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后,不做勉強之事!
40歲之前,只要你想做,那你就可以勉力為之,因為一切皆有可能。
在這個世界上,什么事都是需要你主動去爭取的,如果你不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那什么事都做不成。
所以說“莫欺少年窮”,一個人在二三十歲的時候,不要光那些冷眼和嘲笑的話語,別人說你這不行、那不行,你都不要理會,不管誰否定你的“命”,都是扯淡。
我命由我不由天,年輕就是資本,年輕就是逆天改命的本錢。
但到了40歲后,很多事都不能勉強了。

男人在40歲后,要做靠譜的事!
什么叫靠譜?意思就是做事要善始善終,盡量不要失敗。
人在年輕的時候犯錯不要緊,每個人都會犯錯,犯錯是嘗試和探索,失敗也是寶貴的經(jīng)驗和教訓。
生命是最寶貴的,只要有時間,一切都來得及。而到了40歲后,距離60歲也不過是20年的時間,如果說十年一個周期,那這20年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成就上限。
畢竟,人受自然規(guī)律的影響,多數(shù)人到了60歲后都是心力、精力和體力一起衰竭,很多事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男人過了40歲知道謹慎從事,實際是對“天命”的敬畏。

人到中年,轉型要慎重
我有個朋友是做餐飲行業(yè)的,這個行業(yè)很辛苦,他做了一二十年也干夠了,于是在43歲的時候扔掉原來的生意,跑去干旅游了。
按照他的說法,再不瘋狂就老了,他就是要由著性子瘋狂一回,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但自知是很難的,在兩三年后他又厭倦了旅游,他原來覺得這是個游山玩水、玩著賺錢的行業(yè),實際上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難處,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簡單。
他因為判斷錯誤,承包了一個旅游線路,導致血本無歸,無奈之下還是回到了原來的行當,重操舊業(yè)。
雖然這個經(jīng)歷也算是人生的增量,但總體來說他的“轉型”是失敗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啊。

慢就是快,少犯錯就是最快的成功之路
一定不要低估時間的價值,對世上的大多數(shù)人來說,一輩子只要朝著一個正確的方向走,哪怕是慢一些,但只要功不唐捐,就會取得很大的成果。
最怕就是見異思遷,不停變換賽道,投機主義,老想著一夜暴富,這樣就會很麻煩。
大家都知道龜兔賽跑的故事,它其實就是對投機的批判,對長期主義的肯定。做事業(yè)沒有定力、耐心和恒心是不行的。
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果你從20來歲的時候做一個事,一直堅持做30年,那你就會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人生就會變得很主動。
而如果是40來歲還想著自己可以有別的“命”,還以為自己有很多機會,這不能說絕對不可能,但希望確實很渺茫啊。不是大智大勇大氣運的人,很難到70多歲的時候才“大器晚成”。

40歲后,不做勉強之事!
不是不能,而是犯不著。
男人到了四十歲后就已經(jīng)思想成熟了,應該是看破了一些事情的虛妄,不至于在夢幻泡影之中虛耗人生。
人生有所為有所不為,40-50歲是開始考慮事業(yè)的“收尾”,希望自己這一生能夠功德圓滿,修成正果,也算對來這世上走一遭有個交代。
這時候如果沒有自知之明,非要去冒險和勉強,就容易前功盡棄。我們在現(xiàn)實中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他們本來都是事業(yè)有成,頗有家業(yè),但或是因為交友不慎,或是因為貪心熾盛,所以搞得千金散盡不復還,難受的不得了。
真的沒必要勉強自己,你不可能抓住所有機會,也不可能什么事都自己做,人這輩子,能夠首尾齊全,真正做好一件事,就已經(jīng)非常了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