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來土掩”的“掩”何解
成語“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掩”何解?難道是掩沒?說不通啊。其實成語本作“水來土堰”,如元《澠池會》:“自古道,兵來將迎,水來土堰”。堰,讀yàn,堤壩;讀yǎn,動詞,筑壩擋水?!八畞硗裂摺奔春樗畞砹司椭螕跛R颉把凇庇姓诒瘟x,如:掩人耳目,與“堰”動詞義相近,大約到明朝,成語就成了“水來土掩”。
元代無名氏《云臺門》第一折也用到了“水來土堰”:“兵來將敵,水來土堰,兄弟也,你領兵就隨著我來,不可延遲也?!?/p>
元代高文秀《澠池會》:“自古道,兵來將迎,水來土堰,他若領兵前來,俺這里領兵與他交鋒?!?/p>
因為很多人不知道“水來土掩”本作“水來土堰”,這大概是人們不能準確理解“掩”字意義的原因吧。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