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SE3賣給誰?蘋果今年第一款iPhone發(fā)布,性能碾壓所有安卓手機!
蘋果的春季發(fā)布會落下帷幕,不知各位是否還意猶未盡?這場發(fā)布會是名副其實的全程高能,用上M1 Ultra的Mac Studio、搭載M1的iPad Air,連Studio Display顯示器里面都有一枚A13。還有iPhone SE3,它搭載A15芯片,支持5G,性能對比安卓手機當前旗艦處理器還要更強一些,當之無愧的小鋼炮。
但除了這顆芯片與5G網(wǎng)絡(luò),iPhone SE3在其他方面幾乎沒有升級,還是iPhone 8的祖?zhèn)髂>撸@得格格不入。更不用說,它還史無前例地漲價了,美國的起步價突破400美元關(guān)口來到429美元,國行版本對應(yīng)漲價200元,賣到3499元。

總的來說,iPhone SE3給人的感覺就像這張梗圖。2022年了,這樣的iPhone SE3還有人買嗎?我們不妨以史為鑒,看看曾經(jīng)的iPhone SE都交出了什么樣的答卷。
第一代iPhone SE發(fā)布于2016年,整體設(shè)計像是iPhone 5S再世。它搭載4英寸顯示屏、1200萬像素后置攝像頭,與iPhone 5S幾乎一樣的金屬機身設(shè)計,并搭載該世代旗艦iPhone 6S同款A(yù)9處理器。除了屏幕、電池、前攝與被砍掉的3D Touch,iPhone SE和iPhone 6S沒有太大差別,幾乎就是套在5S機身里的小屏版6S。

最重要的是,它的價格僅為399美元,國行售價3288元,比iPhone 6S便宜了足足2000元,誠意滿滿。相比之下, iPhone 5C國行賣到4488元,減配眾多的同時,只比5S便宜了800元。因此在發(fā)布初期,分析師們都對iPhone SE表示看好,認為它不會重蹈iPhone 5C的覆轍。
然而事與愿違,iPhone SE一上市就吃了閉門羹,首個周末滲透率僅有0.1%,歷史最低。相比之下,iPhone 5S、6S能達到1%,最高的iPhone 6能達到2%。新iPhone上市Apple Store門前就排起長龍的祖?zhèn)鲌雒?,沒有發(fā)生在iPhone SE身上。iPhone最暢銷機型的排名里,也沒有iPhone SE的位置。

iPhone SE的遇冷并非沒有原因,2016年的手機市場正在向大屏手機進化,手機廠商幾乎都在比誰的屏幕更大,小屏手機已經(jīng)開始成為小眾需求。對于新興市場來說,iPhone SE雖然價格便宜,但還不夠便宜,比如印度消費者會偏愛更便宜的iPhone 5S。
而在中國市場,華米OV勢頭正盛,其中華為與OPPO、vivo憑借渠道優(yōu)勢,在線下市場大幅擴張,像OPPO、vivo基本在2016年實現(xiàn)了出貨量翻倍,蘋果的出貨量卻同比下跌。從那時起,“吃癟”的iPhone SE進入了斷更期,一斷就是四年。

2020年4月,iPhone SE2在疫情肆虐的年代里悄然登場,售價依然399美元、國行3299元。比iPhone 11便宜2000元,不折不扣的平價iPhone。它采用iPhone 8同款模具,4.7英寸LCD屏,1200萬像素后置、700萬像素前置,包括機身的三圍重量都和iPhone 8一模一樣。
熟悉的額頭、下巴和Touch ID,沒有招牌的Face ID,在全面屏?xí)r代顯得格格不入。它最大的也幾乎是僅有的亮點,就是iPhone 11同款的A13處理器,沒有降頻率、砍核心,跑分也十分相近。在這一點上,iPhone SE2比后來的iPhone 13和iPad mini都要更良心,堪稱買處理器送手機。

結(jié)果,仿佛來自上個十年的iPhone SE2成為了一匹黑馬,成為2020年第二暢銷的手機,僅次于iPhone 11,小勝首嘗5G的iPhone 12。與旗艦iPhone差距最小的第一代SE吃了癟,與時代格格不入的第二代SE卻得以大賣。那么iPhone SE3呢?
如果是數(shù)碼愛好者,對智能手機有一定了解的用戶,當然會認為3499元的iPhone SE3不劃算??粗?G又喜歡小屏手機的用戶,可以買二手的iPhone 12 mini,或者加1000元買全新的。不需要5G的,拿這筆錢找第三方渠道買上一代的SE,還有的找。

可問題就在于,選購二手設(shè)備存在風(fēng)險,注定不會是大眾的選擇。而對于iPhone SE的目標用戶,買iPhone 12 mini要加價1000元 ,想必也是一筆不小的額外支出。
比來比去之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iPhone SE3還是那個最便宜、最穩(wěn)妥的iPhone入門之選。它的潛在受眾,可能是那些希望感受蘋果生態(tài)而預(yù)算有限的人、喜歡小屏手機的人、僅用于日常事務(wù)的輕度用戶、初次購買智能手機的新用戶等等。3499元的價格、蘋果品牌、iOS生態(tài),足以成為他們的購買動機。

正如我們在一篇討論超大杯手機的文章中提到的,大部分人并不會花上六七千來每年更換手機的,而超大杯超旗艦更像是一個望梅止渴的產(chǎn)物,以各種強大配置和尖端科技來樹立品牌形象,更好地賣走量設(shè)備。拿隔壁的iPad來說,最暢銷的型號總是最便宜的、最不起眼的iPad數(shù)字系列,而不是集各種新技術(shù)于一身的iPad Pro。
當然樂觀地想,iPhone SE漲價、iPhone 14這一代開始用挖孔屏,老模具的庫存應(yīng)該清得差不多了。下一代iPhone SE要負責(zé)的,或許就是iPhone 11或者XR時代的庫存,全面屏iPhone SE離我們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