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史》——公元1332年妥懽帖睦爾繼位:是為因果報應(yīng)?
前因
圖帖睦爾毒害哥哥元明宗和世瓎后繼位,史稱元文宗。
1332年9月2日,元文宗圖帖睦爾病逝,年僅29歲。此時,距離他殺害哥哥元明宗和世瓎已經(jīng)將近三年時間。
據(jù)記載,元文宗臨終前吐露真言,特別后悔謀害兄長元明宗和世瓎,稱那是他一生做過的最后悔的事情。因此,元文宗臨死前決定,將皇位還回到哥哥的子嗣手中。
元明宗和世瓎有兩個兒子,長子妥懽帖睦爾是邁來迪皇后所生,出生幾個月后邁來迪皇后去世,由次子懿璘質(zhì)班的母親八不沙皇后撫養(yǎng)。

妥懽帖睦爾的身世一直為人懷疑,都說他并非元明宗和世瓎親生,他親生父親是宋恭帝趙?【xiǎn】。
為什么會有這種說法?
這還要從元明宗和世瓎當周王時說起。傳說元明宗來到一個廟宇,遇到了被命令出家當和尚的宋恭帝趙?。當時的和尚可以結(jié)婚生子,趙?恰巧有一子,和世瓎當時看到這座廟宇上空浮著五彩龍云,問這里發(fā)生了什么,是不是有什么寶物。
趙?稱沒有什么寶物,只是剛獲得一個兒子罷了,和世瓎便讓趙?叫他妻子和孩子問話。當和世瓎看到母子倆后,便稱這兩人歸我了,妻子即后來的邁來迪皇后,孩子為妥懽帖睦爾。事實上,妥懽帖睦爾與趙?無絲毫血緣關(guān)系。但也因此,從小就不受人喜愛。
再說次子懿璘質(zhì)班。懿璘質(zhì)班的確是元明宗和世瓎所生,然而在其3歲時,父親和世瓎就被叔叔元文宗圖帖睦爾殺掉了。

從那時起,孤兒寡母在皇宮中備受歧視,特別是元文宗的皇后卜答失里,最不能容忍他們母子。卜答失里皇后擔心這孩子長大后如果知道實情會為父報仇,于是便謀劃著如何除掉懿璘質(zhì)班的母親。
1330年,在元文宗的默許下,卜答失里皇后擬詔書賜懿璘質(zhì)班的母親毒酒。懿璘質(zhì)班的母親知道必然會死,便慷慨激昂地死前陳詞,稱做鬼也不放過你們。之后便一飲而盡。
懿璘質(zhì)班的母親被毒死后,她撫養(yǎng)的兩個孩子出現(xiàn)了不同的命運走向:10歲的妥懽帖睦爾,因平時不受喜愛且有身世之謎,先被流放至高麗大青島(今屬韓國在黃海中控制的島嶼),不許與外界接觸,后又被發(fā)配到靜江(今桂林);4歲的懿璘質(zhì)班則因年紀小等原因,有幸被養(yǎng)在宮中。
據(jù)很多野史和坊間傳言,稱元文宗和卜答失里皇后在立繼承人時,沒有立自己的兩個兒子,而是選擇哥哥的兩個兒子,就是因為所謂的“鬼怪”。畢竟元文宗和卜答失里皇后都信佛教,相信因果報應(yīng)。后來他們的兩個孩子在被立為太子后重病不起,被傳陰魂附身。總之,猜測眾說紛紜。
1332年元文宗去世后,卜答失里皇后出于對鬼魂的恐懼,出于對自己兄長和嫂子的愧疚,以及謹遵丈夫的遺囑,堅持立侄子懿磷質(zhì)班為帝,即元寧宗。
然而這個此時剛滿六歲的孩子并沒有好命,在位53天后得病而死,朝堂上又對立哪位稱帝開始討論。
當時的權(quán)臣,謀害元明宗和世瓎,輔佐元文宗繼位的燕帖木兒一直反對立元明宗的兩個兒子為帝,畢竟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坊間關(guān)于他是兇手的傳說也并不少。
然而,卜答失里皇后抵住燕帖木兒的反對,選擇立妥懽帖睦爾為帝,燕帖木兒對此也無可奈何,便打算給小皇帝一個下馬威,以便繼續(xù)專權(quán)。
據(jù)說,兩人相見后,兩馬竟然并肩前行,燕帖木兒路上稱自己是三朝老臣,且都有擁立之功,甚至還謊稱對妥懽帖睦爾也有擁立之功。之后又以長輩的身份,教育小皇帝要對如今的皇太后卜答失里盡孝.…
而后,燕帖木兒利用占卜阻止妥懽帖睦爾繼位,稱如果皇帝再等待六個月繼位的話,就會和元世祖忽必烈一樣統(tǒng)治長久,對此大臣們懷疑,稱國一日不可無君,責任有誰承擔?
燕帖木兒表現(xiàn)出大公無私的作態(tài),稱如果真如此,我愿意承擔這一重任。于是半年間,卜答失里皇后臨朝稱制,燕帖木兒的弄權(quán)也登峰造極。
不過燕帖木兒并沒有囂張?zhí)茫?333年農(nóng)歷五月,燕帖木兒因縱欲過度而亡。一個月后,妥懽帖睦爾最終得以繼位,為元順帝。
后果:元惠宗繼位
妥懽帖睦爾1333年7月繼位,為元順帝,廟號元惠宗,是元朝北遷前的最后一位皇帝,之后領(lǐng)導北元繼續(xù)與明朝對峙。
結(jié)論
遙想當年自元武宗與元仁宗整出的一套兄終弟及,再傳給兄長長子的幻想,導致元朝在皇帝繼承再無寧日。妥懽帖睦爾的繼位,也算是實現(xiàn)了當初的幻想,但國家并沒有因此穩(wěn)定下來,元順宗成為最后一個統(tǒng)治中原的蒙古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