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筆小課堂】2.句式的選擇——長句和短句

提高文筆除了對字詞的理解與推敲外,句式上的合理運用也是提升文筆的關鍵。
對于句式的選擇上,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很容易忽略的一個點,看起來似乎并不是十分重要,但卻有著影響文章整體的功能。
句式的運用是否恰當,會直接影響讀者對于文章的看法,并且還會影響文章的排版工作。對于讀者來說看你的小說會不會疲勞、疲倦,很大因素就是來自句式的運用上。
二來對于作者來說,句式也是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文章的優(yōu)秀程度。
因此我們也常說要學會把控句式,也是提升文筆的必修課。

句式主要類型有很多,但我們主要只講長句和短句、對偶句和排比句、正文句和反問句。
今天這篇我們就主要講一下長句和短句。

一、短句
短句,是指形體短、詞數(shù)少、結構比較簡單的句子。短句除了結構比較簡單的單句外,還有包括簡短完整的復句的分句。
一般來說,漢語是比較適宜用短句的。這可以說是漢語的一個特點。因為漢語的實詞一般不表示語法關系。如果一個句子里用了過多的詞語,它們的次序往往難于安排得好,因而它們之間的關系也就不容易表明。關系不易表明,說起來就有麻煩,理解起來也就有困難,讀者也就看不明白。
所以我們說話時往往是用短句,而很少用長句。
短句的修辭效果是明確、活潑、有力。所以短句便于干脆地敘述事實,如實地記錄口語和迅速變化的事物。短句還可以表示作者緊張激動的情緒,堅定的意志和肯定的語氣。
例如:
然而即日證明是事實了,作證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還有一具,是楊德群君的。而且又證明著這不但是殺害,簡直是虐殺,因為身體上還有棍棒的傷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說她們是“暴徒”!
但接著就有流言,說她們是受人利用的。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么可說的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魯迅《記念劉和珍君》
這段是我們高中語文的必背內容,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當時課堂上老師給出的必背理由呢?我們在閱讀時是否能夠感受到作者魯迅當時的心情?如果感受到了那種激動憤怒的心情,那這就表示短句的運用得到了完美的發(fā)揮。
魯迅用簡短。剛硬的句子表達了對反動派無比的憤怒情緒。作者激動的感情要求用短句表達,而短句又加強了感情的力量。

二、長句
長句,是指形體長,詞數(shù)多,結構比較復雜的句子。長句除了結構比較復雜的復句,還有包括修飾成分比較復雜的單句。
長句之所以長是由于修飾語多,聯(lián)合成分多,結構比較復雜造成的。修飾語多,聯(lián)合成分多,結構復雜可以把話說得詳詳細嚴密、委婉細膩。這便是長句的修辭作用。

三、短句和長句的運用
到底在什么情況下適宜用短句,什么情況下適宜用長句,這得看作者表達什么內容,想達到什么效果,而這些往往跟語體和文體有著關系。比如口語語體、文藝語體多用短句,政論語體多用長句等。
哪種文體適宜用長句或短句,并不是絕對的。在一篇甚至一段文章中完全用短句或者長句的,雖然有,但不多,大多是長句和短句并用,只不過在某一些文體中長句較多或短句較多罷了。另外句子的長短是相對的,它并沒有嚴格的界限。
一般來說,戲劇、小說中的對話宜于用短句。戲劇只要是靠人物的唱詞、對話來表達私信內容。
小說中的對話,就是口語的記載,因而很簡短。如果對話中用很多長句,好像在宣讀科學論文,這樣的作品一定是不成功的。小說中敘事和描寫的句子,一般比對話要長一些,但也不像政論文中的長句那樣復雜。
論說文(包括政論文、科學論文)是以闡明事理為主要任務的,因此多用長句精確、嚴密地表達內容。

感謝大家的閱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這里是sky格格巫,總有一些奇思妙想,讓我們下個專欄見!

本期專欄參考文獻:
1982年版《中學語文知識叢書——修辭知識(季澤崑)》