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貨戰(zhàn)神島津義弘:自吹五百人擊潰六萬明軍,也并未打死鄧子龍

入侵江原道
石田三成因顧慮明國將增發(fā)援軍進入朝鮮,命令諸大名駐扎在漢城附近的城市。小早川隆景和立花宗茂駐扎在開城,長宗我部元親駐守漢城北方的麻田城,島津豐久駐扎在漢城東面的春川城,島津義弘駐扎在這附近的金化城。(出自《征韓錄》)
?
島津義弘和島津豐久是叔侄關(guān)系,島津家在九州征伐篇章中是立花宗茂最大的對手,侵攻朝鮮時島津家隸屬于第四軍。到這里不得不先提一下第四軍的成員,軍長是毛利吉成,主將分別是秋月種長、高橋元種、島津義弘、島津豐久、伊東祐兵。
?
其中秋月家和島津家是以前立花家的死敵,尤其是秋月家。秋月種長和高橋元種都是秋月種實的兒子,豐臣秀吉、立花宗茂在巖石城之戰(zhàn)降服秋月種實后,秋月家就被削得只剩下6萬石了,秋月種實心灰意冷退隱,這次入侵朝鮮秋月種實也沒去,就由他兩個兒子出征。
?
島津義弘是現(xiàn)在的島津家督,他的名氣在當今國內(nèi)不小。壬辰倭亂剛開始時視覺來看,島津義弘表現(xiàn)很拉胯,他是最晚抵達朝鮮的日軍主將,因此他被在朝鮮的其他大名嘲諷,也被取了 “日本第一遲到王”(日本一の遅陣)的綽號。島津義弘也深以為恥。(出自《島津義弘書狀》)
?
石田三成就命令島津義弘鎮(zhèn)守別人都不愿意守的金化城。金化城位置處于江原道、咸鏡道、慶尚道三道之間,但是這里非常窮,別人都不愿意來,只能讓“日本第一遲到王”島津義弘來。(出自《義弘公御譜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而伊東祐兵與島津家也是老冤家。之前島津家打滅了伊東家,奪取了日向。伊東祐兵父子先逃到大友宗麟那里,再投靠豐臣秀吉那里。后來伊東祐兵跟隨豐臣秀吉參與九州征伐立了戰(zhàn)功才重新立足日向。
?
第四軍除了軍長毛利吉成以外,其他主將都跟立花家、大友家有很深淵源。不過毛利吉成有個兒子叫毛利勝永,后來在大阪之陣中與立花宗茂交手,毛利勝永在大阪七將星中重要性僅次于真田幸村。
?
拋開其他因素,第四軍是入侵朝鮮的九大軍團中力量最為薄弱的一支。除了島津義弘以外,第四軍的其他大名石高全都低于10萬,軍長毛利吉成只有6萬石,最低的伊東佑兵才1.7萬石。所以這些人根本無法集結(jié)太多兵力去朝鮮。石高最高的島津義弘名義上帶了1萬名士兵,但實際上島津軍數(shù)量在2000人左右較為靠譜。
?
島津家當時是幾元政治,不由島津義弘一人說的算,而且出征朝鮮同時島津家還爆發(fā)內(nèi)亂梅北一揆。后面關(guān)原之戰(zhàn)島津家也是類似情況,才讓島津義弘只帶3000人就去了關(guān)原戰(zhàn)場。
?
所以第四軍總?cè)藬?shù):8,000人
毛利吉成 (2,000)、島津義弘(2000)、高橋元種(2,000)、島津豐久、秋月種長、伊東佑兵(這些人加在一起2000)

?接下來說第四軍主要將領(lǐng)在朝鮮半島的狀況,5月11日,第四軍按照八道國割的要求負責侵攻江原道。江原道在半島中東部,今天朝韓各占一部分。1950年的朝鮮戰(zhàn)爭中有好幾場惡戰(zhàn)都發(fā)生在江原道,2018年韓國江原道平昌還舉辦了冬奧會。
?
第四軍剛?cè)肭纸罆r,當?shù)匕傩展倮敉L而逃,軍長毛利吉成都笑話說:無知愚民,鳥驚四散。然后毛利吉成自封為江原道長官,宣布江原道是日本統(tǒng)治。(出自《文祿慶長之役》)

?日軍在江原道的行徑非常惡劣,《宣廟中興志》記載日軍所到之處:所過赤地千里,雞犬不遺。
?
《宣廟中興志》還記錄一名叫金煉光的淮陽官員,他上任還不到10天,他那里就遭遇日軍入侵。城內(nèi)沒有武器,金煉光自知無法抵抗日軍,但他仍不想拋棄城池逃亡。他允許他的小妾逃跑,但他的小妾仍然留下。6月5日,金煉光被日軍俘虜,面對日軍虐待他仍拒絕投降,最后金煉光和他的小妾被日軍士兵亂刀砍死。
?
為了配合加藤清正,第四軍部分隊伍還侵入了咸鏡道一些地方。咸鏡道由于是朝鮮王朝最偏遠地方,不少犯人被流放在這里,所以他們愛國程度幾乎沒有,咸鏡道那些投靠日軍的奸細不但充當帶路黨,而且還主動襲殺朝鮮當?shù)毓賳T。
?
回到江原道這邊,1592年6月份,秋月種長進攻原州。就是美軍飛機瘋狂轟炸志愿軍的原州。原州地方官金梯甲聽說日軍來襲,他便組建武裝,囤積糧食做好抵抗準備,但他聽說來犯日軍數(shù)量很多,便開始擔憂,上面提到秋月種長和伊東祐兵等人兵力在加在一起也才2000人,就是說秋月軍規(guī)模應(yīng)該才幾百人。

?
金梯甲認為抵抗必定失敗,他便帶著原州所有百姓遷到附近的鸰原山城,想依靠這里阻擋日軍。然而秋月種長只帶了數(shù)十人耗費一天時間就攻陷了鸰原山城,金梯甲本人遭俘虜。
?
史料記載金梯甲被俘時候是坐在椅子上的,周圍秋月軍士兵強迫他站起來,他不肯站,然后有日兵拿弓箭射金梯甲,逼他離開椅子,金梯甲不但不肯還接著破口大罵,最后被日軍殘忍殺死。
?
原州之戰(zhàn)后日軍對江原道基本侵占成功,第四軍是九大軍團中兵力最稀薄的一支,但是是各道日軍中打得最順利地一支軍團。不像毛利輝元在慶尚道,小西行長在平安道那樣被當?shù)亓x軍搞得焦頭爛額。(出自《史學雜志》)
?
7月份,由于江原道局勢穩(wěn)定下來,島津義弘率部來到京畿道的永川,但他遭遇了附近的一支數(shù)千規(guī)模的義軍進攻,結(jié)果是義軍小勝一場。(出自《新納忠增渡海記》)我只能說島津義弘在第一次入侵朝鮮時表現(xiàn)真不咋地。
?
駐扎在鐵原的伊東祐兵聽說島津義弘被打以后,他就率軍前往京畿道圍剿義軍。這支義軍還是有些本事的,一開始伊東軍被壓制,義軍放箭射殺了不少人,伊東祐兵本人也被射中。面對困境伊東祐兵還是堅持了下來,他最后靠苦戰(zhàn)擊破了義軍,義軍共700人陣亡。(出自日文維基百科)
?
伊東祐兵雖然取得勝利,但京畿道民眾仍未放棄抵抗,當?shù)毓賳T沈岱和高彥伯試圖組織軍隊收復漢城。但這個計劃不知道怎么讓日軍總目付石田三成知道了。石田三成決定先發(fā)制人,他下令伊東祐兵和島津義弘率先進攻沈岱。
?
10月19日,伊東祐兵部隊對沈岱的軍營發(fā)動夜襲,當時沈岱還在睡覺,他的部隊被打得措手不及,很快被殲滅了,沈岱本人也在睡夢中被敵人所殺。沈岱的頭顱被日本人懸掛在漢城顯眼位置,漢城一些百姓被沈岱事跡感動,于是將沈岱首級悄悄地偷走了并安葬,總算讓英雄徹底安息。(出自《宣祖實錄》)
?
春川之戰(zhàn)
上文提到石田三成調(diào)整防線,命島津義弘、島津豐久叔侄分別駐扎在漢城附近的兩座城池。之后這道防線 “發(fā)揮”了作用。1592年10月,明軍竟然再次來襲,而且是6萬人規(guī)模大軍。進攻了島津豐久鎮(zhèn)守的春川城,而島津豐久只有500人,他向叔父島津義弘求助,可島津義弘當時也沒精力管他,最后島津豐久單靠自己那么點兵力就擊退了6萬明軍,此戰(zhàn)是為春川之戰(zhàn)。(出自《征韓錄》)

但很明顯,這個春川之戰(zhàn)是假的。首先明軍首次援朝是在1592年7月17日祖承訓率5000人進軍平壤最后是以失敗告終。之后明國和小西行長議和,明軍下次援朝要到1593年正月。春川之戰(zhàn)所發(fā)生的的10月份哪來的明軍。而且春川是在江原道,位于半島中部,明軍要到春川那也必須得先穿過平壤和開城。莫非明軍坐飛機來的?
?
這證明以上島津豐久以500人大破6萬明軍的春川之戰(zhàn)是《征韓錄》的虛假史料,據(jù)島津家的史料《義弘公御譜中》記載,攻打春川的6萬大軍不是明軍,而是朝鮮人。但即便是朝鮮人,6萬人這個數(shù)也很假,已知壬辰倭亂日軍對朝鮮創(chuàng)下最懸殊戰(zhàn)損比是光教山之戰(zhàn),脅坂安治2000人兵力擊潰5萬人規(guī)模朝鮮勤王軍。
?
日文維基百科里寫的春川之戰(zhàn)內(nèi)容是數(shù)千朝鮮人被島津豐久500余人擊潰,所以這個說法才是最準確的。
?
春川市是今天韓國江原道的首府,這里被視為現(xiàn)代韓流的發(fā)源地。(出自維基百科)

雖說春川之戰(zhàn)被日本史書吹捧過度,但第一次入侵朝鮮時,島津家拉胯表現(xiàn)太多了,比如島津龍伯抗拒出征,島津義弘遲到,島津歲久叛亂等,而年輕的島津豐久是當時島津家表現(xiàn)最好的一個(第二次入侵朝鮮表現(xiàn)也不俗)。事實證明島津豐久是名出色的武將。豐久出生于1570年,比立花宗茂小3歲,當時22歲。

?
豐久的父親是島津四兄弟里軍事水平最高的島津家久。豐久14歲就上戰(zhàn)場了,他的初陣就是沖田畷之戰(zhàn),隨父親擊敗了一度在九州不可一世的龍造寺隆信。后來九州征伐結(jié)束,島津家久會見完豐臣秀長后不久因病去世,享年40歲。17歲的豐久就繼承了他父親的位置。九州國分時,秀吉為了削弱島津家,就將島津豐久破格提拔為單獨的小大名。
?
關(guān)原之戰(zhàn)中,島津義弘能率3000人從德川家康為首的10萬人東軍那里成功正面突圍,并擊斃本多忠勝的愛馬,重傷井伊直政,但代價是靠犧牲島津豐久所換來的,島津豐久最后是被德川四天王之一的井伊直政所討殺。當時島津豐久離他生命結(jié)束還有8年。
?
除了關(guān)原,豐臣秀吉第二次入侵朝鮮時,島津義弘對明、朝鮮聯(lián)軍取得的一些勝利都離不開豐久的功勞,準確說是整個島津家。
?
第四軍中島津義弘的作戰(zhàn)狀況我就不講了,畢竟沒啥好說的。不過也有一些事情值得講。島津兄弟的老二義弘在第一次前往朝鮮戰(zhàn)果沒取得多少,但是他兒子命倒搭進去了,1593年9月8日,他的次子兼全島津家繼承者島津久保因水土不服病逝于半島南部的巨濟島,享年21歲。
?
島津久保死后,島津義弘的三兒子島津忠恒成為島津家督接班人。戰(zhàn)國最后的英雄真田幸村有個很響亮稱號叫“日本第一兵”,這正是島津忠恒對幸村的稱贊。
?
有意思的是,島津忠恒于1602年代表島津家正式臣服于德川家康,家康就把他名字里的“家”字賜予島津忠恒,島津忠恒更名為島津家久,這就與豐久親爹島津家久同名了,所以史書為了區(qū)分一般還是把他叫島津忠恒。
?
作者我寫到這里,我發(fā)覺島津家對幸村好評的原因了,島津豐久和真田幸村都是在己方不可能贏的時候,還奮不顧身地去突襲德川家康,可惜失敗而付出生命。但島津家還是認為幸村比豐久更擔得起“日本第一兵”這個名號。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么島津豐久名氣不大,豐久在國內(nèi)確實沒什么知名度。但豐久在當今日本名氣挺高的,日本國內(nèi)熱門漫畫《ドリフターズ》,英文叫DRIFTERS,中文翻譯我不知道叫啥,這部漫畫就是以島津豐久為主角。
?
國際熱門電子游戲《戰(zhàn)國無雙》中島津豐久和立花訚千代經(jīng)常一起練武,他倆關(guān)系親如姐弟,不過歷史上豐久和訚千代交集應(yīng)該不多。

?
總結(jié)
我之前在介紹九大軍團長文章里說“我覺得立花宗茂、加藤清正、島津義弘是侵攻半島日軍將領(lǐng)里表現(xiàn)最好的三位?!蔽椰F(xiàn)在想收回這句話了,把島津義弘從這三人里踢掉。
?
不少國內(nèi)歷史愛好者對島津義弘的評價過高,皆是因為他在壬辰倭亂后期發(fā)生的泗川之戰(zhàn)中以少勝多擊潰了董一元統(tǒng)領(lǐng)的明軍,使得其陣亡8000人,陣亡數(shù)據(jù)出自當時明人編纂的《太仆奏議》,而島津家許多史料都吹噓殲滅明軍8萬人。(這仗也有豐島津久參與)雖然這一戰(zhàn)義弘表現(xiàn)不錯,但首先之前島津義弘也被董一元大敗過,義弘和其他明軍將領(lǐng)交手也是互有勝負。
?
且站在日軍視覺,泗川之戰(zhàn)也不是島津義弘一人功勞,還有當時鎮(zhèn)守在固城的立花宗茂率軍增援島津。
《昭代武功編.邢司馬征平秀吉》:董將軍一元無分派馬步協(xié)功…攻城…營中杠破火藥,發(fā)煙漲天,倭乘勝沖殺,固城援倭亦志,我?guī)燆T兵先潰。
?
以上是泗川之戰(zhàn)當時明國兵部尚書邢玠所記錄的泗川之戰(zhàn)過程,邢玠說的“固城倭”是指立花軍,因為當時立花宗茂部隊坐鎮(zhèn)固城。
?
馬伯庸評價泗川之戰(zhàn)時都說“立花軍比島津軍更兇狠”。
?
除了本期文章提到的,島津義弘在壬辰還有幾次拉胯表現(xiàn)。1594年的場門浦海戰(zhàn)中島津義弘和福島正則被李舜臣給爆錘。(出自維基百科)1598年的露梁海戰(zhàn),即朝鮮之役最后一戰(zhàn)。島津義弘再次被李舜臣痛扁。島津軍損失慘重,喜歡吹牛的島津家在史料《義弘公御譜中》都承認 “不意有敗績”,“或遂戰(zhàn)死,或被傷疵,所前定大半滅”, “逃巨濟海口”,“逃于南海之島”。
?
不能因為島津義弘在泗川之戰(zhàn)這一場戰(zhàn)斗的表現(xiàn)就概括他整場戰(zhàn)爭中的表現(xiàn)。很多人以為島津義弘在露梁海戰(zhàn)逃跑過程中打死了李舜臣,然而沒有島津家的史料證明李舜臣是島津義弘打死的,打死李舜臣是哪家大名部隊至今未能查出。

?
露梁海戰(zhàn)中的明將鄧子龍也非島津軍所殺,而是立花軍所為,連島津家自己都不敢這么吹。
島津家人士撰寫的《朝鮮役錄》:
(立花)宗茂麾兵,趁機蹙之,斬子龍,其下殲焉。
?
不過島津義弘確實打死過一個明國大官,名叫李寧,是當時遼東軍名將,官至副總兵,和鄧子龍同等官位,但也不是在露梁海戰(zhàn)中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