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識疑·原典】漫談脂批(I)

前言
【注:以下屬于個人觀點,視作推理,用作探討,不作為確證定論。】
物理學注重實驗。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可以解釋宇宙,在各自的領(lǐng)域,都體現(xiàn)出理論的正確性,然而它們之間存在違背。為了調(diào)和二者的矛盾,兼容兩套理論,誕生了弦論,卻無法用實驗證明。
紅樓夢面臨類似的問題。與物理學兩套理論的不同之處在于,紅樓夢不存在宏觀和微觀兩個領(lǐng)域,紅樓夢研究的是一個基本問題,書怎么來的,即:誰寫的,寫了誰的事,目的是什么。
民國時期,蔡元培為索隱、胡適為考據(jù)開了新時代的頭兒。百年過去,紅樓夢基本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問題到底出在哪兒了?
考據(jù)、索隱,借助的都是史料和想象這兩個工具。兩個方法都不錯,只是側(cè)重點不同,索隱派側(cè)重隱秘的探索,考據(jù)派側(cè)重顯據(jù)的佐證。如果結(jié)論一致也就無需辯論了,問題在于,二者得出了不同的結(jié)論,雙方各自擬定了不同的作者選項,于是矛盾發(fā)生了。
究其原因,并不是方法的問題,而是視角、主題、思路的選擇不同。蔡元培著眼于清宮內(nèi)斗,胡適著眼于曹家傳記,因此作者候選人自然不同。接下來,更多的人加入研究隊伍,就像孩子們拿到了一副七巧板,各自拼出了不同的圖形,為受眾提供了更多的選項。
人們希望解開謎團洞悉真相,而真相在歷史的時空中真實存在過,且不能脫離當時社會的母體而獨立存在。紅樓夢有且只有一部成書史,這是常識。但重現(xiàn)歷史的難處在于:嫌疑人不明、人證不全、物證不足,于是真相的問題再次退化為思路的問題。不過,即使是思路,也有一條通向真相,要看有沒有被人發(fā)現(xiàn),并被接受。真相的排他性,決定了這是道單選題。
由于真相不明尚無定論,受眾反而面對了更多的選項。這些選項,并不是真相的選項,而是思路的選項。如果這些選項中沒有正確答案,該怎么辦呢?繼續(xù)拿不是真相的答案作為定論么?這是不嚴謹、不科學的。是否可以運用新的理論,繼續(xù)進行研究呢?
1,大數(shù)據(jù)分析是一個思路。
2,筆跡的研究是一個思路。
3,結(jié)合批紅理解作者意圖、聯(lián)系史料推理案情是另一個思路。
應(yīng)當注意,從被確定的作者出發(fā),應(yīng)能解釋主題、思想、成書、版本、原型、事件等一系列問題。紅樓夢作者具有唯一性、排他性的特點,是每個探尋作者的研究者都會面臨的風險,要么對,要么錯。局部的正確并不意味著整體的正確,研究者時刻面臨著“一招不慎滿盤皆輸”的結(jié)果。因此,全方位的研究紅樓夢,雖然難度大,但更加可取。
紅樓夢基本問題是否得到解決,有一條起碼的評判標準:貼合于歷史,整體無紕漏。類似相對論能夠兼容牛頓力學,同時又能解決后者不能解決的問題。
確定作者,全面的了解作者,有助于受眾站在作者的視角,確定的去看待紅樓夢,而不只是以旁觀者帶著審視的目光在猜疑中不確定,或?qū)⒆约捍胱髡咭暯沁M行揣測。
真相只有一個,證據(jù)能否得到新的補充,依然需要研究者在史料、文物的群山中不斷挖掘,有時候需要一點幸運,有時候需要換個方向,也許,價值就出現(xiàn)在下一鏟子里。
?
脂批
【注:以下屬于個人觀點,視作推理,用作探討,不作為確證定論?!?/strong>
1,什么是脂批
脂批這個名詞,源自以《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為書名的抄本中的硃批,其中有署名【脂研、脂硯、脂硯齋、脂硯齋評】的,也有沒署名但可能出自脂硯齋之手的,還有署名【畸笏、畸笏叟、畸笏老人】的批語。以脂批命名批語,可見脂硯齋的重要性。
硃批的形式,正文與批語相間的特點,類似清朝皇帝批閱奏折,也類似語文老師只評不改的判作文。
可看作定稿后“打印”的樣版。作者本著對作品負責的態(tài)度,出于時代或自身的某些需要,進行了字詞句的微調(diào)小改,并將痕跡保留在了紙稿上。
以《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為書名的版本不僅存世,而且有三個,并標注了定稿時間:甲戌本1754年,己卯本1759年,庚辰本1760年。
甲戌本出現(xiàn)“鈔閱再評”,意味著不是初評而是再評,庚辰本出現(xiàn)“凡四閱評過”,意味著至少評了四次。甲戌年再評,意味著批語中除了甲戌年的批語,可能還包括初評寫的批語,此為第一、第二兩閱評過,批語中出現(xiàn)了【一芹一脂】生前簽署的年份己卯、壬午,此為第三、第四兩閱評過,印證了【脂硯齋凡四閱評過】。
1767年丁亥年,畸笏叟有批語“[庚眉]前批書〔知〕者聊聊,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寧不痛乎”,透露出批書者人數(shù)少,而【一芹一脂】已經(jīng)離世,畸笏叟睹物思人心情沉痛。
2,什么是脂本
含有主要批者(點評者、批書人)脂硯齋、畸笏叟硃批的抄本(注:除硃批外也有少量墨批;除此二人還有其他人,因此二人與抄本最為密切,選作主要研究對象),以批語數(shù)量最多的甲戌本、庚辰本為主。
3,脂本反映了什么
(1)反映了批者與作者、與寫作的密切關(guān)系;
(2)反映了批者的文學素養(yǎng);
(3)反映了批者熟悉作者的故事素材;
(4)反映了歷史的痕跡;
(5)反映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寫作技巧。
4,批本的分類、特點、意義
(1)分類:脂本(甲戌、己卯、庚辰)、過渡本(戚序、甲辰)、嫁接本(蒙府)、滅脂本(程高本)。
(2)特點:甲戌、己卯、庚辰以《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為書名;甲辰、程高以《紅樓夢》為書名;戚序、蒙府以《石頭記》為書名。
(3)意義:脂本80回體現(xiàn)同源性;過渡本甲辰本80回出現(xiàn)消除批語意向,戚序本80回消除原批書者的首要地位;嫁接本120回,由不足80回脂本與40回程高本嫁接而成;滅脂本120回,消滅批者、批紅。
5,批紅的主要內(nèi)容和作用
批紅是凡例的延申,是作者擔心讀者讀不懂其創(chuàng)作意圖做出的解釋,起到說明、導讀、廣告、彈幕的作用。
6,哪些問題值得研究
(1)誰寫的,什么時候?qū)懙?,為什么寫,怎么寫的,寫了什么?/span>
(2)不同版本間存在的異同及原因。
(3)每條批語的主人。
(4)批者與作者的關(guān)系。
7,怎么研究?
逐字逐句的分析不太現(xiàn)實,應(yīng)提綱挈領(lǐng)抓重點,整體研究。
(1)選取研究對象。
(2)大致比對異同,分析特點。
(3)把握作者首要表達的思想,以及作者用什么去支撐其思想。
(4)辨別作者為什么要和讀者捉迷藏,也就是其匿名的原因,不論作者還是批者。
(5)分析正文與批語、作者與批者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
盡管這樣會不可不免的遺漏一些細節(jié),甚至無法對一些具體問題做出解答,但宏觀的看待問題,可以避免陷入糾纏細節(jié)的陷阱。
全方位的研究紅樓夢,應(yīng)將時代背景、作者意圖、現(xiàn)存版本、正文批語,作為一個整體的研究對象,而不是孤立的、間斷的看待問題。其中,作者思想、匿名原因、人書關(guān)系,是研究的重點問題。
8,著手研究
(1)準備
網(wǎng)盤:影印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紅樓夢脂評匯校本。
微信讀書:《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
與江寧織造曹家有關(guān)的典籍:《關(guān)于江寧織造曹家檔案史料》、《李士楨李煦父子年譜》、《虛白齋尺牘校釋》。
思想準備:搞清一些常識性問題。
·寫作有什么規(guī)律
1)對于注重小說戲劇性、條理性,文字藝術(shù)性、準確性的作家,在已完成的抄本上,斟字酌句微調(diào),并不罕見。
2)前八十回基本呈現(xiàn)作家定稿狀態(tài),后四十回則體現(xiàn)槍手“代寫”特征,但并不能排除后四十回包含作家原稿。
3)靈感的降臨、素材的補充,意味著寫作是不斷修改、優(yōu)化的,增刪并存。當寫作跨越大的時間跨度如10、20年,作者的思想和審美可能會發(fā)生變化。但結(jié)構(gòu)、情節(jié)、人設(shè)最終趨向于各版本呈現(xiàn)大體的一致性,形成階段性定稿,不再進行改動。
4)凡例(前言)一般都由作者親自撰寫或主編執(zhí)筆擔綱。
·回數(shù)設(shè)定的選項
【可能性探究】:
古典長篇小說常定為100回、120回的整數(shù)回目,紅樓夢完成了前80回,達到了80%、2/3的完成比例。
不論是100回還是120回,似乎并不對小說整體產(chǎn)生毀壞式的后果。
程高本后40回有沒有可以刪除或者刪減合并,而不影響小說整體敘事結(jié)構(gòu)的章回呢?
不僅有而且有必要,首先可以剔除前后不一的地方,例如:柳五兒死而復生、賈蕓突然變壞,四美釣魚、黛玉彈琴等。
然而1764年癸未年前后【一芹一脂】離世了,只剩下畸笏叟一個人。
后40回按照出場頻次計算,賈政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主角,很可能是由其原型畸笏叟,整理、寫作完成了后40回。在前80回沒有用到的素材,沒有得到的地位,被脂硯齋更改的人設(shè),在后40回里得到正本清源,畸笏叟有他自己的偏好,沒有人能來左右他的思路,除了他自己,可因此硬傷產(chǎn)生了,卻正好暴露出作者不唯一。(后文有對畸笏叟是誰的推測)
·紅樓夢有草稿(底稿,抄本的源頭)么?
【可能性探究】:
有過。一般來講,作家寫作都有草稿、初稿,但在草稿上署名的概率不大,一旦有了初稿,草稿便失去了它的價值和地位。有,更好,沒有,不影響整體研究的進行。在沒有新抄本(文物)發(fā)現(xiàn)之前,可將現(xiàn)有的、批語近同的、筆跡大體一致的抄本,視為一個系統(tǒng)中定稿版本的不同批次,因正文批紅大同而小異,可作同源看待。另外,沒有裝訂、沒有署名、沒有蓋章、沒有批紅的草稿,被保留、流傳的概率不大,人們不知來處,很難意識到它的寶貴,除非,遇到紅迷而被收藏得以保存。是否能再次問世,還是個未知數(shù)。
·抄本是誰執(zhí)筆的?
【可能性探究】:
抄評并不是小說全部完成后做的工作,而是在小說寫作過程中,完成階段性定稿時進行的。
如將甲戌、己卯、庚辰視為手稿本,脂硯齋、畸笏叟、曹雪芹,都可能是抄寫的人選,如將這三個版本視為過錄本,則可能是由其他人抄寫。首先,抄本以《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做書名,甲戌本第六回后正文批語融為一體的情況,透露了抄評是同時進行的,因此,甲戌本由脂硯齋親自抄評的可能性是有的。
·抄本有什么價值?
1)紙張、書籍長年保存的難度大,比較稀缺。
2)禁書屬性,傳抄、流出有限。
3)前八十回相對完整,彌足珍貴。
4)紙張、筆跡保留著年代特征,可為探佚提供線索。
5)批紅的提要,能為探索成書、尋找作者提供指引。
(2)選取研究對象
1)側(cè)重:甲戌本、庚辰本,理由:年代早,與作者創(chuàng)作時間相接近;批語多,正文與批語具有邊抄邊評的同時性,這意味著抄評者熟悉草稿。兼顧:夢覺本,理由:特殊,沒有收藏印記,只留下字號未留下真名,異文并帶有消除批紅的傾向。捎帶:戚序本,理由:戚蓼生在時間上、人際上,不與芹、脂接近,并不具備脂硯齋的地位,但有取而代之的意向和消除源抄本批紅的傾向。
2)影印版保留了歷史里抄評現(xiàn)場遺留的痕跡,可作為案情分析的物證。
3)重點查找與寫作、成書、作者相關(guān)的批語。
(3)通閱,提問,思考,聯(lián)想,推理。
1)選取與小說成書密切相關(guān)的人物
篩選下來,脂硯齋、畸笏叟、曹雪芹,這三人與小說密切相關(guān),脂硯齋、畸笏叟二人長年追隨小說作批,三人關(guān)系應(yīng)極為密切。
2)思考抄本稀缺性
目前存世的帶有批語的抄本數(shù)量相當有限,意味著小說很可能只在很小的社會圈層流傳,未進行大規(guī)模的量產(chǎn),并沒有普及到家喻戶曉的程度。
3)脂硯齋是誰?
·署名【脂研、脂硯、脂硯齋、脂硯齋評】的批語。(因條數(shù)過多,只列出所在章回,可使用“全文搜索”功能進行查看)
脂研:第十九回己雙。
脂硯:第十六回己雙,第十九回己雙,第二十四回庚雙、庚眉,第五十一回庚雙,第五十二回庚雙,第五十三回庚雙。
脂硯齋:第四十六回庚雙,第四十八回庚雙,第四十九回庚雙。
脂硯齋評:第四十五回庚雙,第四十八回庚雙,第四十九回庚雙。
·最早的版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都是以《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作為書名。
【可能性探究】:
一般來講,沒有作者寫作品,批者無的放矢、無米下鍋。作為評書人,為了尊重作者、作品,一般都會把書名放在前面,把自己寫在后面,封面上大字寫:石頭記,署名處小字寫:脂硯齋重評,似乎更合情理。
現(xiàn)實的情況是,脂硯齋凌駕于作品,凌駕于另一位批者畸笏叟,凌駕于披閱增刪者曹雪芹,把自己的字號脂硯齋寫在了最前面,如果不擁有著作權(quán),憑什么這么干呢?
名家點評版有利于普及推廣,有利于開拓讀者思路,可脂硯齋名不見經(jīng)傳,把自己的名字寫在封面、頁面最前面,這合理么?
除非,脂硯齋是作者,卻不可以署名。
4)曹雪芹是誰?
經(jīng)過前人考證,芹、芹溪、雪芹指代曹霑,作為唯一一個人名,出現(xiàn)在小說正文。
小說中是否存在曹雪芹的批語,沒有直接證據(jù),但涉及【芹、芹溪、雪芹】的批語有:
[甲眉]雪芹舊有《風月寶鑒》之書,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懷舊,故仍因之。(第一回)
·透露雪芹寫作過或收藏過《風月寶鑒》一書,由于風月寶鑒的創(chuàng)意出現(xiàn)在【賈天祥正照風月鑒】章回中,雪芹寫作《風月寶鑒》的可能性很大。
[甲眉]?若云【雪芹】批閱增刪,然后開卷至此,這一篇楔子又系誰撰?足見作者之筆,狡猾之甚。后文如此處者不少。這正是作者用畫家煙云模糊處,觀者萬不可被作者瞞弊〔蔽〕了去,方是巨眼。(第一回)
·透露脂硯齋也曾參與寫作,但由于某些原因欲言又止。
[甲側(cè)]這是第一首詩。后文香奩、閨情皆不落空。余謂雪芹撰此書,中亦為傳詩之意。(第一回)
·透露雪芹撰寫此書,但與上條批語出現(xiàn)矛盾。
[甲側(cè)]只此一詩便妙極!此等才情,自是【雪芹】平生所長。余自謂評書,非關(guān)評詩也。(第二回)
·透露雪芹擅長寫詩。
[己雙]妙卿出現(xiàn)。至此細數(shù)十二釵,以賈家四艷再加薛林二冠有六,去秦可卿有七,再鳳有八,李紈有九,今又加妙玉,僅得十人矣。后有史湘云與熙風〔鳳〕之女巧姐兒者共十二人。雪芹題曰《金陵十二釵》,蓋本宗《紅樓夢》十二曲之義。(第十八回)
·透露雪芹為十二女子題名為:金陵十二釵。
[庚回前]缺中秋詩俟雪芹。(第七十五回)
·透露雪芹負責補充詩歌。
對于曹雪芹的著作權(quán),出現(xiàn)了前后矛盾的批語,批者似有難言之隱。
5)畸笏叟
第二十二回,[庚眉]前批書〔知〕者聊聊,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寧不痛乎!
【可能性探究】:
畸笏叟一貫稱小說為【石頭記】。
聯(lián)系第一回“壬午除夕”、“甲午八日淚筆”,可知,1767年丁亥年時,與此書密切相關(guān)的【一芹一脂】已離世,小說所有抄本原件歸屬于畸笏叟的可能性很大。
6)凡例。
·甲戌本獨有。
1754年,存1-8、13-16、25-28共計16回,品相優(yōu)良。
【可能性探究】:
就頁面排版裝訂來看,凡例具有獨立于正文創(chuàng)作的可能性,即不同時性,需要鑒定紙張確認。
獨有凡例。
具有節(jié)選裝訂的特點。
刪減了原有的風月筆墨。
甲戌本誕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①為出版發(fā)行提前做的準備工作。
②精選自己比較滿意的章回送審。
應(yīng)為發(fā)行做的準備,小心翼翼的申明只是小說故事,信誓旦旦的強調(diào)不干朝政。
撰寫凡例不應(yīng)是主筆、主編的責任么?1754年眾人都在,脂硯齋憑啥越俎代庖?
除非,脂硯齋是作者,卻不可以署名。
7)批語中出現(xiàn)的奇怪現(xiàn)象
例如:第十四回,對話式的批語。
[甲眉]?寧府如此大家,阿鳳如此身分,豈有使貼身丫頭與家里男人答話交事之理呢?此作者忽略之處。
[甲回前]鳳姐用彩明,因自識字不多,且彩明系未冠之童。
·透露甲戌本批者并非只有脂硯齋一人。
8)特殊批語
例1:
[甲眉]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余嘗哭芹,淚亦待盡。每意覓青埂峰再問石兄,余〔奈〕不遇獺〔癩〕頭和尚何!悵悵![周按]此批之前一條,哭芹淚盡,即還淚之真諦也。[甲眉]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書何本〔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日淚筆。(第一回)
·透露二人的夫妻關(guān)系,透露芹死亡的時間標志點【除夕】,透露脂硯齋悲痛欲絕的生命情感狀態(tài)。
由于批者從未確切透露作者和批者的身份信息,壬午除夕很可能是脂硯齋的一次隱瞞,一個本命年的避諱,抑或一個沉重心情下的筆誤。敦誠《挽曹雪芹甲申》透露了年份,但無法確認是葬禮的當年還是一周年的紀念。葬禮一般不會在死亡當天舉辦,如果曹霑卒于癸未年最后一天,在隨后的日子里下葬,敦誠作挽詩悼念的時候已經(jīng)是甲申年了。而1767年丁亥年畸笏叟再次作批的時間,正好是曹雪芹離世下葬三周年的年份。
[己雙]脂硯齋所謂不知是何心思,始得口出此等不成話之至奇至妙之話,諸公請如何解得?如何評論?(第十九回)
·透露脂硯寫作小說,雖然無法得知這條批語是誰作的。
例3:
[庚眉]鳳姐點戲,脂硯執(zhí)筆事,今知者聊聊矣。不怨夫。(第二十二回)
·透露脂硯曾與小說角色鳳姐的原型人物生活有交集。
例4:
[庚眉]奸邪婢豈是怡紅應(yīng)答者,故即逐之,前良兒后篆兒便是卻〔確〕證,作者又不得可〔已〕也。己卯冬夜。[庚眉]此系未見抄后獄神廟諸事,故有是批。丁亥夏,畸笏。(第二十七回)
·透露小說人物設(shè)定、故事情節(jié)經(jīng)歷過改寫。
例5:
[甲回后]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作者用史筆也。老朽因有魂托鳳姐賈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榮坐享人能想得到處?其事雖未漏,其言其意則令人悲切感服,故赦之,因命芹溪刪去。(第十三回)
·【老朽】命【芹溪】,意味著此人身份、年紀很可能均大于芹。
[庚眉]鳳姐點戲,脂硯執(zhí)筆事,今知者聊聊矣。不怨夫。[庚眉]前批書者聊聊,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寧不痛乎!(第二十二回)
·批者自稱中帶【朽】字的只此兩處。此二批筆跡相同,年份丁亥,據(jù)此可以推出此人很可能是畸笏叟。1767年丁亥年只?!拘辔铩?,大有長輩哀悼晚輩之意。
9)閱讀第一回
種種煙云模糊,使得小說成為一部奇書,一部歧書,一部疑書,一部遺書。
【可能性探究】:
小說中,與成書密切相關(guān)的角色有三個:石頭、空空道人、曹雪芹。石頭記是石頭的故事,空空道人改寫,曹雪芹編輯。
與抄本密切相關(guān)的人物也有三個:脂硯齋、畸笏叟、曹雪芹。
小說的實錄其事的特殊情況,涉及朝廷、風月的禁書屬性,滿清時代背景下的政治風險,決定了寫作小說的私密性、保密性,不是一條船上的人不具備鈔、批的資格。
如果這三個人都是小說角色的原型,是親戚關(guān)系,曾經(jīng)生活在一起,那么他們與小說密切相關(guān)就在情理之中了。
歷史上,曹霑的嗣父曹頫曾任江寧織造,1728年被雍正抄家,小說里賈政被皇帝抄家,歷史上,曹家被抄家?guī)啄昵暗?723年,李煦被雍正抄家,而在曹家被抄家的幾年前,林黛玉進入榮府,而李煦被抄家時的名單上少了三個人,其中一個是幼女。
如果曹頫對應(yīng)畸笏叟,李家的幼女對應(yīng)脂硯齋,曹雪芹對應(yīng)曹雪芹,可以對應(yīng)小說中的三個角色:賈政、林黛玉、賈寶玉。
石頭曹頫寫石頭記,空空道人脂硯齋改寫,曹雪芹編輯、供詩,是否可以這樣設(shè)定呢?
先要回答幾個問題。
曹頫為什么要寫石頭記?
1728年江寧織造曹家被雍正抄家。
曹雪芹做了什么貢獻?
補入《風月寶鑒》的內(nèi)容,編輯、供詩。
脂硯齋為什么要改寫?
石頭記寫的像理治之書,又有風月筆墨流毒,不倫不類,缺少文學作品的藝術(shù)性和趣味性,缺少獨特性。
1723年蘇州織造李家被雍正抄家。李家女兒藏匿曹家的特殊生活經(jīng)歷,為寶黛愛情提供了寫作素材,兩權(quán)相害取其輕,以大旨談情為宗旨,可以淡化政治、風月的敏感,但依然具有遭遇文字獄的風險,匿名的原因可能就在此:女性寫作、傷風敗俗、影射朝廷。
例如:
①紅樓夢旨義。(凡例)
②空空道人聽如此說,思忖了半晌,將這《石頭記》[甲側(cè)]本名。再檢閱一遍。(第一回)
③至脂硯齋甲戌鈔閱再評,仍用《石頭記》。(第一回)
·透露脂硯齋并不想用【石頭記】,但最終還是用了【石頭記】,然而擬定【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作為書名成為事實。
以上種種,暗示出小說不是一人獨自創(chuàng)作,而是至少兩代三人、男女共同參與,并經(jīng)過了改寫和增刪的寫作過程,之后,曹頫的底稿【石頭記】和曹霑的增稿【風月寶鑒】融入了脂硯齋的改稿【紅樓夢】,不再顯示其各自原有的面貌。
【甲午八日淚筆】一段“絕筆”暗示脂硯齋是女性,【楔子】交代出小說成書過程,脂硯齋改寫了曹頫、曹霑的稿子進行了重新創(chuàng)作,沿用【石頭記】一名,體現(xiàn)了對原作者的尊重。
小說并未定名,意味著創(chuàng)作并沒有最終完成,還有時間等到完結(jié)時再做決定。然而【一芹一脂】離世了,只剩下畸笏叟一人。
在男尊女卑、禮制理學的社會制度下,寫紅樓夢這樣的書,可能遭遇文字獄的迫害。小說并未定名,也未署名,定稿的前八十回以《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流傳,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相當于脂硯齋重寫石頭記,禁書屬性和女性創(chuàng)作,成為小說不能廣為流傳的原因之一,脂硯齋切換角色以批者身份出現(xiàn),鈔評小說,不甘心自己為小說付出的心血、做出的貢獻,消失在歷史的河流中。
10)夢覺本
1784年,完整80回,品相優(yōu)良。
特點:出現(xiàn)區(qū)別于甲戌、己卯、庚辰的異文,大量刪除硃批。
【可能性探究】:
1784年乾隆甲辰年出現(xiàn)以《紅樓夢》命名的抄本,現(xiàn)存兩種:1,夢覺主人序本,2,程偉元序本。不能排除二者同源于畸笏叟手中抄本的可能性。
1784年甲辰年距離1754年甲戌年,正好三十年。
例如:
[甲眉]佛以世謂劫。凡三十年為一世。三劫者,想以九十春光寓言也。(第一回)
[甲眉]余亦受過此騙。今閱至此,赧然一笑。此時有三十年前向余作此語之人在側(cè),觀其形,已皓首駝腰矣。乃使彼亦細聽此數(shù)語,彼則潛〔潸〕然泣下,余亦為之敗興。(第八回)
[甲眉]舊族后輩,受此五病者頗多,余家更甚。三十年前事見書于三十年后,今余想〔悲〕慟血淚盈(面)。(第十三回)
[庚眉]讀五件事未完,余不禁失聲大哭,三十年前作書人在何處耶?(第十三回)
三十年,似有特殊的意義。
1715年,曹頫世襲江寧織造成為一家之主。1728年,曹頫被雍正抄家,曹家一敗涂地。沒管好家,沒當好官,成為他一生的遺憾和痛苦。這幾條批語很切合曹頫的經(jīng)歷,而批者字號中只有畸笏叟具有落魄官員的含義。
為什么1760年庚辰本定稿,1767年丁亥年畸笏叟作批,到1784年夢覺本之間近二十年時間,脂本呈現(xiàn)斷代的現(xiàn)象?
為什么夢覺本是完整的,而己卯、庚辰、蒙府的前八十回均不完整?(注:因甲戌本不全,戚序本年份、來歷不詳,暫不作為研究此問題的對象)
為什么夢覺主人的序言表現(xiàn)出其深知小說創(chuàng)作意圖?
為什么夢覺主人只留下字號而不像其他收藏者那樣蓋章留名?
除非,夢覺主人就是批者畸笏叟曹頫。
他的手里握有各個版本的抄本,因為他曾是罪臣,罪臣寫小說涉及皇室,在乾隆朝擔著遭遇文字獄的巨大風險。
程甲本與夢覺本一脈相承,最大的特點是在消除脂批的傾向下,徹底消滅了批語和批者。這增加了曹頫將紅樓夢托付給程偉元的可能性,【一芹一脂】早已離世,曹頫是唯一擁有寫作、修改小說能力的最后一個權(quán)利人了。
這斷代的二十來年里,曹頫所能做的就是繼續(xù)努力完成小說,并等待文字獄風聲的過去。
也許,畸笏叟曹頫的文筆,從來就比不上脂硯齋,不然,石頭記也就沒有修改的必要了,脂硯齋改過之后的石頭記,猶如石頭成了美玉,散發(fā)了紅樓夢的光彩。
?
尾聲
【注:以下屬于個人觀點,視作推理,用作探討,不作為確證定論?!?/strong>
紅樓夢主題與眾不同的獨特性,在于寫:官貴家事、女性主角、少女生活和內(nèi)心世界、婚前戀愛、皇帝抄家。
曹家的百年富貴毀在曹寅嗣子曹頫手上,曹頫對家族是否心懷愧疚呢?曹寅、李煦、康熙給了曹頫世襲的資格,1728年被雍正抄家后,曹頫有什么可以奉獻給曹家的下一代呢?
把《紅樓夢》作為遺產(chǎn)留給嗣子曹霑,是一個選擇。
脂硯齋重寫石頭記,作為妻子,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把《紅樓夢》著作權(quán)作為禮物贈送給丈夫曹霑,也是一個選擇。
曹霑對此作何感想呢?
小說里,脂硯齋隱晦而大膽的寫出了真實的歷史。
·來自蘇州織造李煦家族的脂硯齋1716年出生于姑蘇,這一年李煦再次就任兩淮鹽課,開篇的【蘇州往事】,帶有濃重的脂硯齋自傳色彩。
·就任揚州巡鹽御史(兩淮鹽課),曹李兩家從1704年開始輪值了十幾年,開篇的【揚州往事】,帶有明顯的劇透暗示。
·1723年林黛玉進賈府,江寧織造的御用行宮,誕生了木石情緣,第三回的章回題目版本各異,體現(xiàn)出李家女兒藏匿于曹家這一事件的敏感性。李煦的次女脂硯齋把自己塑造成了林黛玉,也許,并不止這一個角色。
(具體參看《關(guān)于江寧織造曹家檔案史料》、《李士楨李煦父子年譜》、《虛白齋尺牘校釋》,《紅樓夢詩詞曲賦全解(有關(guān)曹雪芹生平事跡的詩歌選注)》,《隨園詩話(卷二之二二、卷十六之一七)》等,結(jié)合小說一起閱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