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kkit插件開發(fā)-插件的加載
經(jīng)過前兩期的鋪墊,我們終于可以上手敲代碼了。此次教程相對于按照第二期教程部署項目的可能稍加麻煩一些,但是!這種部署方法到后期動態(tài)調(diào)試插件會非常的方便
還是那句話,不懂就問,不會就照做。你總有一天會學有所成,畢竟:“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嘛。

今天我們進入代碼界面(這里所用的是第一期項目的部署界面,第二期的開發(fā)者不用覺得哎文件目錄不太一樣啊,就有點恐慌,不用擔心,照做即可)

我們在代碼第9行那里將光標移動到該行的末尾(寫過電子小說的開發(fā)者可能操作起來比較簡單),然后按下回車鍵,輸入以下一段代碼:
插入后的效果如圖

代碼工作就寫完了(是不是還有點意猶未盡?),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們開始編譯插件。首先點擊右上角的綠色小箭頭,然后等待編譯完成

這里插入一段話,作者加載插件時候發(fā)現(xiàn)JDK版本對不上,服務端無法加載插件,我們這時候進入項目結構,將項目SDK的17改成1.8(如果沒有就按照第一期的方法下載1.8版本)無論是第一期部署還是第二期部署的開發(fā)者都要這么做

如果是第一期部署的開發(fā)者編譯會比較簡單,直接點擊窗口右上角的綠色箭頭即可

編譯完成后我們看到文件列表會多出一個叫做target的文件夾,我們列出文件,就能看到我們編譯好的插件了,然后鼠標右鍵插件,選擇打開于Explorer

然后我們把插件放入服務端的plugins文件夾即可,以上就是第一期的開發(fā)者如何編譯一個插件,不過不會部署服務端的開發(fā)者,可以看下面的教程來借鑒一下哎,學習如何部署一個MC服務端

第二期部署的開發(fā)者配置會有一丟丟麻煩,不過不用擔心,我們在項目內(nèi)創(chuàng)建一個叫做plugins的文件夾

我們鼠標右鍵spigot-1.16.5jar這個服務端本體,點擊運行

作者在這吃了一個虧,發(fā)現(xiàn)JAVA版本太高不能運行1.16.5版本的服務端,這里我們進行新的設置,先打開項目結構,選擇下載JDK1.8版本

我們回到文件目錄,鼠標右鍵服務端本體點擊調(diào)試下方的更多運行/調(diào)試選項-》修改運行配置

選擇我們新下載好的1.8版本,點擊確定

再次點擊運行等待服務端啟動完成后點擊右上角的紅色方塊關閉服務端(也可以在控制臺輸出stop關閉)

我們會發(fā)現(xiàn)生成了一些新的文件,這時候我們找到一個叫做elua.txt的文件,將其中的eula=false改成eula=true

我們尋找一個叫做server.properties的文件,將其中的online-mode選項的值改成false

我們再次回到項目結構窗口中,更改JAR輸出目錄

將其中的out\artifacts\BukkitPlugin改成plugins,點擊確定

然后我們在IDEA上方欄構建中尋找一個叫做構建工件的選項

在彈出來的窗口中點擊構建

構建成功后我們再次啟動服務端

如果在控制臺看到這兩行信息,代表你的插件加載成功!第一期的開發(fā)者在你的服務器控制臺上也要尋找這兩段信息

作者的話
本期如何部署你的插件教程就結束了,對于新手開發(fā)者而言這是你第一次敲上代碼,雖然只有短短一行,但已經(jīng)是很大的突破了。下期我們教學,如何注冊一個Minecraft命令,并用你的客戶端進入你部署的服務端內(nèi)使用這個命令。記住,還是那句話,如果開發(fā)中遇到任何問題一定要在評論區(qū)向作者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