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遺珠——蘇丹印象06: 難民之殤
曾幾何時,非洲難民一度成為人們互相戲謔的口頭語??梢哉f他們是這個星球上境況最為悲慘的群體沒有其他,只是唯一。
天災人禍,衣食無著,背井離鄉(xiāng),朝不保夕,沒有人知道過了今天,明天是否會如期到來?;钪?,是一種奢望,生存,是一種渴求。作為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對他們來說就是夢想。
? ? ? ? ? ? ? ? ? ? ? ?

?1960年,為了紀念世界難民年,蘇丹發(fā)行了一套同名的郵票。全套一共兩枚,是一位背井離鄉(xiāng)的難民,帶著她的孩子。孩子緊依在母親身側,身材弱小,骨瘦如柴,如不細看,幾乎很難發(fā)現(xiàn)他的存在。票面的設計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突,仿佛被一把重錘敲擊,令人過目難忘。

經濟長期困頓,自然災害頻繁,水土嚴重流失,土地荒漠化持續(xù)惡化固然是當地人民流離失所的主要原因,但是國家之間的武裝沖突,國內政局動蕩和內戰(zhàn)卻是導致大量難民產生的罪魁禍首。目前在東非地區(qū)有80多萬名難民,其中烏干達境內就容留了數萬名來自蘇丹、剛果(金)、盧旺達、索馬里、埃塞俄比亞和厄立特里亞的難民。而這些國家無一不在動蕩、戰(zhàn)亂的泥沼中苦苦掙扎。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難民營地位于扎伊爾東部,來自盧旺達的難民達到125萬。難民營內食物、飲水等基本生活必需品極為匱乏,衛(wèi)生條件極差,至少有3萬多人被霍亂等傳染性疾病奪去了生命。?

不過,隨著非洲大陸政治格局的變化和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尤其是納米比亞和南蘇丹的獨立,莫桑比克內戰(zhàn)結束,安哥拉和平進程的推進,非洲難民問題有望得到很好地解決。我們也真心希望,非洲難民這個詞永遠被封禁在歷史中,再也不要出現(xiàn)在世人的眼前。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