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劍神域Alicization完結(jié)篇》評分暴跌?惡趣味展開只是誘因


相信很多人心目中,《刀劍神域》第一季都是一部印象深刻,甚至對于一些動漫迷來說是入坑級別的作品。但是如今

截止筆者發(fā)文的時候,《刀劍神域》第三季完結(jié)篇,才放了4話,評價就一落千丈,掉到只剩5.1分。很多人抱怨,“這就是我等了多年的UW篇最終章嘛!失望!”,大呼失望的確實不少,一氣之下打了1星評價的評論我也找到不少。

其實主力開始瘋狂差評的,是第2話,也就是莉法登場的那集。莉法其實在之前的篇章,是被描述成一個比較強勢,開朗的女孩子,我個人是很喜歡的,敢恨敢愛。但這一次登場,先是莫名其妙的吃了一套屈辱的“觸手服務(wù)”,滿足了一波紳士,還展現(xiàn)出了頑強不抵抗的“圣母”一面。為什么去了UW世界的其他人都是奮力殺敵,唯獨莉法去了UW世界卻如此圣母,這就很難理解了。
我總結(jié)了這一部故事差評的主要原因。
惡趣味的展開

惡趣味的故事展開,其實是《刀劍神域》的老套路了,第一季后期的《ALO》篇也有凌辱亞絲娜的片段,也會有“牛頭人”的片段叫人不適。很多人說是川原老賊的惡趣味發(fā)作,也有人指輕小說就是要加入一點“刺激”的東西來吊起觀眾的胃口,本身就是打發(fā)時間的內(nèi)容,加入一些惡趣味的部分會更加吸睛,不過目前來看,這顯然被影像化之后,對于大家的認可是起到反作用的。
臉譜化的反派

我之前就評價過,《刀劍神域》的BOSS除了第一個茅場晶彥還能感受出一些多面性以外,之后的BOSS或者說反叛都是越來越臉譜化。
這一次的的UW篇,初期的BOSS是那個紫發(fā)的妹子,感覺還是能寫出一些她的多面性,但說到頭也只是一個AI,川原老賊也沒有塑造好她的多面性。第二個BOSS美國人,感覺出就是一種純粹的惡,為了滿足自己的獵奇欲望而作惡,是一種病態(tài)的存在。

之前桐人消滅的反派里也有很多就是沒有多面描寫的,純粹的反派,很難凸顯出一個角色的魅力。我這樣評價《刀劍神域》,但也被人攻擊過,說川原老賊塑造的反派就是靠著這種純粹的惡來積攢仇恨,然后讓桐人掀翻它后,讓觀眾獲得爽感……這,我覺得心理上可能是這樣,但反反復(fù)復(fù)都來,就讓人生厭了。

我還曾經(jīng)聚過例子,《JOJO的奇妙冒險》,雖然其中的反派也是罪大惡極,但卻依然描寫了他的多面性,人不僅只有惡的一面,總會有著不同的面,這是《刀劍神域》低分的致命傷,我不認為是什么特色,因為要刻畫一個成功的反派,還是需要一定的功底的。
過多的登場角色和收場

《刀劍神域》第三季UW篇其實一開始,評價是不低的。

第一部分純粹的UW世界里的篇章,至少在B站還是拿到了9.2分。問題就在終章部分,故事陷入了多方勢力的混戰(zhàn),本身個人覺得UW篇章的新角色,包括愛麗絲,尤吉歐,還有學(xué)院的學(xué)長之類的角色,塑造的還是不錯的,但混戰(zhàn)后,強行加入了上一部的各種角色,這是跟故事的整體結(jié)構(gòu)有關(guān)的,因為第一部的事件留下的陰影,還在持續(xù),但,是不是可以摒棄掉很多角色,包括莉法,包括詩乃,前兩部故事的核心角色,還有那些跟班,完全可以不出現(xiàn)在UW終章的故事,最終,哪一塊都要描寫,UW原生的新角色也要描寫,就讓整個戰(zhàn)勢變得非常混亂,邏輯也更加難整理。

“大亂斗”,并不是壞事,但要寫好一個大亂斗,不讓場景太混亂,我覺得一樣考驗作者的功力,如今很多人吐槽場面混亂,把不清楚重點,我覺得也是把故事發(fā)展成大亂斗,有一些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