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梁中各主要元素對石墨化程度的影響
地梁砂型表面硬度計,地梁沙型的表面硬度多用砂型硬度計來測量。目前砂型硬度計有濕型硬度計和干型硬度計兩種。
砂型表面硬度的測試方法

(1) 地梁濕型度計的使用方法去使用濕型硬度計時,應(yīng)將硬度計緊壓在所要測試的試樣或砂型平面上,使地梁硬度計底平面與被測砂型平面緊密接觸,然后根據(jù)小鋼球壓入的深,從地梁硬度計表盤上讀出被測試樣或砂型的硬度值。測定濕態(tài)試樣的硬度時,需測三個試樣,而且每個試樣上要測三個不同位置,取其平均值。其中一個超出平均值20時,需重新進(jìn)行試驗。測砂型硬度時,可用在幾個不同測點得的結(jié)果計算平均值,如果某測點的硬度超過平均值20,則須另加說明。
(2) 地梁干型硬度計的使用方法使用干型硬度計時,松開固定鈕手,爪子垂直放在砂型或砂芯表面上,來回轉(zhuǎn)動手把五次,旋到底后按下固定鈕手,此時讀出刻入深,以毫米表示。
①形成固溶體。有些地梁元素能夠溶于基體中而形成固溶體,且不同的元素在基體中的溶角度不同,即使地梁是同一種元素,在不同的相中的溶解度也不相同,并且隨溫度的變化和其他元素的存在而變化,如Si在常規(guī)含量范圍內(nèi)時,可以全部溶于鐵素體或奧氏體中。Ni、CoMn等可全部溶于奧氏體中。P和S在奧氏體中的溶解度低,所以很少的PS就會形成林共晶和硫共晶體。而當(dāng)wx=8~9和w=20~24時Al可溶入固溶體,表現(xiàn)出促地梁石墨化的作用。
②地梁形成碳化物。根據(jù)各元素在鑄鐵中形成碳化物傾向的不同,可將其分為以下幾類;強(qiáng)碳化物形成元素,如V、Zr、Nb、Ti等,在鑄鐵中可形成各自的碳化物。中強(qiáng)碳化物形成元素,如Cr、Mo、W等,可大部分溶入滲碳體形成(Fe,Cr)C(FeW)C等復(fù)合碳化物。地梁弱碳化物形成元素,如Mn等,可溶于奧氏體和滲碳體中,形成含Mn滲碳體(FeMn)C。鋁和碳的作用比較特殊,當(dāng)w=10~20時形成FeAlC(x0.65),當(dāng)w>24時形成特殊的AIC上述元素按其與碳的親和力由弱到強(qiáng)可大致排列為:Mn→Cr→Mo→W→VTi(NbZr)。
③形成硫化物、氧化物、氮化物等夾雜物。如FeS、MnS、Mg-MnS、FeS-Fe等磁化物,SiO?、MnO、Al20、Fe0、TiO?、Mg0等氧化物,V、T、Ca、Mg等形成的氮化物以及由Fe,P組成的地梁共晶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