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影壇終于有人敢對「美食推理」下手了


最近幾年,國內以「推理」為主題的作品越來越多。
典型的如《唐人街探案》、《白夜追兇》以及最近的《重生》,都是相對而言比較優(yōu)秀的推理作品。
但這些作品里的偵探們,很少很少會用到「美食」來進行破案。
那么我們有沒有那么一部作品,能讓主角圍繞著「食物」來破案的呢?

以前可能沒有,但現在有了。
《美味偵探》,了解一下。

三年前,男主角陸聞在中國香港經營著一家偵探社,他身邊有兩位摯友,協(xié)同他一起破案。

然而陸聞在調查一起國際販毒案時,卻被販毒集團抓住痛腳,讓這兩人葬身火海。
陸聞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從此患上了暴食癥,并且消沉至今。

直到最近,他被素未謀面的心理醫(yī)生,邀請前往日本橫濱,才意外卷進了一系列案件中。
而這些案件,都與三年前陸聞調查過的販毒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三年前爆炸現場的logo

三年后毒藥包裝上的logo

邏輯
一直是國產電影的硬傷。
一些奇怪的邏輯永遠只存在于電影中,它與我們的真實生活,是割裂的。
而推理電影,則更加重視「邏輯」,一旦觀眾把電影的破綻找到,那么他們對電影的評價,必然一落千丈。
而《美味偵探》的「預告片」,在邏輯鏈上的完整,令我眼前一亮。

預告片一開始,一家位于日本的西餐廳行政總廚就倒在冷庫中,失去了呼吸。
警方經初步檢查,發(fā)現死者由鈍器擊打致死,且前端凹凸不平。
而現場沒有發(fā)現疑似兇器,也沒有目擊者。
女主長谷作為警方負責人,觀察了冷庫周圍,她發(fā)現凍庫中,掛著不少冷凍牛腿。

她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
兇手用牛腿錘殺了死者,再將其加工為食物讓顧客吃掉,從而實現「銷毀作案工具」的目的。
這實在是一個既天馬行空又合理的解答,似乎沒什么破綻。
于是她下令回收餐廳的所有牛排,這一回收,就跟初來乍到的陸聞對上了。

對于長谷的這一假設,陸聞并不買賬。
理由是:今天餐廳統(tǒng)一供應的是神戶牛肉,而神戶牛肉現宰現吃,并不會冷凍。

我特別欣賞陸聞的這段反駁。
不僅是因為有「反轉」,而且這個「反轉」,其內在邏輯是與「食物原理」有聯(lián)系的。
是的,陸聞從一而終,大都是利用「食物原理」來破案的。

最后男主是怎么確定兇手的呢?
依然還是以「食物原理」推理而成 :
他在喝紅酒時發(fā)現,這瓶紅酒溫度過低,他推斷紅酒曾進入過冷庫。

而在案發(fā)現場確實有該紅酒擺放的痕跡:

問題是,這瓶11年拉圖紅酒的最佳保存溫度,是15度,死者作為行政總廚,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
所以把紅酒帶入冷庫的人,只有可能是兇手。

邏輯的嚴密,推理的精彩,對食物原理的巧妙利用,這就是預告片給我們的“餐前菜”。
類似的破案手法并不鮮見。
他通過暗紅的血腸顏色變鮮艷,推理出血腸的「血紅蛋白」與一氧化碳產生了反應,從而判斷出餐廳后廚有煤氣泄漏:

因為「地中海乳酪含有的大量乳酸,與感冒藥中的鹽酸苯成分發(fā)生反應,使患者產生高血壓」。

所以他推斷出另一位死者是服用了「蛋糕+感冒藥」導致病發(fā)身亡。


每一次思路的卡殼,陸聞都可以用「食物」來巧妙破局。
令觀眾信服之余,也讓他們不禁感嘆自然界的博大精深。
而陸聞的“超能力”,也遠不止這些。

味覺
網劇《唐人街探案》中,塑造了以「靈敏嗅覺」見長的林默:

而《美味偵探》的男主陸聞,人如其名,他不僅會“聞”,還很會“吃”。

他來日本,卷進案件漩渦,就是因為要參加死掉行政總廚的“封廚宴”:

來到日本的第一件事,就是吃:

能對食物做出精確的點評:



也能聞出每個人身上的獨特味道:

女主長谷為了查案,連飯菜都沒吃完就跑進后廚,請看陸聞此時的表情:

當然了,陸聞這一奇特的能力,也被他運用到破案之中。
預告片中,他成功地吃出了泡菜中的血腥味,判定殺害總廚的「兇器」正是壓泡菜缸的那塊「喜馬拉雅鹽」。

正片里,他吃出桌上的日本料理過分新鮮,判斷廚師在其中添加了「河豚萃取物」用來提鮮。
由于河豚萃取物在日本被禁止添加到食物中,陸聞也就推理出這間餐廳有問題:

臨近結尾處,他吃出了西多士的「陳皮粉」,而陳皮粉只有香港有售,從而初步推斷出哪一塊才是“真的西多士”:

而陸聞所擁有的強大味覺、超凡的食物知識,都來源于他對食物的由衷熱愛。
如果我們嘗遍世間美味,說不定我們也可以是「美味偵探」呢?

美食推理
在國外,這類題材并不鮮見。
尤其在“盛產名偵探”的國度日本,無論是漫畫,還是漫改日劇,都早早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在開頭提到的漫畫《為食神探》,里面的偵探高野圣也,甚至還會把兇案現場的美食吃個精光,讓人印象特別深刻:


誠然,《美味偵探》作為一部低成本、低宣傳的國產犯罪電影,說沒有瑕疵那是不可能的。
比如說電影背景在日本,主角們卻全程說著普通話,配音連嘴型都對不上:

她說的是日語,但配音成了普通話
比如說情節(jié)過于緊湊,許多劇情來不及鋪墊就帶過,會讓人有點覺得莫名其妙。
陷入三年前回憶中的陸聞,前腳剛說完案件棘手,要是有個線人就好了:

五秒之后(我特地數了下,真的是5秒),他的好友阿嬌就已經成功打入販毒集團內部,并且已經以身試毒:

還有一些段落特別尷尬,比如這一部分的打戲:

這一看就是假打啊…
與市面上的優(yōu)秀影片相比,《美味偵探》還有一段距離要走。
但作為低成本的懸疑類電影,有懸念、有包袱,最后還能邏輯自洽,甚至還包含數次高能反轉,我覺得已經可以了。

網絡大電影作為疫情期間火起來的香餑餑,其影片質量卻一直不夠過硬。
無論是打響頭炮的《囧媽》:

還是最近在各平臺很火的《奇門遁甲2020》

其質量都難以讓大部分網友滿意。
在「網絡電影」品質普遍一般的前提下,《美味偵探》的品質,無疑是在及格線上的。
如果大家正好無聊的話,那我覺得,躺在沙發(fā)上看一看這部影片,也不失為打發(fā)時間的好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