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師龍吟虎嘯
一直覺得《大軍師軍師聯(lián)盟》、《大軍師龍吟虎嘯》很不錯,就個人角度,勝過《瑯琊榜》甚多。
當然我這么說,很多人不同意。不同意的原因估計不少,譬如這個那個的,演技、編劇、什么的,這個扯不完,尤其是胡歌的粉絲,類似前段時間迷張和龔的耽美的那些執(zhí)著而任性的粉絲。
人到中年,原來越覺得,你認為的一個道理,實際是扯不明白的。說是要說個清清楚楚的高下,那是天真。郭德綱說的對,你非要說火箭是點著柴火上天的,火箭專家看你一眼,你就贏了。他說的還是內行和外行,我們一群外行之間,還較勁的和真的一樣。
人是主觀的,問題在于從不認為自己是主觀的,恰恰覺得自己很理性,別人瞎扯。
譬如現(xiàn)在。
這個電視劇或者好在什么地方?就是暗合歷史而已。亂世,也是豪杰輩出的三國,起碼好于生造的多國鼎立,有三國、有南北朝,有五代,何必架空呢?其實,現(xiàn)代化的對白,后現(xiàn)代的情景暗示,實際上和當年的情形相去甚遠,但起碼比架空的實在,好歹有個依據(jù)。
在內涵上相當符合當代歷史研究成就,包括荀彧的絕食,楊修的被殺,司馬懿的入仕,曹魏家的奪嫡和托孤,有相當?shù)臍v史真實。當然也有扯的,譬如曹植和甄宓的年齡差,司馬懿的對愛忠貞,郭照和曹丕的愛情,哈哈,愛情?這么說吧,也不見得情景再現(xiàn),歷史真實和藝術的表現(xiàn),結合得符合藝術呈現(xiàn)的需要,畢竟要考慮受眾面的擴大和營收。
但吳秀波的戲,對的,就是“一波三折”中的其中一個波。如果說黎明之前是他給我們的驚喜,《大軍師》就是他留個我們的絕唱。而他的演藝人生和財富人生早被撕了個粉碎,這里面的劇情和反轉一定不比戲里他和柏夫人的對手戲差。但只看戲,還是精彩,奈何很多觀眾要加主觀感受,那也是對的。
道德文章嘛,戲也如此,否則怎么說人民藝術家?
戲里的司馬懿無意做人民的公仆,在曹操征袁紹成功后出仕,能成功的讓狐疑的丞相大人動了七次殺機后,最終能活下來,起點就很精彩,救父、出仕、入幕、輔助、托孤,等橋段,精彩紛呈,本質是想活命,保全家族。
司馬懿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忍和決斷的時機和能力。放眼上下三千年,天下無出其右。
以司馬家的發(fā)跡和豪奪魏家天下,以及后來兄弟鬩墻于天下,血流成河,說司馬家的誠信待人,家風淳樸,一直恪守臣子之禮,很難為天下人信服。當然,不信服,效仿的于是多起來,但是,如果只看到忍和殺伐決斷,卻也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