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 用燒火棍不該成為你自卑的借口

做工粗糙,全損音質(zhì)以及玄學(xué)的弦距等等等,不必多說,大家都懂,“燒火棍”這個名字也都成了這些琴的代名詞。這種琴,別用太久了,基本彈唱或者是像《天空之城》、《愛的羅曼史》這樣的“指彈第一課”玩兒明白了以后,就可以考慮換琴了,第二把琴全單倒不至于,最低撐死了也得是面單了,要不然就沒換琴的意義了。

不少人入坑吉他圈的第一把琴,都是燒火棍。大多數(shù)人選燒火棍的借口都是不了解什么是好,什么是孬;
除了這個,很多人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堅持下去,就不愿意燒這個錢。所以不少人的第一把琴都是燒火棍。
把琴玩兒明白了,想換一把更牛逼的琴,甚至想直接就上Martin或Taylor了,誰不想呢?可是很多人的條件不允許啊。
?

再往前看,想黑豹樂隊的郭四,往返沙棘廠20多次借樂器,就為了演出效果,那會兒是真沒樂器,自己使的都是燒火棍,重大演出還是登不了臺的,都得去別地兒借。
但是一直以來,大家對燒火棍一直持一個鄙視態(tài)度,噴到天上又給噴回坑里。但是噴的同時,想沒想過,大家都是從燒火棍這么過來的嗎?
有段時間網(wǎng)上穿過一個黑人兄弟那這只有一根弦的琴在彈唱的視頻,照樣在世界上很火,那不是燒火棍是什么?

相信這是很多人的經(jīng)歷:入坑的時候,去逛琴行,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孬,就會讓店里的店員或琴行行長本人來彈一段,聽人家一彈,“嘿!這琴真不錯!”,但是交錢拿琴回家以后,發(fā)現(xiàn)這琴到了自己的手里邊就成了另一把琴了。
這說明什么?技術(shù)才是演奏的關(guān)鍵,如果你的技術(shù)不過關(guān),你也沒有權(quán)利說燒火棍什么了。
有了技術(shù),燒火棍也可以嗨起來,但是當(dāng)你有了技術(shù)以后,你對音色和手感的概念也就形成了,同時也有了要求,這就是為什么想換琴了。

但是話說回來,為什么琴行的人彈它你就會覺得好,擱你自己手里你就覺得菜,這完全是“燒火棍”這個標(biāo)簽對你產(chǎn)生的心理影響,所以千萬別因為自己手里的燒火棍自暴自棄。
吉他和其他木制品的區(qū)別就在于它是樂器,我們花錢聽個音兒。
雖然燒火棍的音色都差不多,也就花花綠綠的涂裝看著各有千秋,但是即便如此,燒火棍還是很值得成為入坑者的第一把琴的:“沒有對比,就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孬?!?/p>
這也是燒火棍的存在意義。

如果你要入坑了,那燒火棍得買手感好的:音色前面已經(jīng)說過了,都差不多,但是良好的手感能讓你快速進步,早日拿下大橫按。

拿下來以后,技術(shù)上的事兒就一步步來,這時候你可能就會想提升音色了。但是離換琴還有一定差距,那可以換一套好琴弦,換琴弦是最快提升音色的方法。
要是還不行,換個琴碼音色也會有提升,這之后,才考慮換琴,但是對于入坑的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話已至此:琴的好壞是注定的,你的技術(shù)是可以提升的,燒火棍在見證你的提升,默默無聞地為你當(dāng)一塊兒墊腳石,為你換琴做準(zhǔn)備,很多人會因為你拿燒火棍而鄙視你,那是他們傻逼,甭理他們,他們在否認(rèn)自己的過去。
因為往往拿著燒火棍,看著自己一點兒點兒進步,在同一個愛好中認(rèn)識越來越多的朋友,是最美好的一段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