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加油站:走進超時空教育

主講人介紹:
陳俊,工學博士,貴州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技術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數(shù)據(jù)中心能耗優(yōu)化、教育信息化方面研究。主授《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教育軟件開發(fā)》等課程。近年來在國內(nèi)外期刊及學術會議上發(fā)表論文20余篇,被人大復印資料轉(zhuǎn)載1篇,省級課題4項。
主講內(nèi)容
疫情當前,開學已行。學校組織教師利用網(wǎng)絡平臺,貫徹落實“停課不停學”的重要任務。當前,我們已進入開學的第二周,老師們各顯神通,各自選擇了不同的在線教學平臺,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力求更好的教學形式為課程內(nèi)容學習服務。老師和可愛的同學們通過網(wǎng)絡見面,學習從不適應到適應,從迷茫到清晰。
一、在線教學平臺的選擇? ? ? ? ? ? ? ? ? ? ? ? ?
受新冠肺炎的影響,學校延遲開學時間。積極應對疫情,開學可以延遲,但是學習不能遲到。為了減少疫情對學生學習造成影響,教育部采取了“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的應急措施,各教育機構相繼推出免費線上課程、開放在線教育平臺等方案,響應教育部要求。除了超星學習通、騰訊課堂、慕課網(wǎng)、雨課堂、UMU等在線教育平臺外,騰訊會議、釘釘、企業(yè)微信等也紛紛開通了線上教學、在線課堂等在線教育場景模式,為廣大師生開展在線教學與學習提供了更多選擇。

超星學習通是學校老師們的主選在線教學平臺,它可以支持直播,錄播,簽到,投票,功能強大,不過除了它之外,我們也可以有很多的選擇。下面我針對釘釘和喜馬拉雅平臺給大家做以下介紹。
首先,我們可以以釘釘為主,開展直播教學。釘釘是阿里開發(fā)用于辦公的軟件,在本次的疫情中推出了在線教育模塊,將辦公與授課一體化,PC端和手機端均開放了直播功能,直播教學使用方便靈活、操作簡單。上課時教師將課件/電子教材資料等視頻直播投放,直播中學生與老師及時的溝通,課后可以在線提交作業(yè),以及收看回放,復習鞏固。


其次,以喜馬拉雅輔助,在線學習。喜馬拉雅是專業(yè)的音頻分享平臺,匯聚了有聲小說、有聲讀物、相聲小品等各種音頻。本人長期以來在喜馬拉雅平臺收聽各類音頻資源,分享自己科研和教學心得,并且認為喜馬拉雅不只是一個音頻APP,還應該一個知識的“音海”。配合這次的教學,我在喜馬拉雅上注冊賬號,將錄制音頻放到喜馬拉雅平臺上,供學生學習。并且將一些學習任務穿插在音頻中,這樣既提供多種學習方式,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到探索的樂趣。


二、教學資源的配置——數(shù)字資源?
受疫情影響,現(xiàn)在教師和學生手里都沒有教材,如何選擇適合教學內(nèi)容的教學資源變成了一個關鍵的問題。本學期課程是:網(wǎng)絡工程技術實踐,課程內(nèi)容設計中涉及了許多的程序代碼和軟件,給在線教學增加難度。為了保證有效教學,首先為學生準備了程序代碼和軟件安裝包;其次,利用百度、谷歌、搜狗等搜索引擎,當當電子書、亞馬遜、淘寶等獲取電子教材與學習資料,使用手機將一些紙質(zhì)資料拍照……整理資料,制作教學課件并將相關電子資料打包發(fā)送到學生手中;第三,將講課內(nèi)容錄音或錄像,直播課程錄屏,形成音/視頻資料等。
三、教學過程的互動——“主動出擊”破解尷尬
學生的互動問題,線上授課,最大的問題就是線上互動的開展與線下互動開展有諸多難處,教師無法做到線下授課時與學生的群體眼神交流,但是互動又是教學,必須要具備的屬性。因此我采用釘釘視頻會議的直播功能,營造一個分布式的教室環(huán)境,另外,我也準備用主動點名的方式讓學生多提出自己的問題,增加互動,每節(jié)課后準備給學生布置一些問題思考增加課后與學生的互動。
無論是線下教學還是線上教學,教學的互動一直是教學過程中尤為重要的必備元素。線下課堂教學中,老師已經(jīng)能熟練地掌握和學生互動的技巧,但是面對在線教學的全新環(huán)境,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不適應的情況。教師面對的是自己的屏幕,看不到學生的電腦(或手機)屏幕,也無法做到像線下授課一樣與學生的群體眼神交流,因此,剛開始時很難進入到上課的情境體驗中。本次教學的班級是教育技術2017級班級,學生人數(shù)66人,我采用釘釘視頻會議的直播功能直播教學,盡量營造一個分布式的教室環(huán)境。但是,第一節(jié)直播課,面對電腦,我真的很難自己去腦補一個66人的虛擬教室,當自己結合教學內(nèi)容準備了一個小幽默時,似乎也聽不到和看不到同學們反饋的聲音與表情。面對這種情況,我決定采取“主動出擊”的方式,主動點名,盡量以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多提出自己的問題,增加互動,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的交互中來,努力去打破一個人在教室的尷尬體驗。在打破一個人的教室的尷尬后,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打開釘釘視頻會議直播上課,由于每個學生所身處的環(huán)境不同,又沒有一個正式的學習場所,難免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噪音,而這種噪音經(jīng)過疊加,將使得課堂的紀律變得難以控制。面對這一情況,我也特別要求同學們在下一次直播上課時,盡量選擇一個相對比較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并且請家人不要在自己上課的過程中打擾到自己,主動為自己的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
四、錄播的音頻無人理睬——作業(yè)任務巧設置? ?
自己把錄播的音頻放在喜馬拉雅之后,是否無人問津,是否能夠做到每個同學都進行了完播放,這是值得擔憂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我將課后作業(yè)布置放置在音頻的某一位置,這樣如果學生沒有進行全部播放,就很難知道問題到底是什么,從而無法完成作業(yè)。把作業(yè)任務巧妙設置在音頻中,這一做法似乎也激發(fā)了同學們尋寶的樂趣和探索學習精神。?
在線教學已經(jīng)歷了較長的研究時間,并已進行了大量實踐,但在全國范圍內(nèi)大面積的開展,還是第一次,因此,不僅是對教師、學生,還是對在線教學支持的技術本身都具有很強的挑戰(zhàn)。經(jīng)過一周多的在線教學,我的感受是:在線下課程轉(zhuǎn)換為線上課程的技術方面,我認為實用就夠,不必過分追求技術的新和復雜。就如釘釘?shù)囊曨l會議,可以進行教材的視頻直播投放,既解決了學生的上課問題又解決了學生沒有教材等問題。而對于在線平臺出現(xiàn)的網(wǎng)絡阻塞問題,我準備了線上錄播的兩種授課方式同步輔助進行,錄播的課程存在相關平臺上,這樣學生可以下載,或選擇網(wǎng)絡質(zhì)量較好時進行補充學習。總之,解決問題的方法一直比問題更豐富,讓我們一起努力為抗疫灑出自己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