹相關的方法論和書籍。他會講解一些特定的問題,諸如:在復雜的環(huán)境中如何做決定?我們如何定義特定的問題?什么是復雜的系統(tǒng)?不同程度系統(tǒng)解決問題的思路應該是怎樣?這些都是一些比較哲學的問題,但是和我們設計是息息相關的,也是課上會學到的東西。

在我看來,這些幫助我們對問題有了新的思考,設計到很多人文社科類的知識從而全面擴充知識面,可以提高我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思維方式的改變。有一個難點是,有些詞匯比較生僻,部分內容較為晦澀,對我們的閱讀能力要求較高。一節(jié)課下來可能有一半的東西都聽不懂,這時候可以去問老師或是課下重新回顧PPT。

另一位導師,從發(fā)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思路來看:在發(fā)現問題階段,我們要搞清楚為誰設計、設計目的和解決的問題是什么,這些都是我們在做作品集或服務設計師時思考問題的思路。自己可以把這些問題解答出來的話,設計相對來講就會比較完整。在解決問題階段,會用到很多工具來把控項目設計的方向,Goldsmiths會教一些之前我不熟悉的工具,比如:用戶畫像、用戶旅程圖、服務藍圖、future cone(一個對設計方向把控的工具)、water fall、Trello(一個幫做項目管理的非常實用的app,尤其在小組項目中)等等。

可以看出兩個導師負責的方向是不一樣的,這個導師注重實際和商業(yè),經常會在講課過程中給我們分享他在真正做商業(yè)項目時的經驗。上圖是他分享給我們的內容之一:設計是設計給誰的?設計的范圍有多大?你有沒有對自己的設計的一個想象或是愿景,五年十年后你的設計會是什么樣子?

這就是我剛才提到的工具future cone。如果按照這樣的范圍,我們也許會走向一個非常有可能的未來,或是走向一個有可能的未來,或是有概率性的未來,這些詞在中文里有些難解釋,但英文大家都懂。用這些工具時,幫助我們把控設計的方向。圖中手電筒射向的中間部分,就是在進行整個項目時做的一些關鍵決定,面臨選擇時就會想一下做每個決定就會把自己的設計作品引向哪個未來。

上圖也是這位導師分享的服務設計的方法和工具的案例:英國的一個健康系統(tǒng)和美國的一個健康系統(tǒng)。其中,圖中左邊是他所在公司為NHS做的服務設計,是他真正實際的商業(yè)案例。他還會分享一些如何建立與客戶的關系、怎樣利用服務設計讓企業(yè)獲益等實際工作中的情況。服務設計在國內大的方向主要用于公共社會創(chuàng)新服務和企業(yè)創(chuàng)新服務。在公共社會創(chuàng)新服務中,我們就要考慮更多的是用戶的體驗等;對于商業(yè)就需要有更多的商業(yè)意識,而不是一個純學術的項目。

這些都是我們上課有可能的形式,比如填表格。表格的形式如上圖:我們要調研什么樣的人之類的,要根據自己的項目填這些表格。把表格填好后,可能會發(fā)現自己的項目變得比較清晰了。右邊是導師給我們的假設性的情景,看到這些情景要去那個地方實地做調研,去發(fā)現這樣一個服務體系可能存在的痛點或是改進方向。


06?案例分享

下面和大家分享我們第一學期的一個項目。圖中是我們在Deptford校區(qū)studio的樣子。每屆的studio term項目主題是不一樣的,我們這屆的主題是:NO,NO,NO,就是拒絕,你要拒絕某項東西。經過討論后,我們小組決定拒絕hyper-connectivity,反映的是一種現象:現在大家都離不開網絡、離不開手機,花費了太多時間在心理的鏈接,忽視了現實生活中的鏈接,因此我們做了這個項目。

上圖是我們中期的結果,基本上全部是調研的成果,這個時候還沒有任何outcome。在調研部分,首先是問題理解,木板上貼的紙是老師給我們的設計工具,需要考慮到這個問題過去的狀況、現在的狀況、未來的狀況。在考慮狀況時,還要想問題是被什么因素影響。你會想到在過去這些可能是科技影響的,比如最近來講,5G出現了,5G也成為一個我們更加沉溺于hyper-connectivity現象的因素。這些因素都要考慮進去,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問題理解情景。包括上面我有寫為什么要說No hyper-connectivity,以一問一答的形式。要有充足的research去支持這些問答,而這些research都幫助更好地理解問題。理解了你的問題,你才知道這個問題到底有沒有存在的必要,有沒有為這個問題做設計的必要,或者說這個問題它真的是個問題嗎。

中間部分的背景分析,我們用到歸類的方法,比如對于YouTube或是Tinder等不同的軟件進行歸類,也是幫助了解情景。大家熟知的Persona幫助我們了解對象,我們的用戶可能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在討論和調研中找到的一個方向是要改變人們的行為,定好這個方向后,我們要去想如何為這個方向努力。比如,如何改變用戶的行為需要參考心理學一些資料。

當然,在整個過程中都有導師給我們做tutorial,會給一些建議。當時在改變用戶行為這部分,他會推薦給相關的書籍供我們研究。

這是我們當時的outcome,做了一個lab。從最左邊來看,左上角是一個情景化,當時做了一個video,是一個人日常生活的行為。根據這個video是想讓人們意識到這個問題,意識到自己好像也是這樣一個hyper-connectivity的人了。左下角的數據化這部分區(qū)域是當時做的一個小游戲,通過screen time(上網時間)?和年紀去計算未來你真正線下的生命,這些數據會給你沖擊力。

大家可以看到上面有貼像日記本一樣東西,,是我們小組成員真真正正去戒網,比如戒網三天中個人旅程的變化:每天都做了什么,在什么上花費了多少時間等,都是有很多數據支持我們的。旁邊的盒子是我們?yōu)榇蠹姨峁┑?,里面放進去十分鐘可以做什么事情、半小時可以做什么事情的記錄,大家就可以知道如果閑下來不去上網了,那這段時間可以做什么,繼而發(fā)現原來我的時間可以做這么多事情。

中間部分是另外一個區(qū)域:情景。我們當時有考慮到一個線下的餐廳,就餐情景下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主題是flip,意思是翻轉,手機帶有手電筒功能,把手機放在臺子上,翻轉過來它會變成一個燈。我們有考慮到獎勵激勵政策,都是在behavior里需要去做的點。下方區(qū)域是對未來的展望,有想象性質的,比如未來我們去問候的方式會不會是像哈利波特里面一樣,每個人有自己的貓頭鷹敲敲玻璃幫你送信,你也可以抱抱它。

右上角是第二部分數據化區(qū)域的全貌,讓大家有一個情感代入,與右下角可視化(沖擊性)是一個區(qū)域的。大家計算了自己的生命后寫上自己的年紀,就去剪這個紅色生命線,產生一種直觀的感受,當時沒有想到真實的反應比我們想象地更好。有可能你會發(fā)現我的tutor已經三四十歲了,但他剩余的線下生命比我還長。這是一個簡單的互動。


07畢業(yè)設計

給大家分享幾頁當時我們同學的畢業(yè)設計。左上角是一個游戲紙牌,講關于經濟類的游戲,2040年大家的生活和經濟。他是服務設計的學生,但做了一個比較文創(chuàng)的作品。左下角也是服務設計同學做的,關于英國狐貍的生活,為狐貍做了一套服務。

中間是交互設計學生的作品,做了關于女性生殖問題的一個批判性設計。右下角是服務設計同學作品,關于交通系統(tǒng)的設計。大家可以看到,我們不是像我們想象中完完全全的一套傳統(tǒng)的服務設計, Goldsmiths對于畢業(yè)設計不完全限制service學生只能做service,interaction只能做interaction,自由度非常大。


08 Goldsmiths適合什么樣的學生

Goldsmiths的氛圍很學術,首先,對于那些完成碩士學習想要攻讀博士的學生還是很合適的。我們的導師也有在帶博士生,同屆的學生也有好幾個在讀博士。Goldsmiths的碩士學業(yè)完成,博士還是比較好申的,老師會給你很多幫助。其次,對哲學感興趣的學生可以收獲到很多知識。

最后,Goldsmiths所做的是對學生長久思維方式的改變,而不僅限于設計思維。這是我覺得Goldsmiths和別的學校最大的區(qū)別。當然別的學??赡苁俏彝ㄟ^和朋友或是看展的理解,不是說別的學校不好,而是Goldsmiths是在這方面做得比較特別的。通過學術和哲學的東西教你如何進行思維方式的改變,尤其是對你設計作品從發(fā)現問題到解決問題過程中,首先在發(fā)現問題的部分就會有很多內容需要思考。比如,當你發(fā)現一個問題,他就會問你:這個問題真的是問題嗎?這個問題是什么導致的?它是受科技水平發(fā)展而影響,還是由于人們的行為和心理因素導致的,這個問題本身就會延伸出很多問題。導師有說過一句話:我們已經有很多很多設計了,所以我們不需要你們去做一些沒有用的設計。對于真正要去做的設計,做之前思考的部分就要非常完善。


09 申請建議

分享一些申請小tips:

首先,我自己本身是跨專業(yè)申請,而且我的作品集不是一個純service項目。根據我的了解,很多同學也不是完全做了一個服務設計的項目。如果要申請Goldsmiths的service,作品集并不需要完全做服務設計的項目,但最好在設計中運用到一定的服務設計工具。比如,如果是一心想做service,可以做一個service的項目;如果是想申產品和服務,那么完全可以做產品的項目,但在做產品時運用到服務設計的知識,讓導師看到你對服務設計有一定了解以及看到你的潛力。

第二,作品需要有批判性(critical)、社會參與性(social engagement)。這點是我在Goldsmiths上學后做的一個總結,因為每次我們對項目進行評價的時候,都需要看你的項目是否有批判性、是否有足夠的社會激勵,跟用戶、群體、公眾有足夠的互動,有足夠的激勵給到他們讓大家有參與感。

第三,在做項目選擇的時候,要說明為什么這樣選擇,一定要有理有據。而不是說我有幾個選擇,所以我決定選這個,不能跳過做選擇的根據這一步,這是在做作品集申請學校時要考慮的問題,一定要有理由。

第四,作品主題的確定可以商業(yè),但要考慮到英國整體的氛圍并不商業(yè),尤其是Goldsmiths的氛圍是不商業(yè)的。另外要考慮到面試官,Goldsmiths的服務設計老師可以說是比較反科技的,希望作品更注重作品的人文關懷、文化等方面因素。這是對申請學校的作品集方面我個人的建議,大家也可以聽聽別人的建議。

第五,作品集主題選擇時不要太大,或是做一些過于無形的東西。老師當時給我們舉了一個例子,不知道為什么每一屆都有學生想要去做跟氣味有關的東西,比如:根據氣味去怎樣、香水是令人愉悅的氣味等等,這些東西非常無形,而且可能也是受限于現在的科技,這些東西很難去把它講得非常有邏輯,產出也比較容易做失敗。在做這類選題時,需要慎重。還是盡可能做一些實際的項目,比如:最近比較結合實際的是,服務設計如何發(fā)力于疫情下。這個選題是一個當下的且具有實踐意義,而且具有人文關懷。

第六,調研很重要,充足的調研是支持作品的重要依據。做一個項目絕不是信口拈來,一定要有數據支撐。尤其是服務設計,需要有很多的數據,還有問卷、訪談等調研支撐。

第七,關于排版,把作品集本身當成一個作品、甚至是自己最后的作品,把面試官當作自己的用戶來設計作品集,要知道對方想看到什么,并在細節(jié)上考慮用戶體驗。包括作品集頁面版式的設計、導出的大小、如果做特別長的版式上面有些字可能看不清楚等,這些小細節(jié)都需要考慮到。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當時申請學校的作品,分享這一頁的原因就是剛才提到的,要呈現出做選擇的原因。比如,我當時有兩個方案,選擇第二個方案的原因是考慮到大規(guī)模生產時,三角形的盒子會有組裝上的問題??傊?,在做選擇時要進行分析,為什么做這個決定,不可以是隨便設計的。

這個是我做產品設計時其中的一頁。做產品設計也是可以的,但是可以用到一些服務設計的方法,讓審閱者感受到你對服務設計也是有興趣的、有一定了解的。并且,把服務設計運用到產品設計中,對于申請產品設計也是有幫助的。


10 其他方面

建議:工作和學業(yè)的平衡,對內容的把控,這些是自己在Goldsmiths學習時需要注意的??紤]清楚讀這個碩士課程目的是什么。純粹是為了學習或是對設計的享受,就不需要考慮那么多畢業(yè)之后的事情。作為一個過來,如果是要有比較現實的考慮,在做作品集做項目時就要有一定項目方向的把控,方便之后申請工作,畢竟時間是很寶貴的,不可以花了一個學期做下來但申請工作時項目不能用。

導師風格:上面也提到一些,我們的導師有些反科技,認為科技沒有那么地值得信賴,尤其在做作品時或是tutorial時可以感受到這一點。另外,導師不是很喜歡做App,做服務設計或是交互設計不是做App的,在做這些東西的時候應該去想的是如何真真正正解決某個設計問題,而不是把所有的產出都用于做App。做App可能也是由于國內的現狀,找工作時大家都會想要看一下你有沒有做過App,有沒有做過交互界面,而這并不是我們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如果做App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可以做App;如果它不是呢?

This Is A Service Design:給大家分享This Is A Service Design這本書,可能大家也有看過。這是一本非?;A的服務設計的入門工具書,也不完全是工具書。這本書非常系統(tǒng)地講解了服務設計方法。


11 申請所需材料

項目介紹:

MA Design: Expanded Practice

設計:擴展實踐


This course is a radical post-disciplinary program for practitioners who want to push the boundaries of what design can be and do. During this MA we work with you. By challenging the role and norms of traditional design towards an emerging type of ‘advanced design’, unshackled from the history of specialisms and entrenched methods, you will become part of a community of practice. You will be encouraged to actively contribute to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how design is set to address and affect change within contemporary society.


Deadline

語言要求:

IELTS:6.5 (寫作不低于6.5,其它單項不低于6)


申請材料:

https://www.gold.ac.uk/pg/ma-design-expanded-practice/

  • 成績單

  • Portfolio作品集

  • 申請表

  • Personal statement

  •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 CV

  • Interviews

聯系方式:

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

New Cross

London

SE14 6NW

admissions@gold.ac.uk


更多在讀體驗以及其他海外留學的資訊可以關注UXD交互工業(yè)產品設計分享或者添加小助手,還可獲取講座直播哦~

|福利大放送 | WELFARE?
對于設計初學者,完成從0開始創(chuàng)作幾乎是不可能的,就像學習過程中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一樣。有了大量的積累,才能在腦海里建立素材庫,這些素材庫能幫助同學們完成最初的設計想法積累,基于這樣的基礎再進行個性化的創(chuàng)作,最終才能做出高質量的作品集。全球院校最新作品集免費拿!添加小助手即可獲?。?/p>

▲ ?頂級名校作品集參考

UXD交互工業(yè)產品設計學院是尤克斯國際旗下的一家專注于交互、服務、工業(yè)、產品設計專業(yè)的頂級設計學院。除了一對一設計課、基礎技能課程、小組課題、設計評圖、聯合教學外,我們提供不定主題的公開課和內部小組課,教學計劃課程由三大部分組成,包括基礎軟件技能教學、設計理論系統(tǒng)講座、申請必備知識解析等。

本文版權歸UXD尤克斯所有?

?部分圖片來自于網絡??

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系

真體驗-我在金匠學服務設計,Goldsmiths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服務設計全面解讀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余干县| 大厂| 蒲江县| 赣榆县| 临沧市| 阳山县| 延吉市| 四平市| 无锡市| 芜湖县| 广平县| 随州市| 色达县| 黄山市| 合江县| 长丰县| 天祝| 洪泽县| 兴国县| 临邑县| 黔江区| 东安县| 中牟县| 尚义县| 建昌县| 靖州| 治县。| 故城县| 廊坊市| 无极县| 成武县| 崇义县| 甘德县| 平顺县| 张家界市| 大洼县| 庆元县| 黄浦区| 密云县| 上饶县| 东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