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王人恩:戚蓼生《石頭記序》箋釋

2023-02-04 23:02 作者:塵光同學233  | 我要投稿

(文章刪改自王人恩《紅樓夢考論》十一 戚蓼生《石頭記序》箋釋。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從紅學史來看,德清戚蓼生(?—1792)的《石頭記序》雖然僅有四百六十七個字,但由于見解新穎、內(nèi)涵豐富、用典精辟而一直為紅學研究者所珍視。著名紅學家周汝昌先生認為這篇序文“筆調(diào)非凡,見地超卓,已足名世不朽”;多年來致力于戚蓼生研究的著名紅學家鄧慶佑先生于1996年指出:戚蓼生“對《紅樓夢》的研究和理解,是何等深刻!他是一個真正讀懂了《紅樓夢》,而且千百年后,人們也會承認他是紅學史上一個有突出貢獻的人”;近來他又進一步論道:“戚蓼生是歷史上第一個真正偉大的紅學家,他的序言如果后人不給加上標點,雖然只有短短的四百六十七個字,但對《紅樓夢》藝術(shù)成就的闡釋,甚至比后世一些紅學家十百萬言的《紅樓夢》藝術(shù)專著,把握得還要準確,論述得還要深刻?!比魧ζ蒉ど蛭纳钊胙凶x,即可感知周、鄧所言絕非拔高過譽之詞。遺憾的是,這篇重要的紅學研究資料迄今尚無人作過箋釋,其中的新穎見解、典故隸用給閱讀者留下了攔路之虎。因此導致“這篇出色的也是最早的紅學評論文章,從來不受重視,從清代到民國,極少為人提起,實為怪事”。筆者不揣淺陋,擬仿陳子謙先生《〈談藝錄?序言〉箋釋》一文作一箋釋。

原序

吾聞絳樹兩歌,一聲在喉,一聲在鼻;黃華二牘,左腕能楷,右腕能草[一]。神乎技矣[二]!吾未之見也。今則兩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牘而無區(qū)乎左右,一聲也而兩歌,一手也而二牘,此萬萬所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頭記》一書[三],嘻!異矣。夫敷華掞藻,立意遣詞,無一落前人窠臼,此固有目共賞,姑不具論[四]。第觀其蘊于心而抒于手也,注彼而寫此[五],目送而手揮[六],似譎而正,似則而淫[七],如《春秋》之有微詞[八],史家之多曲筆[九]。試一一讀而繹之[十]:寫閨房則極其雍肅也,而艷冶已滿紙矣[十一];狀閥閱則極其豐整也,而式微已盈睫矣[十二];寫寶玉之淫而癡也,而多情善悟不減歷下瑯琊[十三];寫黛玉之妒而尖也,而篤愛深憐不啻桑娥石女[十四]。他如摹繪玉釵金屋,刻畫薌澤羅襦,靡靡焉幾令讀者心蕩神怡矣,而欲求其一字一句之粗鄙猥褻,不可得也[十五]。蓋聲止一聲,手止一手,而淫佚貞靜,悲戚歡愉,不啻雙管之齊下也[十六]。噫!異矣。其殆稗官野史中之盲左、腐遷乎[十七]?然吾謂作者有兩意,讀者當具一心[十八]。譬之繪事,石有三面,佳處不過一峰;路有兩蹊,幽處不逾一樹[十九]。必得是意,以讀是書,乃能得作者微旨。如捉水月,只挹清輝;如雨天花,但聞香氣[二十]。庶得此書弦外音乎[二十一]?乃或者以未窺全豹為恨[二十二],不知盛衰本是回環(huán),萬緣無非幻泡[二十三]。作者慧眼婆心,正不必再作轉(zhuǎn)語,而萬千領(lǐng)悟,便具無數(shù)慈航矣[二十四]。彼沾沾焉刻楮葉以求之者,其與開卷而寤者幾希[二十五]!德清戚蓼生曉堂氏[二十六]。

箋釋

[一]絳樹兩歌、黃華二牘:絳樹,古歌女名。據(jù)《藝文類聚》卷四十三“樂部”三“歌”引曹丕《答繁欽書》“今之妙舞莫巧于絳樹,清歌莫善于宋臘”之“今”而言,絳樹似為東漢、三國初人。又“絳樹”與“宋臘”相對為文,可知絳樹非藝名或小名,或姓“絳”名“樹”。考“絳”本為地名,在今山西翼城縣西南,晉穆公自曲沃遷都于絳,后以邑為氏。然典籍中姓絳者幾希,“絳樹”其人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南朝梁庾肩吾《詠美人》:“絳樹與西施,俱是好容儀?!笔侵聊媳背瘯r,絳樹以貌美傳世,而南朝徐陵《雜曲》云:“碧玉宮伎自翩妍,絳樹新聲最可憐?!比园呀{樹比作善歌者。至唐馮贄《記事珠》始對絳樹的歌技有了開拓性的描述:“絳樹一聲能歌兩曲,二人相聽,各聞一曲,一字不亂,人疑是一聲在鼻。”然僅言一聲能歌兩曲,“一聲在鼻”已含“一聲在喉”之義。對絳樹進行夸張描述者當推元人伊世珍《嫏嬛記》:“絳樹一聲能歌兩曲,二人細聽,各聞一曲,一字不亂,人疑其一聲在鼻,竟不測其何術(shù)。當時有黃華者,雙手能寫二牘,或楷或草,揮毫不輟,各自有意。余謂‘絳樹兩歌’、‘黃華二牘’,是確對也?!眱上鄬φ?,“絳樹兩歌”之事,《嫏嬛記》似從《記事珠》而來,而“黃華二牘”一事則系《嫏嬛記》所獨言。又從“當時”二字來看,黃華亦為人名,與絳樹是同一時代人,至于是男是女,則不得而知。與曹雪芹同時代人翟灝《上元日琉璃廠觀百戲作俳體五十韻示同游諸子》就有“黃華雙牘并,絳樹兩歌歧”詩句,并自注“絳樹能一聲歌兩曲,黃華雙管并下,見《嫏嬛記》”。戚序用此二典旨在鋪墊下文他對《紅樓夢》藝術(shù)特色和藝術(shù)成就的贊賞。

[二]神乎技矣:是對絳樹、黃華高超技藝的贊美,謂語“神乎”提前是強調(diào)其“神”。贊美絳樹、黃華之技藝高超同樣是為下文贊美《紅樓夢》作鋪墊。

[]今則兩歌而不分乎喉鼻……而竟得之《石頭記》一書:由前諸層鋪墊跌出寫作序文的主旨:世間萬萬不能有的奇事竟然在《石頭記》書上發(fā)生了,作者是用驚嘆無已的口吻認定《石頭記》乃“千古未有之奇書”,從而對《石頭記》的贊譽推至曠古未有、無以復加的地步。要義有二:絳樹固然歌技高明,能一聲兩歌,但不過一聲在喉,一聲在鼻,可謂人籟而非天籟,故聽者“細”聽尚能辨之;黃華固然書法高妙,能一手二牘(今在電視上亦能見到),但不過左腕書楷,右腕書草,亦可謂人工而非天工,故后天經(jīng)過學習可臻此境。總之,絳樹、黃華之技人間可聞,世間可見。此其一。而《石頭記》既能一聲兩歌,一手兩牘,有絳樹、黃華人籟人工之技,又能“兩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牘無區(qū)乎左右”,超邁前人而直臻妙手天成之境,絕非絳樹、黃華之技可比。故云“萬萬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質(zhì)言之,《石頭記》成功的原因在于作者能夠繼承以前一切優(yōu)秀文化的優(yōu)秀傳統(tǒng)而又

能創(chuàng)造出全新的作品的意思在內(nèi)。這是非常值得珍視的見解。姑舉二例以明之:第一,《紅樓夢》深受楚辭文化的巨大影響而能推陳出新,屈子的人格、屈賦奇幻的風格、諷兼比興的象征藝術(shù)、《芙蓉女兒誄》的創(chuàng)意和表現(xiàn)手法、環(huán)境描寫、湘云的命運、黛玉的題帕詩等方面,都明顯地表明了曹雪芹對楚辭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請參閱拙文《〈離騷〉未盡靈均恨更有情癡抱恨長——試論〈紅樓夢〉與屈原賦》。第二,發(fā)生于西漢、定型于晉代的王昭君故事也大大影響了《紅樓夢》的創(chuàng)作,曹雪芹似有“昭君情結(jié)”,小說中歌詠昭君的詩歌多所創(chuàng)新,它還借昭君比黛玉,借昭君和番影射探春遠嫁,從而大大升華了昭君故事的內(nèi)涵,增強了《紅樓夢》的藝術(shù)魅力,請參閱拙文《〈紅樓夢〉與昭君故事》。

[四]夫敷華掞藻……姑不具論:敷華,鋪陳文采。敷,鋪陳。謝靈運《山居賦》:“敷文奏懷?!薄段男牡颀?镕裁》:“引而伸之,則兩句敷為一章;約以貫之,則一章刪成兩句。”華,文采。三國魏鐘會《孔雀賦》:“五色點注,華羽參差。”掞藻,鋪張辭藻,與“敷華”義近,謂施展文才。蕭穎士《贈韋司業(yè)書》:“今朝野之際,文場至廣,掞藻飛聲,森然林植?!绷⒁?,指作者寫作《石頭記》的用意,即所謂創(chuàng)作動機和目的。遣詞,即用語。立意遣詞蓋指內(nèi)容形式兩方面而言。窠臼,現(xiàn)成格式,如窠巢、舂臼,喻指蹈襲故常,不能自出心裁。朱熹《答許順之書》:“此正是順之從來一個窠臼,何故至今出脫不得?”“無一落前人窠臼”正從脂批而來:“開卷一篇立意,真打破歷來小說窠臼”,又直啟魯迅名言:“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后,傳統(tǒng)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p>

[]第觀其……注此而寫彼:第,轉(zhuǎn)折連詞,但。蘊于心而抒于手,蓋指作者構(gòu)思和寫作的過程而言,“蘊于心”亦即胸有成竹,“抒于手”亦即走筆書寫。注彼而寫此:周汝昌先生說:“注此寫彼,有無出典?我愧未詳。這大約有點兒像武術(shù)上的‘指東打西’,戰(zhàn)略上的‘聲東擊西’,或者有似乎‘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謀略。用‘大白話’說,就是:你讀這些字句,以為他就是為了寫‘這個’,實則他的目標另有所在,是為了寫‘那個’!”我以為,“注彼而寫此”似從晉杜預《春秋左氏傳集解?序》及孔穎達疏變化而來:“為例之情有五。一曰微而顯,文見于此,而起義在彼。”孔穎達疏云:“文見于此,謂彼注云辭微而義顯也?!苯酉戮唧w論析成公十四年、僖公十四年和十九年所敘之事,三次重言“是文見于此,而起義在彼,皆是辭微而義顯”。準此,則“注彼而寫此”之要義是“辭微而義顯”,它是后人對《春秋》記事特點的藝術(shù)概括。考杜預之《序》所謂“五例”實從《左傳》成公十四年九月而來:“君子曰:‘《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污,懲惡而勸善。非圣人孰能修之!’”又《左傳》昭公三十一年冬亦載:“《春秋》之稱,微而顯,婉而辯?!甭?lián)系戚序下文“如《春秋》之有微辭,史家之有曲筆”來看,“注彼而寫此”的核心內(nèi)涵是指《石頭記》與《春秋》有近似之處:辭微而義顯,即文辭背后含有隱晦的批評,但它的義旨顯明,讀者可以領(lǐng)悟。這實際上已經(jīng)認識到了小說與史書的相同的社會功能和相似的寫作手法問題,可以看作戚蓼生對紅學的重要貢獻之一,因為它是紅學史上第一次提出史傳對小說具有深刻影響的高明見解,對后來的研究者影響甚大。如劉銓福就有“《紅樓夢》雖小說,然曲而達,微而顯,頗得史家法”的評論?!都t樓夢》之有“微言大義”是客觀存在,歷久不衰的索隱派紅學所提出的種種奇談怪論恰恰從一個方面說明了這一點。大量的脂批文字透露出,《紅樓夢》采用的手法是將“真事隱去”,用“假語村言”,小說的本旨是“此書只是著意于閨中”,“此書不敢干涉朝廷”,然而它又不時提醒讀者要注意小說背后的“隱寓”,姑舉三例:第一回有“朝代年紀、地輿邦國卻失落無考”一句,甲戌本有側(cè)批云:“若用此套者,胸中必無好文字,手中斷無新筆墨。據(jù)余說卻大有考證?!钡谖寤貙憣氂衤犃耸膸字螅耙膊徊炱湓?,問其來歷,就暫以此釋悶而已”,甲戌本有眉批云:“妙。設(shè)言世人亦應如此法看此紅樓夢一書,更不必追究其隱寓。”第十六回寫趙嬤嬤與璉、鳳談及元春省親一事,甲戌本有回前總批云:“借省親事寫南巡,出脫心中多少憶惜(昔)感今?!狈泊司f明《紅樓夢》的確有“微言大義”,不過寫得隱晦一些罷了,作者的愛憎態(tài)度隱藏得隱蔽一些罷了,而讀者須細心領(lǐng)會,正如脂評所提示“觀者萬不可被作者瞞敝(蔽)了去,方是巨眼”。

[六]目送而手揮:語出嵇康《贈秀才入軍》詩之四:“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泰玄?!痹妼戯抵诛苍谛熊娡局蓄I(lǐng)略大自然情趣的自得之情,眼望遠去的歸鴻,手彈懷中的琴弦,自由自在,忘懷陶醉。戚文借以比喻作者寫《石頭記》能做到手眼并用,揮灑自如。周汝昌先生指出:“目送手揮,倒是有典可查的:晉代的阮籍,最善操琴(七弦古琴),記載說他彈奏時是‘手揮五弦,目送歸鴻’——手倒是在弦上,眼卻一意地隨著遙空的飛雁而遠達天邊了!這說的是手之與目,音之與意,跡之與心,是活潑潑而神通而氣連的,然而又不是拘拘于一個死的形跡之間的。……換言之,就是‘一筆二用’的意思?!笨质钦`記,不過其解說倒是有一定參考價值。

[]似譎而正,似則而淫:似譎而正,語出《論語?憲問》:“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逼菔辖杩鬃釉u論人物之言評論《石頭記》的風格看似譎怪奇異而實際上端正嚴肅。似則而淫,看似有法則而又有些過度。則,法則?!对?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則?!币?,過度?!蹲髠?襄二十九年》:“遷而不淫,復而不厭?!逼菔洗硕鋵崗摹墩撜Z?八佾》孔子所說“《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二句模仿而來。

[八]如《春秋》之有微詞:《春秋》,相傳為孔子據(jù)魯史修訂而成的編年體史書?!妒酚?孔子世家》載,孔子“因史記作《春秋》……約其文辭而指博。故吳楚之君自稱王,而《春秋》貶之曰‘子’;踐土之會實召周天子,而《春秋》諱之曰‘天王狩于何陽’:推此類以繩當世。貶損之義,后又王者舉而開之。《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劣跒椤洞呵铩?,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杜預《春秋左氏傳集解?序》認為“以一字為褒貶”,《漢書?藝文志》認為含有“微言大義”。故后來就把文筆深曲、意含褒貶的文字稱為“春秋筆法”。戚蓼生敏銳地讀出了《石頭記》的“春秋筆法”,向讀者指明了閱讀《石頭記》的不二法門,令人欽敬。脂批也多處指出《石頭記》的“春秋字法”、“《春秋》的法子”,如第三回寫賈雨村帶林黛玉進京后,拿著林如海的書信拜見賈政,賈政竭力協(xié)助,就幫賈雨村“輕輕謀取了一個復職候缺”,甲戌本有夾批:“春秋字法”。接下又在“不上兩個月,金陵應天府缺出,便謀補了此缺”旁復批有“春秋字法”。其實,此前寫“雨村相貌魁偉,言談不俗,且這賈政最喜讀書人”一節(jié)文字旁的夾批,也正是“春秋字法”:“君子可欺以其方也。雨村當王莽謙恭下士之時,雖政老亦為所惑,作者指東說西?!保ň覆孛寂酝┡咭酝趺е湔侵浮皝y臣賊子”之流,“指東說西”不也正是“注彼而寫此”嗎?又如第八回寫秦可卿“生得形容裊娜,性格風流”,甲戌本有夾批:“四字便有隱意。春秋字法?!倍鴮懬乜汕涿忠欢?,甲戌本有夾批:“出名秦氏,究竟不知系出何氏,所謂寓褒貶別善惡是也。秉刀斧之筆,具菩薩之心,亦甚難矣。”寫秦業(yè)一段,甲戌本有眉批:“寫可兒出身自養(yǎng)生堂,是褒中貶。死后封襲(龍)禁尉,是貶中褒?!痹偃绲谒氖寤?,庚辰本有三處夾筆提到“春秋筆法”、“春秋字筆”?!都t樓夢》正文第四十二回寫薛寶釵把林黛玉以“母蝗蟲”為喻譏嘲劉姥姥,就直接稱之為“春秋的法子”。脂評還有“反面春秋”的批語,如第四十三回寫賈母為王熙鳳過生日湊份子,對眾嬤嬤說:“這使不得。你們雖該矮一等,我知道你們這幾個都是財主,分位雖低,錢卻比他們多?!备奖居信Z云:“驚魂奪魄,只此一句,所以一部書,全是老婆舌頭,全是諷刺世事,反面春秋也。所謂癡子弟正照風自(月)鑒。若單看了家常老婆舌頭,豈非癡弟子乎?”所謂“反面春秋”,是說《石頭記》一書從反面寫“春秋”大事,不能認為“一部書全是老婆舌頭”而誤以為是“家常老婆舌頭”,而它“全是諷刺時事”,不能像賈瑞一類“癡子弟”只看正面而不看反面??傊迵槌髳?、高揚美善、揭露奸邪、諷刺世事、嬉笑怒罵、皮里陽秋之筆,小說中在在皆是。

[九]史家之有曲筆:史家,指史臣、作史者,如董狐、司馬遷等。曲筆:史家著史如實記載史實,直言無諱,此謂之直筆;而編史、記事有所顧忌或徇情避諱,不直書其事的謂之曲筆。后漢臧洪《答陳琳書》:“昔晏嬰不降志于白刃,南史不曲筆以求存,故身傳圖象,名垂后世?!逼菔纤^“史家之有曲筆”與前句“《春秋》之有微詞”相對為文,故“曲筆”應包括下筆委婉曲折、微文譏諷的意思。曹雪芹為了躲避當時殘酷鎮(zhèn)壓文人而大興的文字獄,他充分利用小說的特點,故意不暴露創(chuàng)作年限、故事發(fā)生的地點,隱晦地描寫書中涉及的滿漢風俗,故意混淆故事的時間概念,反復強調(diào)“朝代年紀,地輿邦國卻反失落無考”、“無朝代年紀可考”、“并無大賢大忠理朝政治風俗的善政,其中只不過幾個異樣女子”,“上面雖有些指奸責佞貶惡誅邪之語,亦非傷時罵世之旨”,總之,《石頭記》“毫不干涉時世”。還為了迷惑統(tǒng)治者的眼目,突出小說的“荒誕不經(jīng)”,作者選擇了“不避諱”的寫法。盡管如此,與作者關(guān)系密切、了解作者創(chuàng)作過程、看到過《石頭記》全稿的脂硯齋、畸笏叟等批者卻了解并深知曹雪芹的“狡獪筆法”,脂批中有大量批語點出了小說中的“史筆”、“微詞”,說作者“狡猾之至”。后來的讀者也自然能夠明白作者的用意,如二知道人就有評語說:“《紅樓夢》妙處,又莫如譏諷得詩人之厚,褒貶有史筆之嚴?!敝苷窀ο壬€指出第八回書中所寫的“女媧煉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靈真境界,幻來污濁臭皮囊。好知運敗金無采,始嘆時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一詩,乃是一首包含有“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的一場殘酷的政治迫害”內(nèi)容的“政治詩”。

[十]繹:陳述?!渡袝?君陳》:“庶言同則繹?!贝司浔砻饕韵轮T句乃分說。

[十一]寫閨房……已滿紙矣:雍肅,即“雝雝肅肅”的縮語,語出《詩?周頌?雝》:“有來雝雝,至止肅肅?!彪t,同雍?!度簳我繁菊鳌坝河骸?。雍肅,本指和諧嚴肅,這里指雍穆整肅,與下文“艷冶”義相反。艷冶,艷麗。梁庾肩吾《長安有狹斜行》:“少婦多艷冶,花鈿系石榴?!薄稑犯娂肪砣遄鳌把G”。戚氏意謂,小說描寫閨房雖然表面上寫得雍穆整肅,似乎是“詩禮簪纓之族”,但是“閨房”之內(nèi)的艷冶之象充盈于全書。第五回對秦可卿閨房的描寫即屬此例:

說著大家來至秦氏房中。剛至房門,便有一股細細的甜香襲人而來。寶玉覺得眼餳骨軟,連說“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時,有唐伯虎畫的《海棠春睡圖》,兩旁有宋學士秦太虛寫的一副對聯(lián),其聯(lián)云:

  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襲人是酒香。

案上設(shè)著武則天當日鏡室中的寶鏡,一邊擺著飛燕立著舞過的金盤,盤內(nèi)盛著安祿山擲過傷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設(shè)著壽昌公主于含章殿下臥的榻,懸的是同昌公主制的連珠帳。寶玉含笑連說:“這里好!”秦氏笑道:“我這屋子大約神仙也可以住得了。”說著親自展開了西子浣過的紗衾,移了紅娘抱過的鴛枕。

作者在這里羅列了數(shù)種與古代香艷故事的風流韻事有關(guān)的器物,渲染出秦可卿房中陳設(shè)的華麗秾艷,這十分符合秦氏“擅風情,秉月貌”的特性。脂評于此有批語云“進房如夢境”,“艷極,淫極。已入夢境矣”,“設(shè)譬調(diào)侃耳。若真以為然,則又被作者瞞過”。錢鍾書先生指出:“倘據(jù)此以為作者乃言古植至晉而移、古物入清猶用,嘆有神助,或斥其鬼話,則猶‘丞相非在夢中,君自在夢中’耳?!庇秩绲诹貙戻P姐閨房,先從劉姥姥眼中寫出:“上了正房臺磯,小丫頭打起猩紅氈簾,才入堂屋,只聞一陣香撲了臉來,竟不辨是何氣味,身子如在云端里一般。滿屋中之物都耀眼爭光的,使人頭懸目?!?;接著又從周瑞家的視角寫道:“只見門外鏨銅鉤上懸著大紅撒花軟簾,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紅氈條,靠東邊板壁立著一個鎖子錦靠背與一個引枕,鋪著金心綠閃緞大坐褥,旁邊有雕漆痰盒。那鳳姐兒家常戴著秋板貂鼠昭君套,圍著攢珠勒子,穿著桃紅撒花襖,石青刻絲灰鼠披風,大紅洋縐銀鼠皮裙,粉光脂艷,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內(nèi)拿著小銅火箸兒撥手爐內(nèi)的灰?!敝u于此有批語云“是寫府第奢華,還是寫劉姥姥粗夯?大抵村舍人家見此等氣象,未有不破膽驚心,迷魄醉魂者。劉姥姥猶能念佛,已自出人頭地矣”;“一段阿鳳房室起居器皿,家常正傳,奢侈珍貴好奇貸(貨)注腳。寫來真是好看”。緊接第七回又寫賈璉“戲”熙鳳,而“戲”的內(nèi)涵則寫得很含蓄蘊藉:周瑞家的“走至堂屋,只見小丫頭豐兒坐在鳳姐房中門檻上,見周瑞家的來了,連忙擺手兒叫他往東屋里去。周瑞家的會意,忙躡手躡足往東邊房里來,只見奶子正拍著大姐兒睡覺呢。周瑞家的悄問奶子道:‘姐兒睡中覺呢?也該請醒了?!套訐u頭兒。

正說著,只聽那邊一陣笑聲,卻有賈璉的聲音。接著房門響處,平兒拿著大銅盆出來,叫豐兒舀水進去”。脂評有一長批:

妙文奇想,阿鳳之為人豈有不著意于風月二字之理哉?若直以明筆寫之,不但唐突阿鳳身價,正亦無妙文可想。若不寫之,又萬萬不可。故只用“柳藏鸚鵡語方知”之法,略一皴染,不獨文字有隱微,亦且不至污瀆阿鳳之英風俊骨。所謂此書無一不妙。

余素所藏仇十洲《幽窗聽鶯暗春圖》,其心思筆墨已是無雙,今見此阿鳳一傳,則覺畫工太板。

凡此描寫,均表明賈府雍容華貴的背后是何等的妖艷污濁,焦大之罵又是最好的注腳。

[十二]狀閥閱……已盈睫矣:閥閱,亦作伐閱,指豪門世家。秦漢功有五品:勛、勞、功、伐、閱,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這里指賈府。豐整,富饒齊備,與下文“式微”義相反。式微,衰敗,語出《詩?邶風?式微》:“式微式微,胡不歸?”朱熹《詩集傳》:“舊說以及黎侯失國,而寓于衛(wèi),其臣勸之曰:‘衰微甚矣,何不歸哉?’”盈睫,滿眼。二句言賈府表面上豪華富有,但已經(jīng)滿眼都有衰敗的跡象,正是冷子興所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如今生齒日繁,事務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榮者盡多,運籌謀畫者無一;其日用排場費用,又不能將就省儉,如今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內(nèi)囊卻也盡上來了”?!妒^記》就通過賈府人參的有無多寡,象征賈府命運的盛衰起伏,周瑞家的所言人參“這東西與別的不同,憑是怎樣好的,只過一百年后,便自己就成了灰了”,即用隱喻式的語言揭示出賈府的腐朽衰敗。

[十三]寫寶玉……不減歷下瑯琊:寶玉之淫與癡,書中有交代,第五回寫警幻仙子對寶玉說:“吾所愛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m一理,意則有別。如世之好淫者,不過悅?cè)菝?,喜歌舞,調(diào)笑無厭,云雨無時,恨不能盡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時之趣興,此其皮膚濫淫之蠢物耳。如爾則天分中生成一段癡情,吾輩推之為‘意淫’?!庖郑┬臅豢煽趥?,可神通而不可語達。汝今獨得此二字,在閨閣中,固可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闊怪詭,百口嘲謗,萬目睚眥?!钡诙刭Z雨村論寶玉一類人說:“置之于萬萬人中,其聰俊靈秀之氣,則在萬萬人之上;其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之態(tài),又在萬萬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貴之家,則為情癡、情種?!睂氂瘛敖K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直至“情不情”而棄家為僧;他“愛博而心勞”,其探晴雯、誄晴雯的情節(jié)描寫,僅次于寶黛關(guān)系,其他如對金釧(三十回、四十三回)、平兒(四十四回)、香菱(六十二回)、齡官(三十六回),等等,都不同程度地表現(xiàn)出他對女子的同情、愛憐、多情。試問“開辟鴻蒙,誰為情種”?是寶玉,正所謂“千古情人獨我癡”(第五回)。歷下、瑯琊:典出晉王戎、王羲之故事。歷下,古城名,在今山東歷城縣西。瑯琊,郡名,在今山東膠南諸城一帶?!缎绿茣?宰相世系表》:“王氏出自姬姓……避秦亂遷于瑯琊,后遷臨沂?!睔v下、瑯琊,均在山東,故連帶及之耳。王戎多情,《世說新語?傷逝》載:“王戎喪兒萬子,山簡往省之。王悲不自勝。簡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踉唬骸ト送椋钕虏患扒?,情之所鍾,正在我輩。’”(《晉書?王衍傳》作王衍事)王羲之善悟,《晉書》本傳載其三事,一是勸諫殷浩與桓溫和諧,又曲止北伐,“時殷浩與桓溫不協(xié),羲之以國家之安在于內(nèi)外和,因以與浩書以誡之,浩不從。及浩將北伐,羲之以為必敗,以書止之,言甚切至。浩遂行,果為姚襄所敗”。二是勸諫謝萬,“萬后為豫州都督,又遺萬書誡之曰:‘以君邁往不屑之韻,而府同群辟,誠難為意也。然所謂通識,正自當隨事行藏,乃為遠耳。愿君每與士之下者同,則盡善矣。食不二味,居不重席,此服何有,而古人以為美談。濟否所由,實在積小以至高大。君其存之。’萬不能用,果敗”。三是為國家前途深謀遠慮,其上疏云:“以區(qū)區(qū)吳越,經(jīng)緯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而不度德量力,不弊不已。……

國家之慮深矣,常恐伍員之憂不獨在昔,麋鹿之游將不止林藪而已”。明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即贊曰:“逸少早識,善察百年?!睂氂裰莆?,書中有大量的描寫,如抓周、續(xù)《莊子》、誄晴雯、化灰化煙等,正如魯迅先生所評:“寶玉在繁華豐厚中,且亦屬與‘無?!]面,先有可卿自經(jīng);秦鐘夭逝;自又中父妾厭勝之術(shù),幾死;繼以金釧投井;尤二姐吞金;而所愛之侍兒晴雯又被遣,隨歿。悲涼之霧,遍被華林,然呼吸而領(lǐng)會之者,獨寶玉而已?!?/p>

[十四]寫黛玉……不啻桑娥石女:妒而尖,嫉妒而尖酸。不啻,不但、不止。桑娥,指漢樂府《陌上桑》所寫的采桑女子秦羅敷?!斗窖浴肪硪唬骸岸稹①?,好也。秦曰娥。”《陌上?!匪鶎懙那亓_敷貌美、聰明而忠于丈夫,她通過夸夫巧妙地拒絕了五馬太守的調(diào)戲、勾引。石女,指望夫不得、癡化為石的貞女?!冻鯇W記》卷五引劉義慶《幽明錄》:“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狀若人立。古傳云:昔有貞婦,其夫從役,遠赴國難,攜弱子餞送北山,立望夫而化為立石?!倍鴧鞘啦壬赋觥笆敝甘缥枧G珠。他在《論明義所見〈紅樓夢〉初稿》之注中指出:“‘石女’,指石崇家的舞女綠珠,殉石崇,墜樓而死?!笨肌稌x書?石崇傳》載,石崇被捕時“謂綠珠曰:‘我今為爾得罪?!G珠泣曰:‘當效死于官前?!蜃酝队跇窍露馈?。亦可通。黛玉之妒而尖,小說寫得非常突出,她不止一次地譏諷過寶釵,語言比刀子還厲害;惱怒過湘云,打趣過惜春,揭穿過

忙于夜賭的老婆子……她對寶玉的愛是純真而自私的,真可謂“篤愛深憐”,“金玉良緣”的陰影一直籠罩在她的心頭,因此,她對寶釵的嫉妒尖酸尤為不顧一切,如第八回的回目就是“比通靈金鶯微露意 探寶釵黛玉半含酸”,內(nèi)中寫雪雁送手爐、黛玉談冷熱一節(jié),即是明證;又如第二十九回回目下句為“癡情女情重愈斟情”,內(nèi)中寫黛玉聽賈母、寶釵、寶玉談到張道士派人送來的赤金點麒麟,探春說:“寶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記得。”黛玉冷笑道:“他在別的上還有限,惟有這些人帶的東西上越發(fā)留心?!薄皩氣O聽說,便回頭裝沒聽見。”這也是佳例。

[十五]他如摹繪……不可得也:玉釵金屋,指美玉金釵等飾物和樓臺亭閣等建筑。金屋,極言屋之華麗,語出班固《漢武故事》:“膠東王數(shù)歲,(長)公主抱置膝上,問曰:‘兒欲得婦否?’長公主指左右長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阿嬌好否?’笑對曰:‘好。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L主大悅,乃苦要上,遂成婚焉?!彼G澤羅襦,語出《史記?滑稽列傳?淳于髡傳》:“羅襦襟解,微聞薌澤?!彼G澤,即香氣。羅襦,這里指華麗的服飾。靡靡,富麗而華美,語出司馬相如《長門賦》:“間徙倚于東廂兮,觀夫靡靡而無窮?!薄段倪x》唐呂向注:“靡靡,室宇美好也。”戚氏意謂《石頭記》在描摹賈府豪華闊綽富貴氣象方面,已經(jīng)達到了令人心蕩神怡的境地,但其中卻沒有“一字一句”粗鄙猥褻的語言。這是符合《石頭記》的實際描寫的?!妒^記》雖然“深得《金瓶》壸奧”,但它拒絕對色情污濁生活進行庸俗淫穢的自然主義描寫,這在第一回就有作者的批判:“更有一種風月筆墨,其淫穢污臭,屠毒筆墨,壞人子弟,又不可勝數(shù)?!币虼?,《石頭記》具有一種“樂而不淫”的婉約風格。

[十六]淫佚貞靜,悲戚歡愉:兩對反義詞?!蹲髠?隱三年》:“驕奢淫泆,所自邪也?!笨住妒琛罚骸耙?,謂嗜欲過度;泆,謂放恣無藝?!薄耙鶝u”同“淫佚”,也作“淫逸”。貞靜,節(jié)操堅貞、性情淑靜。《后漢書?曹世淑妻傳》:“清閑貞靜,守節(jié)整齊?!彪p管齊下,語出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五《張璪》:“唐張璪員外畫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畫松,特出意象,能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干,勢凌風雨,氣傲煙霞?!逼菔弦谩半p管齊下”之典旨在強調(diào)《石頭記》敘事寫人的技巧遠遠超過了“一聲兩歌,一手二牘”的水平,達到了一石三鳥、多管齊下的境地;“不啻”者,“不止”之謂也。是極贊《石頭記》的高超技巧已無以復加。

[十七]盲左、腐遷:指左丘明、司馬遷。戚氏把《石頭記》的作者同史學家左丘明、司馬遷相比,這是十分精辟的見解,其要義有二:第一,提出了小說與史書的傳承關(guān)系問題,看到了史傳中蘊含有小說因子和小說向史傳文學汲取養(yǎng)料這一重要現(xiàn)象。同戚氏一樣,明清小說評點家如金圣嘆、李卓吾、張竹坡、毛宗崗等人也不時把所評點的小說與《左傳》、《史記》相提并論,對此,錢鍾書先生有精辟的分析:“因其欲增稗史聲價而攀援正史也。然其頗悟正史稗史之意匠經(jīng)營,同貫共規(guī),泯汀畦而通騎驛,則亦何可厚非哉。史家追敘真人真事,每須遙體人情,懸想事勢,設(shè)身局中,潛心腔內(nèi),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幾入情合理。蓋與小說、院本之臆造人物、虛構(gòu)境地,不盡同而可相通;記言特其一端?!蹲髠鳌酚浹远鴮嵞藬M言、代言,謂是后世小說、院本中對話、賓白之椎輪草創(chuàng),未遽過也?!钡诙埔迅形虻健妒^記》的作者與盲左、腐遷一樣是“翻過筋斗來的”,已經(jīng)接觸到了“發(fā)憤著書”的理論核心。戚氏自當對“盲左”之“盲”、“腐遷”之“腐”了然于胸,然其時他對《石頭記》的作者是誰、經(jīng)歷如何并不深知,而能感悟至此,真正令人欽敬。

[十八]作者有兩意,讀者當具一心:兩意,本指不同的命意?!端螘?選舉志一》:“場屋之文,專尚偶麗,題雖無兩意,必欲厘而為二,以就對偶。”這里指《石頭記》由于運用了高超絕倫的藝術(shù)技巧敘事寫人,因而它所描寫的人物和故事迷離惝恍、真假難辨,往往可以使人得出正反兩種認識,對此,戚氏提醒讀者應當努力抓住作者的創(chuàng)作主旨和小說的基本傾向,這樣才有可能“得作者微旨”,“得此書弦外音”。作者本人深深致慨:“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企盼后人能辨味外之味,能識弦外之音;脂批也多次對“兩面皆可照人”的“風月寶鑒”寫有批語“此書表里皆有喻也”,“凡看書者從此細心體貼,方許你看,否則此書哭矣”;“觀者記之,不要看這書正面,方是會看”。應當說,戚蓼生的這種見解對今天的紅學研究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索隱派紅學的歷久不衰從一個方面證明了這一點。

[十九]譬之繪事……幽處不逾一樹:繪事,繪畫之事?!墩撜Z?八佾》:“繪事后素?!笔腥妗⒙房磧甚?,語出五代后梁畫家荊浩《畫山水賦》:“凡畫山水,意在筆先,丈山尺樹,寸馬豆人。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皴,隱隱似眉,遠水無波,高與云齊,此其訣也。山腰云塞,石壁泉塞,樓臺樹塞,道路人塞,石分三面,路有兩蹊,水看岸基,此其法也。”戚氏是借繪畫理論進一步比喻《石頭記》內(nèi)涵復雜,讀者須抓住要領(lǐng),緊盯“佳處”、“幽處”去閱讀;如何才能緊盯“佳處”、“幽處”而不失之片面偏頗呢?畫石者以“一峰”表示,畫路者以“一樹”楬橥,金針度人之意顯而易見。戚氏此論是從古人繪畫強調(diào)“神韻”而來,古人之論“神韻”夥矣,不煩贅述,茲引錢鍾書先生妙說作一總結(jié):“畫之寫景物,不尚工細,詩之道情事,不貴詳盡,皆須留有余地,耐人玩味,俾由所寫景物而冥觀未寫之景物,據(jù)其所道之情事而默識未道之情事。取之象外,得于言表,‘韻’之謂也。曰:‘取之象外’,曰‘略于行色’,曰‘隱’,曰‘含蓄’,曰‘景外之景’,曰‘馀音異味’,說豎說橫,百慮一致?!?/p>

[二十]如捉水月,只挹清輝;如畫天花,但聞香氣:捉水月,語出《景德傳燈錄》卷三十:“鏡里看形見不準,水中捉月爭拈得。”佛教以水中之月

喻諸法(一切事物)之無實體,大乘十喻之一。《智度論》卷六:“解了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化?!焙蠓褐敢磺刑摶玫木跋蟆K凶皆?,結(jié)果可知,故曰“爭拈得”?戚氏借以比喻讀者不能為書中的幻象所蒙蔽,去做捉月水中之事,應當撥開幻象去抓住書中的真諦(“只挹清輝”)。雨天花,語出《維摩詰經(jīng)?觀眾生品》:“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大人聞聽說法,便現(xiàn)其身,即以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北疽曰ㄖ聿恢眚炞C諸菩薩的向道之心,若結(jié)習未除,花即著身。戚氏同樣借以比喻讀者要拋開令人眼花繚亂的幻象(天雨香花),用所具之“一心”去欣賞作品的精華(“但聞香氣”)。這兩個佛教典故用得非常貼切,對讀者很有提示指導作用。無獨有偶,《紅樓夢》第十七回至十八回有正本回末總批云:“此回鋪排,非身經(jīng)歷,開巨眼,伸大筆,則必有所滯罣牽強,豈能如此觸處成趣,立后文之根,足本文之情者。且借象說法,學我佛闡經(jīng),代天女散花,以成此奇聞妙趣。……”戚氏或許受啟于此。

[二十一]弦外音:比喻語有含蓄,言外別有不盡之意。范曄《獄中與諸甥侄書以自序》:“吾于音樂,聽功不及自揮,但所精非雅聲,為可恨。然至于一絕處,亦復何異邪?其中體趣,言之不盡。弦外之意,虛響之音,不知所從而來?!?/p>

[二十二]未窺全豹:語出《世說新語?方正》:“王子敬數(shù)歲時,嘗看諸門生樗蒱,見有勝負,因曰:‘南風不競?!T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逼菔辖枰杂鳌妒^記》非完帙。

[二十三]盛衰本是回環(huán),萬緣無非幻泡:此二句仍借佛教理論對小說的情節(jié)發(fā)展做出評論。回環(huán),義近輪回、因果循環(huán),蓋指賈府由盛至衰的歷程。萬緣,佛家指一切因緣,即事物的因果關(guān)系?;门荩磯艋门萦?,佛經(jīng)上講,世上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無常,一切皆空,如同夢境、幻術(shù)、水泡和影子。《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應化非真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逼菔辖栌餍≌f所流露的世事虛幻、人生短暫的基調(diào)。

[二十四]作者慧眼婆心……便具無數(shù)慈航矣:慧眼婆心本為佛家語,這里指作者敏銳的眼力和慈愛的用心,是對作者才華和寫作目的的稱頌。轉(zhuǎn)語,佛教語,禪宗謂撥轉(zhuǎn)心機,使之恍然大悟的機鋒話語,對答的一方要根據(jù)自己的體會作一簡短的轉(zhuǎn)釋,謂之“下轉(zhuǎn)語”。戚氏借以喻《石頭記》八十回以后的內(nèi)容。慈航,佛教稱佛以慈悲之心度人,使脫離苦海,有如航船之濟眾。蕭統(tǒng)《昭明太子集》卷二《開善寺法會》詩:“法轉(zhuǎn)明暗室,慧海度慈航?!痹谄菔峡磥恚妒^記》前八十回已經(jīng)大致寫出了人和事的盛衰回環(huán),點明了世事虛幻、人生短暫的主旨,讀者只要憑著自己的諸多悟解,就可以推知書中人、事的結(jié)局了,而不必“以未窺全豹為恨”,因為你的諸種領(lǐng)會完全可以使你脫離悲傷的心境而趨于平靜,就如同佛家以慈航之心度人,使眾人乘船脫離苦海一樣。這是對《石頭記》非完帙而極具價值的一種折中的看法。

[二十五]彼沾沾焉刻楮葉以求之者,其與開卷而寤者幾希:刻楮葉,語出《韓非子?喻老》:“宋人有為其君以象為楮葉者,三年而成。豐殺莖柯,毫芒繁澤,亂之楮葉之中而不可別也。此人遂以功食祿于宋邦。列子聞之曰:‘使天地三年而成一葉,則物之有葉者寡矣。’”(《列子?說符》亦載,文字小異。)后以此典形容技藝高超,也用以指費時費功、徒勞無益之事。王安石《莫疑》:“蓮花世界何關(guān)汝,楮葉工夫浪費年?!逼菔嫌靡噪[指程、高等人的續(xù)書乃徒勞無益。彼,即指程、高。周汝昌先生認為戚氏撰寫此文時,已經(jīng)得知程、高“全本”已在刊印,所以語存譏刺:“戚本原鈔本入于戚蓼生的年代,上限仍應在乾隆三十四年,下限則可推到最晚為五十六年。……戚本之購買、作序,甚至可能包括往外傳抄,都還是在程本印行之前的事情?!笨梢詤⒖?。在戚氏看來,續(xù)書者沾沾自喜而實際上是做了徒勞無益之事,他們同“開卷而寤者”相比差得甚遠。

[二十六]德清戚蓼生曉堂氏:《紅樓夢大辭典》“戚蓼生”條云:“字曉壙,浙江德清人,生年不詳。據(jù)《德清縣續(xù)志》等史籍記載,他是乾隆二十七年(1762)舉人;三十四年進士;三十九年以戶部主事充任四川鄉(xiāng)試副考官;四十七年出任江西南康知府,不久擢升福建鹽法道;五十六年為福建按察史;五十七年(1792)‘以勞悴卒官’?!编噾c佑先生對戚蓼生的家世和生平有較詳細的考證,并考證出其生年為“乾隆四年(1739)”,卒于乾隆“五十七年的可能性更大”。


王人恩:戚蓼生《石頭記序》箋釋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平山县| 沽源县| 栾城县| 基隆市| 军事| 台湾省| 博客| 广灵县| 岐山县| 清远市| 大理市| 鹤壁市| 铜鼓县| 四会市| 江源县| 阳信县| 西安市| 湘潭市| 闵行区| 拜泉县| 和静县| 临清市| 淳安县| 临安市| 锡林浩特市| 高尔夫| 岐山县| 仪陇县| 清新县| 潢川县| 蒙阴县| 卓资县| 英德市| 黔江区| 杭州市| 大安市| 宜城市| 牙克石市| 水富县| 潼南县| 高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