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音未來 Project DIVA MEGA39’s+》:已成絕唱的最初之音

作者:游信編輯 水月
2022年5月27日,由SEGA制作發(fā)行的《初音未來 Project DIVA MEGA39's+》(以下簡稱MEGA39's +)在Steam悄然上線。這也是“歌姬計劃”發(fā)展至今首次登陸Steam平臺,沒有一絲預兆。縱觀初音未來的“歌姬計劃”系列,該作可以說是系列的集大成作,《MEGA39's +》是《初音未來Project DIVAMEGA39's》的全面加強移植作品。但其實與前身《MEGA39's》甚至更往前的FT相比,本質上都沒有明顯的創(chuàng)新元素在里面。如果你從未接觸過“歌姬計劃”系列,《MEGA39's +》或許會是你入坑V家(Vocaloid)的一次良機,畢竟對于一個騎士團老粉來說早已對《MEGA39's +》的內容知根知底,此作的出現更像是他們對初音未來廚力與愛的一次考驗。

世嘉有女已長成,十三年載韻猶存
距離初音未來歌姬計劃的問世,已經有了十三余年,但是放眼整個初音未來的系列作品,似乎并不復雜。從2009年PSP的歌姬計劃1代到后來PS4的《初音未來Project DIVA Arcade Future Tone》本體加外傳近二十部作品,橫跨掌機至街機。但是整個系列對于游戲的玩法來說并沒有本質上的改變,仍然是需要玩家根據跳出音樂的節(jié)奏Note進行按鍵,力求高判定與高評分。游戲的難度也會隨著每首歌曲bmp數不同以及Note按鍵的復雜度而改變。大觸玩家甚至可以對Note的出現方式進行一定的調整進而提高游戲難度,Note出現的形式分別有高速、漸隱與突顯,其本質考驗的是玩家的反應能力與讀譜能力,讓游戲更有挑戰(zhàn)性。

而無論是高bmp值的快節(jié)奏歌曲,還是低bmp的慢節(jié)奏合唱,都能讓玩家沉迷其中,其原因自然是達成ALL Combo或者ALL PERFCET的成就感與征服感。當你在正常難度下通關了人氣曲目如《千本櫻》或《深海少女》后,總會不自覺地想要挑戰(zhàn)高難版本,即便失敗也不會感到有過多的挫敗感,反而激起挑戰(zhàn)欲。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嘗試,譜面愈發(fā)熟悉,甚至能到背板的境界,在打下ALL PERFECT的收歌瞬間,或許就是這款游戲的意義。

《MEGA39's +》與前身《MEGA39's》最大的區(qū)別,或許就是支持了高清4K下的60幀畫面以及3DPV與Future Tone風格的自由切換,二者的區(qū)別在于前者偏向于動畫,后者則側重于寫實。雖說在前作《MEGA 39's》中就已經支持了高清與高幀的設置,但礙于NS有限的機能,無法真正地將流暢與高清的畫面呈現給玩家。而本作即便是多角色參與的歌曲,也不會再出現畫面掉幀與卡頓的問題,可以說《MEGA39's +》在畫面呈現上是歷代《初音未來》系列最為優(yōu)秀的一部作品了。

本作的另一個優(yōu)點在于在角色模型配飾自定義上,給予玩家了極大的選擇空間,與歌曲配套的初音服裝就有近百款,更不用說每一款服裝都可以與任意的發(fā)型與配飾進行自由組合,不再將玩家的喜好框死在固定搭配上。不同歌曲MV中參與的角色數不同,玩家同樣可以自定義每一位參與歌曲的角色,除了V家的六位主要角色以外,也收納了諸多初音的亞種,如重音、弱音等成員。并且每一位成員都可進行服裝的任意搭配。若是覺得系統(tǒng)自帶的套裝仍不合胃口,純自定義服裝編輯器或許能滿足玩家的想象空間,進行純“自定義”服裝搭配。

是激唱,還是絕唱
實事求是地說《MEGA39's》能在Steam有著極高的好評率,與它的前作們離不開關系。正如上面所說,本作在游戲的玩法上其實并沒有什么創(chuàng)新,甚至在歌曲收錄的數量上反其道而行之,并沒能完整的收錄V家的全部歌曲。如果說上述問題并不觸及游戲體驗,那么接下來出現的則是游戲最大的缺點——暴力移植的弊端。如上文所言,《MEGA39's +》的本質其實是對2020年登陸NS平臺的《MEGA39's》的一次移植,稱其為暴力移植的原因在于游戲在手柄的映射上并沒有匹配PC,而是保留了XBOX的按鍵設置,需要玩家手動去調配按鍵并根據自身情況調整音準,以保證Note的精準抓取。

而《MEGA39's +》目前而言最大的問題在于游戲對于部分聲卡存在兼容性的問題,在不調整音響或者耳機比特率與頻率的前提下,有可能出現音效卡頓的情況。更有甚者則是游戲完全不出現聲音,而對于一款音樂游戲來說,無論是音效卡頓還是音樂的丟失無疑都是致命性的打擊。前者可能導致判定的精準性問題,而后者無異于是剝奪了玩家所有的游戲體驗。就如同ACT游戲無法使用攻擊手段,FPS游戲無法使用槍械一樣。

拋開以上因素不談,在PC端用鍵盤游玩《MEGA39's +》本身就是一次全新的體驗,由于掌機與鍵盤的游戲手勢完全不同,在抓Note的節(jié)奏也會有微妙的改變。對于資深的音游玩家來說,用不熟悉的設備游玩音游本就是一次挑戰(zhàn),更不必說是較為奇怪的按鍵設置了。高難歌曲往往伴隨著高頻率高密度的單鍵連打,在掌機端能夠進行高準度的操作并不代表在鍵盤上也能如實復刻,加上鍵盤按鍵過于密集,很容易出現錯按或者漏按的狀況。當然,解決辦法也十分簡單,那便是外接一個自己熟悉的手柄。但這也變相地讓《MEGA39's +》的移植顯得有些雞肋,讓高清與高幀的畫面成為為數不多且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
雖說《MEGA39's +》無疑是SEGA炒冷飯的又一“力作”,但是這也得虧于“歌姬計劃”歷來作品的帶來的口碑與傳承,讓這部所謂的集大成作不至于被諸多騎士團成員口誅筆伐,畢竟并非所有玩家都是資深大觸,也不是所有玩家都盼著SEGA能在初音未來上整些新活。對于粉絲來說,能看到由V家各個成員載歌載舞的高清MV,或許就足以滿足他們心中的訴求了。

結語
初音未來的大名幾乎響徹了整個ACG圈,無論是在動畫還是游戲中都不難發(fā)現初音的影子,而以初音為主角的音游也早已不限于初音未來的“歌姬計劃”中,無論是街機音游的SDVX、MaiMai以及E舞成名,抑或者是手游節(jié)奏大師、Muse Dash和CYTUS,都有初音未來的身影,更有甚者會為初音未來系列專門設置一個音樂專區(qū)供玩家們游玩,可見其影響力之大?,F如今《MEGA39's +》的出現雖然說存在著移植缺陷以及缺乏創(chuàng)新等問題,但并非硬傷,對于粉絲來說無傷大雅。當然,對于SEGA的冷飯硬炒行為粉絲或許會選擇對其進行鄙夷,然后購買罵罵咧咧的購入本作游戲。站在粉絲角度說句較為主觀的話:雖然SEGA確實割了一波又一波的韭菜,但她可是初音未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