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宅就要多讀書丨2021年4月
本月書單:《博物雜志》四月刊,《三體·死神永生》《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夢想是這樣成真的》《天涯客》(電子書)
這個月相較之前稍微閑了一點點,工作雖然還是事兒很多,但沒有之前那么忙亂了,于是整個人也稍微松泛了些,看書的時間也多了一點。
趁著五一假期終于把三體的最后一本看完了,然后這個月還陰差陽錯看了兩本微妙的雞湯……博物雜志還是在接著往下看,每一期都覺得挺有意思,就是看完總覺得——好像什么也沒記住——也不知道是我老了……還是看雜志它就是這個樣子……

1.《三體·死神永生》劉慈欣
幾個月前決定重新把《三體》看一遍,和自己之前想的一樣,第三本果然是看得最艱辛的一本……
當(dāng)年看的時候被圣母氣得幾度想摔書,這次看可能是年紀(jì)大些了,倒是好了一點點。
經(jīng)過了第二本的天真的慘痛教訓(xùn),宇宙因為黑暗森林的存在,讓人膽怯、恐懼,也幾乎毀滅了人類對宇宙的向往之心。但我一直覺得,大劉是個對科幻、科技帶著向往和浪漫想象的人,于是他通過地球、三體文明在宇宙播報里的閃過,通過宇宙的歸零重生,通過最后的倡導(dǎo)歸還,讓人看到了人性,或者說各種文明中閃耀的一點點光明【雖然也就真的一點點……】。搭配大劉的各種中、短篇來看,倒是多少懂得了一點點程心存在的意義——她身上可以看到大劉的浪漫,是對愛、大愛的堅定的信任,也是對一種美好的女性(母性)的塑造。
但我依然覺得,有點強行捧高……對比起虛構(gòu)的維度升降歸零,反而是黑暗森林這個理論,唉,深入人心,特別實際……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多年后我通過對作者的理解,而理解了多年前討厭的故事中人……
2.《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寧遠(yuǎn)
這本是上個月文軒活動送的書。拿到手的時候店員包了牛皮紙,還綁了香料和干花,拿在手里就覺得很開心。
好幾年前我曾經(jīng)在文軒聽過一場詩歌朗誦,是一個叫明月村的旅游村莊,里面有老農(nóng),有做扎染陶藝的文青,各種手工藝者因為喜歡詩歌而開了那場詩會——坐著聽他們念自己寫的詩,有的靦腆羞澀,有的豪氣大方,感覺特別特別好。
這本書看到一半,才發(fā)現(xiàn)作者就是明月村里的一員,電視臺工作過很長時間的她,厭倦了那種生活于是選擇了手工制衣,她辦自己的品牌,組建自己的團(tuán)隊,一家家開起自己的店。這本書是她40歲出版的,而到我手里的是50歲的再版,她自言修訂了很多很多內(nèi)容——而從閱讀來說,不同于那些無病呻吟的雞湯,你可以看到一個人安然地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并且好好地過著一生的踏實。
書里有很多引用,很多觀點我也比較喜歡和贊同,做了挺多摘抄。
3.《夢想是這樣成真的》王森
之前看過這個作者的一本書,叫《就想開家小小的咖啡店》,因為孩子她爹一直有這個幻想,作者內(nèi)容寫得也不錯,所以就記住了。
看到這本同作者的,就順手買來讀了,拆封才發(fā)現(xiàn)這本一部分是作者講自己高中大學(xué)的成長追夢,另一大部分是講的他的咖啡學(xué)院里許多學(xué)員的夢想成真,順利開店的故事。
要說多么勵志啥的不至于,休閑娛樂看看別人的世界,還是挺有意思的。
4.《博物雜志》四月刊
這一期的主題是:珊瑚、動物保護(hù)新名錄、吃樹芽、沈從文與湘西、北大校園黃鼬、海釣
珊瑚很有意思啊,介紹了不同分類和特性,感覺每一期的特別企劃都非常對得起“特別”這兩個字,每次都看得很開心。
吃樹芽這個,真是應(yīng)時應(yīng)景,對于香椿愛好者來說是妥妥的漲了見識。
5.《天涯客》P大
我有個喜歡看原耽網(wǎng)劇的好朋友,最近沉迷《陳情令》不能自拔。
而我感覺從小動畫看得太多又臉盲,對于三次元的劇已經(jīng)提不起一點興趣了。
在安利與被安利多次之后,我終于坦白表示:劇我是真的看不進(jìn)去啊,有小說我馬上、立即看起來可以不?
然后朋友一本電子書甩我臉上,我就愉快地看完了。
感覺是很早期的作品吧,篇幅不長內(nèi)容也不算特別充實,劇情也比較平。但還是可以看出作者的立意主題,每個人都在跳出屬于自己的牢籠,并由此誕生了江湖。主角人設(shè)以及每個群像還是做得特別好,必須說句不愧是P大!
摘錄丨拾遺
《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1.有時候改變是勇敢,而有的時候堅持才是勇敢……風(fēng)吹過來,有些人覺得冷,敏感的人覺得疼。我想我們應(yīng)該保持的是這種疼痛感。
2.人生四季各有其時,不放棄自己的人,每一季有每一季的好, 我很好。
3.總怕跟人不一樣,總想在一個群體里得到認(rèn)同,淹沒在人群里才會有安全感,從來沒有堅定過這一輩子要成為怎樣的人,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你必須學(xué)會融入才不至于看起來那么寂寞,你必須學(xué)會這個世界上那些看得見看不見的規(guī)則,在“做自己”和“和取悅他人”之間找到平衡。
4.尋找安全感的方法可以有很多,但最可靠的是:內(nèi)心的堅定和從容。
5.“你不快樂的每一天不是你的,你只是經(jīng)過了它。”(葡萄牙詩人)
6.一個人無聊時所做的事情,決定了一個人和另一個人根本的不同。
7.“我就是一個比比皆是的普通人,走在街頭并不會引人注目,在餐廳里大多被領(lǐng)到糟糕的位置,如果沒有寫小說,大概不會受到別人的關(guān)注,肯定會極為普通地度過極為普通的人生?!保ù迳洗簶洌?/p>
8.“自己”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么,反彈回來,才有了“自己”。(山本耀司)
9.一個強大的人,應(yīng)該不畏被看見,也不怕被忽視。
10.不管現(xiàn)世如何混亂,翻開書的時候,人總是覺得自己和世界都干干凈凈。(毛姆)
11.空白是絕對必要的。每個人面對空白時間的態(tài)度,每個人在打破空白時間所做的事,決定了這個人和其他人的不同。個人的成長正是從面對無所事事,打破無所事事開始的。
《夢想是這樣成真的》:
1.人一定要有獨立的空間、獨處的時間,才可能有獨立的思考……才有可能發(fā)現(xiàn)自我。
2.敢于替自己做決定本身就是一種自立的信號。
3.人生目標(biāo)的確立,是從“我不想做什么,不愿意成為什么”開始的。
4.恐懼來自于無知和未知,克服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做好充分的準(zhǔn)備。
5.多旅行,多讀書,多思考,有助于你形成趨于理性的價值觀,做出相對正確的選擇。選擇對了就是幸運的,一次次幸運會幫你建立更為積極樂觀的世界觀,久而久之,幸運就會一直陪伴在你左右。
6.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首先得為自己活著,自己活好了才有能力關(guān)照父母,關(guān)照他人。為別人而活有點本末倒置,通常只能停留在口頭上,做起來很難,甚至往往還成了沒過好的借口?;蛘咴竿篮茫罱K卻難以實現(xiàn),正所謂“心有余而力不足”。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