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美月在巴黎,印象派與馬卡龍
和我之前那篇齋藤飛鳥的紐約取景地巡游表達的意思一樣。山下美月在巴黎的取景地也提供了一個很有趣的城市游覽視角,我按照我個人多年的巴黎游覽習(xí)慣把四個取景地串聯(lián)起來?;竞w了巴黎市區(qū)的核心景區(qū)。
PS:山上美星這本巴黎寫真拍的真的很努力。而且攝影師也把握的很好。配得上二十萬的銷量。
從蒙馬特高地圣心教堂出發(fā),這是俯瞰巴黎的地點,十三年前我第一次來巴黎的時候就是從圣心開始巴黎之旅。這個地方其實離中心區(qū)挺遠的,我是前一天晚上另外單獨來了一下。
她主要是在左側(cè)小登山路上拍的,扶的就是第二根柱頭??上バ娜撕芏鄶[設(shè)也很雜亂,所以這一張沒能入選正文,正文留下的是取景更小的幾張。但這張單純作為人物我覺得拍的很好
這里人非常多,山下要想拍出干凈的背景整個團隊必須起的很早,看光線角度可能早上六七點就要開拍。 我真正固定的巴黎起點總是從七號線盧浮宮出口開始,穿過黎塞留通道和馬利皮熱中庭來到玻璃金字塔,圍觀一下人群然后穿過杜楽麗花園來到協(xié)和廣場。這時候左側(cè)是我最喜歡的橘園,前方就是塞納河-亞歷山大橋和方尖碑,遠方是埃菲爾,身后是盧浮宮和奧賽。整個巴黎市中心在這里豁然展開。
在前往巡禮山下拍照的亞歷山大橋之前,我決定花半小時重新看看橘園的莫奈巨幅睡蓮和樓下的雷諾阿。環(huán)繞的八幅睡蓮給這場巡禮開了個印象式的頭。
亞歷山大橋正中間很拼的山下
沿著塞納河往埃菲爾方向走,正好有一家新開的Herme,我以前和??經(jīng)常吃的一家馬卡龍店。荷梅比起聲名遠揚的老杜蕾要顯得更輕盈更時尚一些。在保持傳統(tǒng)特色的情況下尋求創(chuàng)新并且在酸甜平衡與香氣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最近推出的新品玫瑰-荔枝-覆盆子讓我驚艷。入口傳統(tǒng)的玫瑰香氣逐步被東方的荔枝甜覆蓋最后又是覆盆子的酸爽平衡了口感。馬卡龍本身不搭配咖啡會過甜。我喜歡荷梅展現(xiàn)大層次與平衡感
再往前就是埃菲爾,這座地標(biāo)為它自己代言
接著跟隨山下的腳步回到左岸盧森堡區(qū)的一條小路,或者說一個老巴黎街市,但是用時尚教母名字命名的街市:allée sonia rykiel 一個神奇的組合,世俗和時尚的錯位結(jié)合。
這條小街北面一百多米就有一家小有名氣的日本人的法式甜點店,sadaharu aoki??;颈謽O簡美學(xué)和和法融匯的理念。馬卡龍沒有復(fù)合口味但是大量使用和式原料。檸檬很一般,抹茶也馬馬虎虎。但是Yuzu,柚令人驚艷。濃郁的柚子香和馬卡龍的甜實現(xiàn)了平衡。而且附和日式口味比起歐式馬卡龍稍微沒有那么甜,可以單純作為甜品食用。
原地往北兩站路就來到了奧賽。奧賽確實是一座了不起的美術(shù)館。室內(nèi)設(shè)計和展品交相輝映,印象派名作熠熠生輝?;藘蓚€小時重新逛了逛。感覺到雖然莫奈和梵高光芒萬丈,但真正入我心的還是雷諾阿和他筆下的女性。完美的光影搭配出柔美的膚色,襯托出一種寧靜的女性美。
其實雖然大部分人都在圍觀中間的雷諾阿代表作,我眼中的是右邊那幅。身上的光點,肌膚和神態(tài)無一不是雷諾阿的代表風(fēng)格。但是雖然奧賽如此了得,我內(nèi)心的第一神作,小艾琳卻不在這。
如果讓雷諾阿來畫山下美月和久保會怎么樣呢?就讓這場巴黎巡游停留在這個印象式的疑問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