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xué)力知識點(整理不易)
要點一、什么是力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要點詮釋:
①從字面上看“物體對物體”說明有力的存在時,至少需要兩個物體,力是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的。這就是力的物質(zhì)性?!皩Α弊智懊娴奈矬w,我們常把它叫施力物體(因為它施加了力),“對”字后面的物體,我們把它叫受力物體。有力存在時,一定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例如:人推車,人對小車施加了力,小車受到了力,所以人是施力物體,車是受力物體。
②物體間只有發(fā)生相互作用時才會有力,若只有物體,沒有作用,也不會有力。
例如:人踢球,使球在草坪上滾動,人踢球時,人對球施加了力,人是施力物體,球是受力物體,當(dāng)球離腳之后,人不再對球施力,球也就不再受踢力。
要點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兩方面: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物體的形狀。
? (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要點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圖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因此把它們叫做力的三要素。
要點詮釋:
1、力的符號和單位
(1)在物理學(xué)中,用字母“F”表示力,為了區(qū)分不同作用或性質(zhì)的力,還常常用其他字母表示力,如重力—G。
(2)單位:牛頓,簡稱牛,符號N。
2、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探究力的三要素與力的作用效果的關(guān)系,可采用控制變量法。
3、力的示意圖
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來,這樣的圖就叫做力的示意圖。
畫力的示意圖的步驟:
①在受力物體上畫出力的作用點。
②確定力的方向并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
③在線段的末端畫上箭頭并在旁邊標(biāo)出力的符號,知道大小的要用數(shù)值標(biāo)出來。
要點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后者對它的作用力,即施力的物體同時也受力。這一對相互作用的力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而且是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要點詮釋:
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力的物質(zhì)性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一個物體受到力,一定有另外的物體對它施加了力,只要有力的作用,一定有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力不能離開物體而單獨存在。
(2)力的相互性
任何物體之間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一個物體施力的同時也受力。因此,同一物體既是施力物體也是受力物體。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是相對的。
例如:人踢球,人是施力物體,球是受力物體;同時人感到腳疼,球是施力物體,腳是受力物體。這樣的力稱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特點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