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理,二次元的“hentai”一詞是如何成為世界通用語的?


“hentai”說的是日文的漢字“変態(tài)”的羅馬字,在生物學上有著“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意義,但也有其他層面的含義,也就是心理學上,有著不正常的嗜好的代名詞。不過在二次元世界,這種“病態(tài)”的代名詞,卻被降低了責備的程度,甚至發(fā)展出了一種文化,變成了一種很曖昧的含義,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調(diào)侃。
我查了,維基百科中,除了日語外,大概有50多種語言的百科里里有“hentai”這個詞條,并且對它們的解釋,都指向了二次元的某種文化。說明這種hentai文化,已經(jīng)“享譽世界”。
hentai這個詞也確實可以在很多二次元的動漫、游戲作品中聽到。

例如《命運石之門》中,男主角岡部倫太郎,就肆無忌憚地喊女主角牧瀨紅莉棲為“hentai助手”,當然,紅莉棲也毫不吝嗇回應他為“ko no hentai!”。其實劇情中,無論是岡部倫太郎,還是牧瀨紅莉棲,所言所行根本沒有任何病態(tài)的地方,hentai顯然只是作品中,加強趣味的一種叫法,而跟責罵,或者說對對方的病態(tài)的情況的判斷,沒有大的關聯(lián)。
哦不,準確來說,跟廣義意義上的“責罵”,或許還是有點關系的。

又例如,《公主連結(jié)Re:DIVE》的官方活動中,臺下萬千宅男,聽到劇中角色鏡華大喊“可疑的hentai”的時候,發(fā)出熱烈的反響……這種“被責罵了反而更加興奮”,也是來源于二次元的一種反應,這種文化,只有懂二次元的人懂,不懂二次元的人,可能就稱呼他們?yōu)椤癏entai”,不是因為二次元的愛好者真的是hentai,只是這就是一種口頭上的文化,并不是二次元的人都是抖M,被罵了就興奮,更多的人是理解這種“過口癮”的文化的有趣之處,而做出的迎合,有點“湊熱鬧”,或者跟風的意思,但又不完全是這樣。

據(jù)說在日本的大正時期,就出現(xiàn)了“變態(tài)研究者”,研究變態(tài)者的行蹤,不過那時候據(jù)說比較容易把同性者鎖定為研究對象,之后才慢慢擴大定義的范圍。直到日本的御宅文化誕生,各種エロ書籍、游戲、漫畫的誕生,把這個詞推倒了阿宅們的風口浪尖,又隨著網(wǎng)絡文化的掀起,這個詞的“重量”在被不斷縮小。
一定程度上,“hentai”這個詞等同于“エロ”,但仔細探究,其實也只限于一些二次元的產(chǎn)物,例如Hentai game,hentai anime等,并且這種文化通過網(wǎng)絡,在全世界范圍快速蔓延

典型的例子,就是瑞士紳士melonpan,他就是赤裸裸地通過自己的社交賬號去散播hentai文化的……

在國內(nèi),hentai文化還是非常小眾的,并且我想應該也并不會輕易得到接受,但倒也不是沒有流通,就像有人文章提到“金發(fā)、碧眼,傲嬌,美少女”,很快就會有評論“父愛如山”……這些隱晦的詞眼,毫無疑問就是hentai文化在傳播的證據(jù)。至于hentai文化對不對,它或許沒法在臺面上名正言順地傳播,但知道hentai文化的人,也不代表就是三觀不正,無德無道的人……它只是一種次文化的副產(chǎ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