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種角色常用武器大盤點】詳解刀劍棍棒、琴傘筆扇等內(nèi)功武器、外功武器、暗器
天策的長槍,藏劍的輕重劍,明教的彎刀,游戲職業(yè)都擁有自己的獨門武器。本篇文章將講解25種角色常用武器(偏古風),包括刀、槍、劍、匕首、戟、棍、鞭、錘、弓箭、鉤、斧、叉、弩等14種外功兵器;琴、傘、笛、簫、毛筆、扇子等6種內(nèi)功武器;暴雨梨花針、孔雀翎、鴛鴦鏢、血滴子、袖炮等5種暗器!
“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風吹鼉鼓山河動,電閃旌旗日月高?!?/p>
說起古風繪畫,怎么能不談一談古代的兵器呢!配上一把合適的兵器,對于表現(xiàn)人物的職業(yè)及性格特征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劍三中,每個職業(yè)都擁有自己的獨門武器,天策府的長槍,藏劍山莊的輕重劍,明教的彎刀等等。為了使大家能更好的應(yīng)用在繪畫中,在本文中選取了大家最常見的兵器進行介紹,不過古風的范圍是很大的,并不僅僅局限于歷史上確實存在的兵器,為了配合古風玄幻的特點呢,小編將內(nèi)功兵器也進行了詳細講解。下面就一起看看有哪些你熟悉的兵器吧~



(來自畫師:伊吹五月)
【外功兵器】
在這一部分呢,小編將在包括古風游戲、古裝劇及古風小說中常見的對敵人造成外功傷害的兵器均羅列為外功兵器,其中包括了我們平常意義上的長兵器、短兵器及暗器等等。不過說起外功兵器不得不提的就是常說道的十八般兵器啦,這里小編稍微科普一下十八般兵器是哪十八般吧。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十八般兵器呢,泛指多種技藝,其內(nèi)容在各個時期有所不同。其名稱,始見于元曲。近代戲曲界有人稱之為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锏、錘、抓、镋、棍、槊、棒、拐、流星錘等十八種兵器。雖然說是各個時期有所差異呢,但也僅是幾種不太常見的兵器有所爭議,而比較常見的幾種是從來沒有變過的,那么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有哪些常見的外功兵器吧。
1、槍
說起兵器,那第一個就得是槍了。諺語有說“槍為百兵之王,又為百兵之賊”,自古以來,戈、矛以至槍,在火器發(fā)明前一直是將士常用的兵器。究其原因呢,就是槍及與槍相類的矛、大桿子等兵器比其他兵器用著方便,效應(yīng)明顯,各器難敵。
說起來槍就得說道說道槍法了,那可是真的多了去了,僅以明代槍法為例,便有楊家槍、馬家槍、沙家竿子、李家短槍、石家槍、峨嵋槍、少林槍、汊口槍、金家槍、張飛神槍、五顯神槍等。當然我們不是要學習武功秘籍啦,念叨這些槍法只是想證明槍的詭譎多變和在兵器譜中的地位啦~



(圖片來自花瓣)
順便給天策府打句廣告“長槍獨守大唐魂”,再給快七夕的單身垂耳兔打句廣告“一筐蘿北就嫁人”,噓~好啦好啦,介紹下一個兵器啦↓
2、彎刀
說道彎刀,小編腦中第一個跳出來的就是墨香大大筆下的鬼王花城了,和主子一個心性那么喜歡太子殿下的彎刀厄命也是很可愛呢。
其實歷史上的彎刀呢是屬于中原周邊的游牧民族常用的兵器,彎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經(jīng)過阿拉伯帝國初期的擴張后,將阿拉伯式彎刀傳到中亞地區(qū),突厥人將彎刀的力學原理與馬匹的沖擊力的組合發(fā)揮到極至。由于彎刀和中原人打仗用的刀還是有所區(qū)別的,因此單獨列出來進行介紹一下。


(圖一來自花瓣,畫師不詳;圖二來自畫師:千臨臨)
3、匕首
匕首說起來的話,一般會聯(lián)想到刺客職業(yè)吧,由于匕首通常用來防身和暗殺,因此在古風繪畫中通常將匕首作為刺客這種隱蔽職業(yè)的武器。匕首其實一定意義上是縮小版的刀和劍,因此可以稱之為短刀或短劍,不過還是匕首比較順口吧。
據(jù)傳堯、舜時已有匕首。匕首短小鋒利,攜帶方便,是近距離搏斗的有效武器。其用法主要有擊、刺、挑、剪、帶等。演練時有單匕首和雙匕首兩種形式。匕為古代膳食器,即勺。因其類短劍形態(tài)上像匕,故名。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4、刀
被稱為“百兵之膽”的刀是我國最早出現(xiàn)的兵器之一,原始人用它切、砍,劃、刮,或割獸皮之用。殷商的銅刀就脫胎于原始的石刀,并出現(xiàn)了大型的戰(zhàn)刀。周代所用的環(huán)首長刀,不僅漢代亦用,而且傳至日本、朝鮮。漢代帝王公卿,均佩刀而不復佩劍,可見刀之作用在漢代尤為突出。
刀的種類其實比較多的,例如大刀屬于長兵器,雙刀的話就屬于短兵器,后來傳到日本出現(xiàn)的武士刀都是屬于刀的種類。大刀,被稱為“百兵之帥”,多以雙手執(zhí)握舞動。幾種不同的使用方法大致可以羅列為“單刀看手,雙刀看走,大刀看口”。
這里再給大家分享一個小知識,諺語有說“劍走青,刀走黑”,“青”、“黑”是術(shù)語,出自武林《春點》(即黑話)?!昂凇?,狠毒兇猛之意?!白吆凇?,就是說刀法要狠、要猛。刀本身面寬而背厚,在常用短兵器中僅僅是較重。交手之時,可大劈大砍,硬擋硬架,刀鋒過處,如滾瓜切菜。所以說“刀走黑”。

(圖片來自涂鴉:一貓玖一)
5、劍
劍,屬雙刃短兵,素有“百刃之君”之美稱。劍法種類很多,各派劍術(shù)都有自己的風格、特點,但基本的劍法特點還是比較一致的。 基本劍法特點:勢造型優(yōu)美,招勢迭逞輕盈瀟灑,韻度自如步法敏伐輕靈穩(wěn)健,敏捷多變,劍法規(guī)整清晰,身劍協(xié)調(diào)。故武諺有“劍如飛風”、“劍走美式”、“劍似游龍”之稱。
說完“刀走黑”,那不得不說一下“劍走青”?!扒唷?,是輕的通假,指輕捷便利。交手之時,能干凈利索地躲閃對手的進攻,謂之“走青”;進退不靈,躲閃不疾,謂之“沾青”。
劍器本身輕、短、細、薄,對付粗重兵器,難以硬擋硬架硬格,只可逢堅避刃,遇隙削剛,仗著身法便利,招法變化取勝。所以說,“劍走青”。 所以一般佩劍會給人一種靈動的感覺,再者,古風仙人往往多佩劍,因此佩劍配上合適的服裝,會給角色渲染出一種出塵的仙氣。


(圖源來自花瓣)
6、戟
戟是器械的一種,始于商周。其實在古風繪畫中,對于槍、戟、鉤、叉區(qū)分的并不是很明確,例如劍三天策府的長槍其實有的外觀是戟的造型?!£譃殚L桿單戟和短柄雙戟。長戟分為方天戟(戟頭有兩個月牙,桿上有戟形,如畫字,朱漆為飾,故名畫戟。還懸有彩綢,上系金錢,叫金錢五色幡),青龍戟(單月牙,桿上畫有盤龍,朱漆為飾,懸系彩鉞叫金錢豹尾子)、蛇龍戟(戟刺為蛇形,余同青龍戟)、月牙戟、東方戟、護神戟和戟鐮、常勝戟等。短柄雙戟分單月牙(練者多),雙月牙。


7、棍
相對其他兵器來講,棍法便較容易掌握,而棍是諸兵之基礎(chǔ),可說包羅萬藝?!」骷仁谴蚧A(chǔ)的兵器,其招法自然不是太難。特別是一些實用棍法,絕少花招。戚繼光所創(chuàng)大棍之法,不過一打一戳,何其簡單。說起棍,那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少林了,標配和尚帶根棍。


(圖源來自花瓣)
8、鞭
諺語中是這么講的“鞭是一條繩,全靠纏得清”,這條諺語通用于鞭類的軟器械,如流星錘、繩鏢、桿子鞭、鐵練等兵器。如果纏繞不清,勢必打不著人而打自己。其實和以上那些硬兵器對比下來,鞭其實是更難于操控的,舞鞭的角色往往是較為柔軟矯健的。要說起舞鞭,近代神鞭李良臣、花鞭吳斌、飛鞭陳金鏡都是精于鞭法的武林前輩。
講個題外話,這里教大家簡單玩一下鞭子,軟兵器鞭講究縱打一線,橫打一扇,收到手中是一團,掄將出去是一片。收回時勁力要軟,要柔;打出時要剛,要快。所以又有這樣的諺語解釋鞭法:“收回一團放出一片。收回如蟲,放出如龍。收回如鼠,放出如虎?!?/p>
(圖源來自花瓣)
9、錘
錘,代表了冷兵器中的重兵器。在格斗技術(shù)遠沒有達到影響武術(shù)發(fā)展的時代,格斗只憑勇力取勝,因此對于兵器便特別重視長度和重量。宋時岳云使錘,“每戰(zhàn),以手握兩鐵錘重八十斤?!保ā端问?岳飛》)。宋代的80斤折合現(xiàn)代重量為95.5斤。錘,如此的沉重,使錘的人必是力大超人,勇猛無比,因此不可不覷。這種重兵器往往會給人一種山野莽夫的感覺,不過有時候像**帶兩個大錘子,會產(chǎn)生一種神奇的反差萌哦。

(圖片來自涂鴉:菲寒0+0)
10、弓箭
古代與現(xiàn)代以弓發(fā)射的具有鋒刃的一種遠射兵器。弓由彈性的弓臂和有韌性的弓弦構(gòu)成;箭包括箭頭、箭桿和箭羽。箭頭為銅或鐵制(現(xiàn)代的箭頭多為合金),桿為竹或木質(zhì)(現(xiàn)代多為純碳或鋁合金),羽為雕,鷹或鵝的羽毛。是軍隊與獵人使用的重要武器之一。
弓箭屬于常見的遠程武器,一般在古風中配弓的往往是屬于強力DPS了。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11、鉤
鉤是一種多刃的兵器,系由古兵器戈演變而來。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戈、鉤、戟并用,從衛(wèi)墓出土的銅鉤來看,鉤的形狀似戟,只是戟上邊為利刃,而鉤上邊為一線鉤形,故名鉤。
武術(shù)中所用的鉤有單鉤、雙鉤、鹿角鉤、虎頭鉤、護手鉤等。技法有推鉤、挫鉤、撕鉤、提鉤、鈀鉤、分鉤、搭鉤、行鉤、云鉤、托鉤、獻月等。演練進要求有起伏吞吐的身法來配合,因此有“鉤起浪勢”之說。

(圖源來自網(wǎng)絡(luò))
12、斧與鉞
斧與鉞是罕見的兵器,斧鉞在古時候是不分的,長柄巨斧名為鉞,也叫大斧,長達2.66米。
長柄的斧和鉞,古時多為馬上用的重兵器,有“祥手宣花斧”、“開山斧”、“偃月斧”、“金蘸斧”、“開山鉞”和“壓丑鉞”等。短柄的斧,有單,雙斧之分,為古時步兵所用。短柄因形狀扁寬,也稱為“板斧”。黑旋風李逵使用的就是兩把板斧。

(圖源來自網(wǎng)絡(luò))
13、叉
叉是古代作戰(zhàn)時長刺武器之一,屬十八般兵器之列,叉最先本是一種生產(chǎn)工具,多用于捕魚和狩獵。
叉演練起來風格獨特,使用起來叉頭、叉柄可用,它的用法據(jù)傳有32種之多,如攔、橫、捂、拍、掏、挑等。武林中叉的演練甚為罕見,傳統(tǒng)的著名套路,有太保叉、飛虎叉,龍須叉等。

(圖源來自網(wǎng)絡(luò))
14、弩
弩是古代的一種冷兵器,是古代兵車戰(zhàn)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步兵有效克制騎兵的一種武器。它是一種裝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機等部分組成。雖然弩的裝填時間比弓長很多,但是它比弓的射程更遠,殺傷力更強,命中率更高,對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較低,是古代一種大威力的遠距離殺傷武器。強弩的射程可達600米,特大型床弩的射程可達千米。按張弦的方法不同,可分為臂張弩、踏張弩和腰張弩等,還有能數(shù)箭齊射或連射的連弩和裝有數(shù)把弩弓的床弩。
這種類似于機甲類雖歷史上較多,但古風中并不多見,一般只有表現(xiàn)唐門這種苦心鉆研機甲暗器的世家才會配備弩作為武器。

(圖片來自涂鴉:SC淼)
【內(nèi)功兵器】
有童鞋可能會糾結(jié)為什么會將內(nèi)功兵器也列出了講,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下這是一篇給大家在繪畫上能有所幫助的文章,不屬于論文,因此很多地方會以常用的為先,有所與史實相背離的地方還請不要過于執(zhí)著,就是這么skr。
1、古琴與古箏


(圖片來自涂鴉:普洱煮粥)
由于這不是文藝篇,而在古風繪畫中,將古琴和古箏作為內(nèi)功武器的還是比較多的,因此就不將其區(qū)分開講解。像琴這種內(nèi)功武器,往往進可攻,退可守,會給人比較厲害的感覺。同時不管配把琴會給人一種儒生氣息,很安靜也很高冷的感覺。
但是其實很多地方會將琴與外功相結(jié)合,因此會出現(xiàn)類似于“琴中劍”這種武器,但是不影響主要外形還是琴。
2、豎琴
豎情其實在歐美繪畫中會比較常見,在古風中多見于壁畫,像喜歡壁畫飛天風格的童鞋就可以考慮一下豎琴,用于女性角色身上是會襯托得角色非常溫柔的。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3、傘
傘與琴一樣,用于與劍結(jié)合組成“傘中劍”,說是內(nèi)功武器但好像又主攻外功,但是放在外功武器又不太合適,所以就不要糾結(jié)這個問題啦啦啦。
要說不與劍結(jié)合的,第一印象應(yīng)該會想到“葉修”的“千機傘”了吧,雖然不屬于古風繪畫,但還是可以有所參考的,畢竟在游戲中將傘作為武器的還是比較多的。

圖片來自涂鴉:赭涼)
4、笛與簫
要說琴音往往迷惑人心,笛音和簫聲往往就用來迷惑非人類了。在古風中,笛音往往用于操控非人類物種,因此配笛往往會有種邪魅的感覺,相較之下,古琴就會顯得穩(wěn)重很多了。

(圖片來自涂鴉:讀書少的小天)

(圖片來自涂鴉:啦啦啦黃兜兜)
5、毛筆
佩戴毛筆的角色往往是有種潑墨山河的氣勢,大氣而不失優(yōu)雅。
毛筆的筆頭,主要由筆鋒和副毫組成.所謂筆鋒,是指筆頭中心一簇長而尖的部分,所謂副毫,是指包裹在筆鋒四周的一些較短的毛。在運筆過程中,筆鋒與副毫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筆鋒是筆毫中最富有彈性的地方,它決定著筆畫的走向和力度,所以有"筆鋒主筋骨"之說。但是光有筋骨而無血肉的毛筆字是不美的,所以歷代書家在書寫時都不是單用筆鋒的(而且筆鋒與副毫也無法截然分開),而須兼用副毫。副毫控制著筆畫的粗細。副毫與紙的接觸越多,筆畫越顯豐滿。故又有"副毫豐血肉"之說。

(圖片來自涂鴉:棲白)
6、扇子
扇子在古風繪畫中是非常常見的,基本古風無論男女都會配把扇子,不過男子多以折扇為主,而女子多以團扇為主,不過會有類似于羽毛折扇這種做工比較精細的多以女子使用。
而團扇過于陰柔且包邊,殺傷力較弱,因此將扇子作為武器使用時多用以折扇,也是一種可外功可內(nèi)功的武器。

(圖片來自畫師:伊吹五月)
【暗器類】
1、暴雨梨花針
暴雨梨花針主要出現(xiàn)在:《楚留香傳奇》:銀制的機簧匣子?!渡倌挈S飛鴻》:兇手利用此暗器殺害兩廣總督貝隆多大人?!渡倌臧嗵臁?兇手利用此暗器殺人?!秱b義道》:唐門175級武器?!秳b情緣三》:唐門技能?!抖妨_大陸》:《唐門暗器百解》機括類暗器排名第二?!镀价檪b影》:澹臺鏡明發(fā)明的暗器。《六扇門風云》:付費人物唐雨晨專屬技能?!舵?zhèn)魂街》:曹焱兵使用的暴雨梨花針。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2、孔雀翎
孔雀翎:古龍武俠小說《七種武器》的第二種武器。長生劍、孔雀翎、碧玉刀、多情環(huán)、離別鉤、霸王槍、六種非一般江湖武器(拳頭不是七種武器之一),件件精妙絕倫。
《七種武器》中名震天下的暗器「孔雀翎」,一直讓武俠迷們向往不已,它使用簡單,卻威力無邊。據(jù)說,「孔雀翎」發(fā)動之時,暗器四射,有如孔雀開屏,輝煌燦爛,而就在敵人目眩神迷之際,便已魂飛魄散。
有關(guān)這種暗器的形制,古龍也有所描述,它雖然擁有一個美麗的名字,但看上去十分普通,只是一個簡單的純金鑄造的圓筒,約八寸余。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3、鴛鴦鏢
鴛鴦鏢是一種游戲里的暗器,該鏢因其"發(fā)之成雙",故名。鴛鴦鏢共有十六種出擊手法。《功家秘法寶藏·補遺》"鴛鴦鏢圖說"中載:"鴛鴦鏢,可挺身發(fā)之,斜身發(fā)之……明發(fā)之,暗發(fā)之。"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4、血滴子
話說清朝有一有名特務(wù)機構(gòu),該機構(gòu)有一種令人聞風喪膽,殺敵于千里之外,可定點定位的殺人利器《血滴子》。
好吧,其實就是一種暗殺武器,由于快、準、狠且殺人于無形而聞名。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5、袖炮
一種暗發(fā)弩。形式與弩相似,弓上加一弩,裝有機關(guān),藏于大袖之中,用時撥機發(fā)百擊敵。
袖炮是一種混用火藥的特殊暗器。它由古代的前膛火炮演變而來,實際上是一種小型前膛火器,因其細小,故名“袖炮”。袖炮用一根酒盅粗細的竹管制成,長約40厘米,竹管外加三道鐵箍。竹管一端為炮口,周邊包以薄鐵皮;竹管另一端為藥凹,也套以薄鐵。先將火藥填入竹管,務(wù)要勻?qū)?,再將石珠(黃泥珠也可)填入。使用時,左手持竹管,用右掌猛擊藥凹部,激發(fā)火藥爆炸,石珠即疾射而出,有較大殺傷力。清末民初時,護院們常使用袖炮,鏢局中也有人用。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好了,這次關(guān)于常用武器的介紹就到這里啦,至于還有不少不常用的武器就不做細聊了,希望能在繪畫過程中對大家有所幫助啦。
武器素材下載戳→http://www.lanqb.com/news/912.html?FLAG=COPID-000361-REG&utm_source=bilibili
(請復制鏈接到瀏覽器網(wǎng)址欄下載)
注:本文配圖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搜索,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僅供學習交流。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