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下一年雨!從衛(wèi)星地圖簡要看河南鄭州千年一遇暴雨成因!
一、鄭州簡介
鄭州位于我國中部內陸地區(qū),黃河中下游南岸,地處太行山脈與豫西山區(qū)南北走向的交匯點。鄭州整體地勢西高東低,西部為嵩山和箕山的過渡帶,群山聳立、東部為廣闊肥沃的華北平原,由西向東傾斜,是秦嶺的一部分。

▲太行山衛(wèi)星地圖(衛(wèi)星地圖來源:Bigemap大地圖)

▲鄭州黃河花園口衛(wèi)星地圖(衛(wèi)星地圖來源:Bigemap大地圖)
鄭州氣候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炎熱潮濕。


▲鄭州市中心衛(wèi)星地圖(衛(wèi)星地圖來源:Bigemap大地圖)
二、原因
我們一般可能想到,鄭州特大暴雨積水如此嚴重的情況下,和排水系統離不開。但我們從以上的衛(wèi)星地圖和介紹我們可以看出,鄭州地處內陸,絲毫不靠海,一般年降水量大約在630 毫米;這次成為特大暴雨中心的河南鄭州,三天就下了一年的降水量,以目前人類最高端的排水系統和城市建設,都無法處理這個量級的降雨。

▲鄭州地表覆蓋一覽(來源:Bigemap大地圖)
那么,如此罕見的極端天氣,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綜合多種來源的各式分析,我們借助衛(wèi)星地圖,來簡要看下這次特大暴雨成因。

▲鄭州雙塔紀念塔衛(wèi)星地圖(衛(wèi)星地圖來源:Bigemap大地圖)
1.副熱帶高壓——加拿大北美的熱穹頂事件導致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北。

▲加拿大溫哥華衛(wèi)星地圖(衛(wèi)星地圖來源:Bigemap大地圖)
我們先來了解下副熱帶高壓。北半球有兩大氣壓系統,其中一個就是活動在中低緯度副熱帶地區(qū)的高氣壓,即副熱帶高壓。副熱帶高壓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分為很多類型,北太平洋對我國影響最大,它的南側為東風氣流,對我國夏季降水有重要作用。
副熱帶高壓從冬到夏逐漸加強,逐漸向北移動,呈現季節(jié)性的規(guī)律。然而今年是特殊的:
北美西部的熱穹頂事件,即今年六月的北美西部極端熱浪事件,發(fā)生在加拿大和美國北部,是加拿大有史以來測得的最高氣溫,這場熱浪呈現前所未有的強度和持續(xù)時間。根據初步研究,這種極端熱浪在自然情況下很少發(fā)生,而北美這場熱浪事件,或許和全球變暖導和城市熱島效應分不開,不過,這種說法也有待驗證。

▲熱穹頂原理演示
在今年北美西部熱穹頂的影響下,副熱帶高壓異常大幅北抬,我國汛期大范圍的干旱和洪澇,一般和副熱帶高壓異常變化有關。

▲宏觀看溫哥華和河南鄭州(衛(wèi)星地圖來源:Bigemap大地圖)
從東南沿海到華北平原,副高的這股偏東風飽含太平洋水汽,和臺風“煙花”相互影響,化為特大暴雨!
2.臺風在海上帶來的水汽
臺風,即熱帶氣旋。西北太平洋是全球熱帶氣旋數最多、強度最大的地區(qū),近三分之一的熱帶氣旋在西太平洋形成,這些氣旋受到副熱帶高壓影響,向西或西北影響移動。
這次鄭州暴雨的成因之一,便是來自西北太平洋的臺風“煙花”。在往西北或西部移動的過程中,臺風“煙花”的強度在逐漸加強。

▲宏觀看臺風煙花、鄭州和太行山地理位置(衛(wèi)星地圖來源:Bigemap大地圖)
臺風“煙花”對鄭州的影響是間接的,鄭州暴雨時,臺風“煙花”距離鄭州有900多公里,處于海面上的臺風“煙花”向西移動時,挾裹了無數的太平洋的水汽,通過副高的偏東風,輸送到太行山東麓,在太行山山前抬升,地勢使得降雨更加集中。臺風“煙花”是鄭州千年一遇暴雨的最關鍵因素!
以上僅是簡要分析,借助bigemap上的高清衛(wèi)星地圖,它和谷歌地球數據同一來源,我們不止是查看風景,更能從bigemap衛(wèi)星地圖中探得許多專業(yè)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