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系中3種“強制控制模式”,出現(xiàn)一種就很危險-太原科大心理
什么叫做“強制控制模式”?這是一種基于控制、操縱和壓迫的持續(xù)心理和情感虐待。強制控制通常與“自戀人格”和“控制型人格”有關,并會引發(fā)非常強烈的心理創(chuàng)傷。
“強制控制”包括持續(xù)地剝奪受害者的自主權和自我意識。通過權力不平衡以及心理和情感剝削來系統(tǒng)地傷害一個人。
心理學家認為,18-29 歲的女性被認為最容易陷入該模式。同時,教育程度或收入低、具有邊緣性人格,情感或經濟依賴、自尊心低的人,同樣有這樣的風險。

使“強制控制”更具破壞性的是,一個人可能不會意識到他們正在被控制或操縱,直到他們的自尊、安全感和自主權都完全消失。
因為這種心理傷害往往不是立竿見影的,可能沒有明顯的跡象,這會讓受害者懷疑他們是否真的被虐待。
人際關系中,強制性控制的3種常見模式包括:

(1) 限制自主權
關系親密,往往意味著雙方都會進入對方的生活,但進入生活和控制生活是不一樣的。
長江的限制自主權的行為包括:拒絕讓某人工作,限制交通工具,不讓其和朋友來往,貶低對方的朋友,在他們的愛好上找毛病等等。
當然,這些行為往往會進行偽裝,比如告訴伴侶不需要工作,他會養(yǎng)她,從而讓受害者在經濟、情感和心理上依賴他們。

(2)情感威脅
強制控制一種典型表現(xiàn),就是表面“建議”,實質“威脅”,比如希望你做一些你不愿意做的事情,如果你不做,對方就會暗示你這樣會使得你們之間的感情變淡。
這種威脅往往是以感情或者關系來進行的。但你只要抓住一點就行,那就是這些建議和威脅,都超越了個人界限,比如討論一些越界內容。
操縱的表現(xiàn)形式除了建議,還會包括懇求、贊美、承諾或表揚。一開始可能是一次性的體驗,偶發(fā)的,但越往后面越會頻繁。

3.干涉你的生活習慣
控制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是影響其心理的最簡單的方法。因為我們的行為會顯著地影響心理。
例如,某人的飲食、睡眠方式或穿衣方式可能由伴侶決定。他們可能不被允許穿某些衣服,或者可能被要求遵守每天的時間表,即何時入睡或何時起床。
又比如,強制控制可能包括要求你吃多少、什么時候吃、計算卡路里等等。這種行為表面上可能是為你的身體健康,實質上是對你的生活進行一種強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